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慎在雲南安寧留下的墨跡(譚祖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慎在雲南安寧留下的墨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楊慎在雲南安寧留下的墨跡》中國當代作家譚祖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楊慎在雲南安寧留下的墨跡

今天,我們通過這首詩,還可以看得到這位修撰當年在安寧成章「萬卷」,落筆驚風雨,動天地的才氣。

由於上述原因,明朝安寧太守王白庵,在連然鎮(安寧縣城)的螳螂川東岸、官廂街之尾建了一座古樓,名曰:"遙岑樓",專門給當時流寓安寧的升庵先生居住、讀書、寫作和講學(從升庵讀書院遷出)。這裡,我們有詩為證。一首是楊升庵的父親,著名的明代大學士、內閣首輔楊廷和寫的,其詩是:

寄謝安寧賢太守,

遙岑新建慰吾兒。

紫雲宮闕回瞻處,

錦里江山入望時。

不羨巳公茅屋賦,

無煩録事草堂貲。

投壺散帙皆餘事,

又是南州一段奇。[注三]

一首叫做《游法華寺[注四]晚歸再飲遙岑樓》的,系楊慎自己所做:

羅綺絆山游,

雲林意轉幽。

若愁金屐齒,

花妬錦纏頭。

陽燄紅將歛,

晴嵐翠欲流。

清樽興不盡,

邀月坐岑樓。[注五]

高樓建成之後,「楊狀元」着實謙虛了一番。他認為:安寧是楊一清的故鄉,此人不僅是他的長輩(與他的父親楊廷和同朝共事),而且是他的老師和仕途上的提攜人,更重要的是楊一清的"文德武功",職位爵位都在他之上。

因此,他感到建樓給他居住,並冠以紀念他流寓安寧的名義,他實在是擔當不起。他認為自己住進去,並在里讀書、講學,已經是有點過份了。所以他倡議:遙岑樓的建立不論是說法上還是用途上都應該以紀念安寧的鄉賢楊一清為主。在這種想法的指導下。升庵先生在樓下題"明大學士楊文襄公故里"碑,稱頌楊一清的功業:「由神童為翰林院秀才,中順天辛卯鄉試,登成化壬辰進士,官至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四朝元老,三邊總戎,出將入相,文德武功。」於樓門上贈聯,謳歌這位長輩的才幹:「相業四朝稱第一,人文六詔羨無雙。」這又正好與他題贈的安寧城中楊一清府第——「天官府」的門聯對應:「奇才海內無雙士,元老滇中第一家。」

楊一清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對皇帝老倌兒都敢反對的升庵先生,對他如此尊敬,說明楊慎一方面敢于堅持自己認定的真理(大禮),一方面又崇仰真理。誰有學問,誰造詣高,真理在誰手裡他就服誰;就是真龍天子違背了真理,他也要與之「議」論一番,即使這樣做要被活活杖死,也義無反顧。有這樣一副錚錚硬骨的漢子,焉能不被後人推崇;這樣的品格,不論是過去還是今天,都值得人們學習。

但是,這卻給他招來了許多苦難,成了他整個後半生顛沛流離,有國無報效之門,有家不能走上回歸之路的原因。

楊慎被充軍雲南的孤苦,從我們上面所引的「清樽興不盡,邀月坐岑樓」中就已經有所流露。如果要說表現得感人至深,大概要數下面的七言律詩了:

遙岑樓上俯晴川,萬里登臨絕塞邊。

碣石東浮三絳色,秀峰西合點蒼煙。

天涯遊子垂雙淚,海畔孤臣謫九年。

虛擬短衣隨李廣,漢家無事勒燕然。

1958年,在著名的「成都會議」期間,毛主席圈閱了唐、宋、明詩人歌詠四川(泛及西南)的一些詩詞。其中就有楊慎在安寧螳螂川畔的遙岑樓上寫的這一首,這是他的《春興八首》之一。此詩不僅毛主席欣賞,而且為歷來的評選家所稱道,有的甚至「為之擊節」。它到底以什麼樣的詩情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呢?讓我們試着來翻譯一下,我站在遙岑樓上俯瞰晴朗的山川,久逐無聊,在絕遠的邊塞登樓銷憂。遙望滇池東面的三霧山浮現在雲際,一派蒼茫,峻秀的點蒼十九峰也在西南環立着,被煙霧所包裹。我這個流落天涯的遊子啊,遠眺家鄉垂掛着兩串淚珠,我這個謫貶邊地的孤臣啊,已經在滇海之濱懷念了許多年的故都了。邊境早起了烽煙,可我這所謂的為「衛」卒現在卻還在這裡空自打算着便服從軍,去肅清邊患,使國家無事,然後刻石記功而還。

這也太悲壯了——一個經論滿腹的才子,一個「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狀元竟然自慨廢棄,落到空對山川排遣憂愁的田地,江山這樣美,作者卻被剝奪了保衛她的權力,且不說文代武職,掛帥遠征,(他作為一代名儒,是完全有這種資格的),去肅清邊患,「楊國威於絕域,記殊功於碑銘」了,他甚至連投筆從戎「短衣隨李廣」,戰死沙場,的願望都成了空自打算 ,成了無法實現的幻想;而其實又恰逢「忽來西極有烽煙」的時刻,國家正當用人之際,卻讓一個決心報國的「衛」卒「垂雙淚」,嘗盡無所用力之苦,排擠他,不信任他,不使用他,這多不合理啊!

在這首詩里,楊慎懷才不遇的感慨,受到詆貶的哀怨,報國無門的忠勇之氣躍然紙上,使後來的「讀者可以悲其志矣!」

抽刀斷水水更流,楊慎的憂愁是「銷」不掉的,在廣袤的安寧大地上,他幾乎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在那裡傾吐出憂國憂民思鄉恤物的感情:

唐代河東守,周朝聖歷時。

土花封綠字,石發被金碑。

泣露麟獄臥,嘶風馬自悲。

荒原誰過問,郡乘久湮潰。

這是升庵先生在唐王仁求碑所在地——安寧的小石莊發出的感慨。王仁求碑的出名,能夠引起史學家,金石學家乃至人民大眾及歷代官府的注重,就是得力於他這位名狀元、「一代才子的過問」。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王昶調任雲南布政使時,讀到了上述楊升庵寫下的詩,便委託太和縣知縣杜鈞查訪,結果才找到了「久湮潰」的王仁求碑。王昶是雲南著名的金石學家,經他推崇後,《王仁求碑》被編入了《金石萃編》等書。雲南另一位金石學家李根源先生,也是讀到楊升庵的這首詩,才騎馬到小石莊尋訪王仁求碑的。在我們查閱典籍的時候,不得不承認這麼一個事實,楊慎是最早為「久湮潰」的王仁求碑呼號的人!他的憂愁確實很多,但最多的,佔極大比重的卻是國愁、民愁,你看:他在長期遠離多才多藝的賢妻,處於流放的境遇之中,還慨嘆國寶的無人「過問」,寫下這樣恤物詩,這是多麼難得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啊!

楊慎在螳螂川畔寫下的詩中,也有描寫歡樂的,讓我們來讀《螳川(螳螂川)獨泛二首》中的其一:

柳市村村接,松燈點點明。

家家傾蟻酒,夜夜燴魚羹。[注六]

大家瞧: 他難得流露出的歡樂是被萬家漁民夜夜都能嘗到鮮甜的魚湯引發的,真所謂後天下之樂而樂吶!

楊慎在螳螂川畔寫下的詩還很多,這裡篇幅有限,我們就不一一引評了。

在安寧小桃花村後的洛陽山上,有一塊就着山石刻成的石碑。它高有兩米餘,長約五米多,碑文分為三個部分:右側為蝌蚪文,字略大於拳,筆畫粗細不同,富於變化,形狀古怪奇特,似篆非篆,如龜似龍。舒展飄逸處,就像古人所形容的那樣,「鸞翔鳳翥眾仙下」,遒勁剛健,則好似「古鼎躍水龍騰棱」……中間部分系介紹此碑由來的文字;左側部份,是楷書的譯文,共七十七字;這就是聞名全國的「禹王碑"。

清代金石學家王昶說:他有四幅禹碑拓片,其中成都、西安、紹興等處的禹碑,皆據安寧鐫刻的所摹。大禹治水,是在中原一帶,為什麼在邊遠的雲南邊陲,竟會有記述和歌頌其功績的豐碑千秋屹立?是什麼神奇的原因使碑文又從逆反方向經邊疆流入了內陸?這種邊疆與中原的文化交流是由誰促成的呢?我這裡有一系列的古老的故事可以回答這些問題:

明代人吳道行在《禹碑辨》中說:「考吳越春秋,載禹登衡山,夢蒼水使者,授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處。」繼東漢趙曄(《吳越春秋》的作者)之後,唐代的韓愈、劉禹錫也是提到過禹碑,但他們都說:聽說在岣嶁山尖,祝融峯上,不過未能親見。直到南宋時張世南才在《遊宦記》中明確指出:嘉定壬申(公元1212)年,何致(字子一)游南嶽遇樵者引至碑所,始摹其文,過長沙時贈給州官曹彥約一份,曹即行文衡山縣令搜訪原碑,終無下落。何致便將碑文刻在嶽麓山頂(禹碑峯)巨石上。爾後隱蔽又三百餘年,明嘉靖癸巳年太守潘鎰搜得此碑,剔土而出,遂盛行於世(今存的南嶽岣嶁峰之禹碑,亦由嶽麓山模板復刻。這就是說:禹碑最早可考的實際出處是嶽麓山。

禹碑「盛行於世」後,在湖南為官的安寧人張碧泉製得拓本帶回家鄉,示之於正在遙岑樓讀書的楊慎案前。楊慎如獲至寶,象形會意,花了很長時間,譯出七十三字,只剩四字不明其意,查閱了很多資料,也未釋出,正苦惱間,一夕入夢,見一黃衣魚首人近前施禮曰:「我乃夏禹時魚精,在其治水時歸服,今睹先生勞牘苦形,意在傳其事於永久,故特來相告,此四字乃『南瀆衍亨』也。」從此禹碑有了完全的譯文,這七十七個字是:

承帝曰咨:

翼輔佐卿,洲渚與登,鳥獸之門。

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

久旅忘家,宿嶽麓庭。

智營形折,心岡弗辰。

往求平定,華岳泰衡。

宗疏事裒,勞余神禋。

鬱塞昏徙,南瀆衍亨。

衣制食備,萬國其寧。

竄舞永奔!

禹碑盛行以來,翻譯的人很多,其中就數這升庵先生釋文最通行,最為文從字順!

楊氏譯文出世後,安寧的文化人及地方官皆視為大事,立即議決,將其和原文一起刻在洛陽山上。原文本系夏朝文字,這本來就是奇了,又經一代名士「謹釋」(禹碑上署有「成都楊慎謹釋」的字樣),於是乎,文以人傳,步趨接踵,遠近觀者如堵,特別使「好古者每摩挲不能去」翻刻摹拓者紛至沓來,遂使安寧的禹碑流入內陸,傳遍了全國。

不少人認為,升庵先生的譯文極有科學價值:今天,乃至以後的文字學家,都可以以其為依據,對照原文,研究我國古老的象形文字。

對於禹王碑的真偽,甚為古今聚訟,然而,它縱非夏文字,也應是我國自宋、明以來數百年的文物珍品!何致倘是偽造,也必精通古文字,而楊慎居然能譯出來,借用他評價楊一清的用語,不能不說是「奇才」了!

在安寧溫泉的螳螂川西岸,有一座風景奇麗的蔥山,半山腰上所建築的曹溪寺,歷來頗負盛名。明代中期的內閣首輔(明徐達死後無相,內閣首輔即相當於此職位)楊一清返家鄉安寧尋根的一段時間,常留連於此,後嘉靖年間楊慎謫滇,也常以此作為棲息之所,他有一首詩還寫到:螳螂川水清如苔,曹溪寺花紅滿台,韶關滿眼莫惜醉,幾度扁舟乘興來。故耳後人在寺內書題有對聯一副:正嘉以上,縱論氣節文章,承先啟後;山水之間,安排宰相狀元,滇主蜀賓。

曹溪寺內的碑碣,首先要推《重修曹溪寺碑》最有價值。因為它系名人楊升庵所撰,記述的又是曹溪寺有名的風景名勝,碑文更得肖杶集唐代書法名家李北海的字而成,故被稱為「三絕」(文絕、風景絕、字絕)名碑而盛傳於歷朝歷代。今天,碑中的有些詞句在安寧已經家喻戶曉,甚至安寧一條最新大街的命名,就使用了其中開首的句子「連然金方」,謂之曰:「金方路」……升庵先生在曹溪寺遺留下的墨跡,將與安寧即將建成的能居住的四十萬人的工業城市永存!

楊慎在螳螂川畔的墨跡,要數關於安寧溫泉的影響最大、最深遠,此泉能夠名冠滇雲,芳名遠播全國乃至海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得力於這位明代中葉之名士的推崇和讚譽!升庵先生曾遊覽或間接了解過國內不少的溫泉,如新豐的驪山,鳳翔的駱谷,關中的郿縣,薊州的遵化,新安的黃山,和州的香陵,閩中的劍蒲,惠州的佛跡涯,渝州的陳氏山居等處,也了解雲南的寧州、白崖、浪穹、騰衝、永昌等地的溫泉狀況,但他特別推崇安寧溫泉,在自己的《溫泉詩》序中,稱道安寧溫泉有七大優點:「此泉特皓鏡百尺,纖芥必呈,一也;四石壁起,中為石凹,不煩甃甓,二也;浮垢自去,不待拂拭,三也;苔污絕跡,不用淘渫四也;溫涼適宜,四時可浴,五也;掬之可飲,尤發茗顏,六也;盠酒增味,治庖省薪,七也」。又在其詩中唱到:「……溫柔真此地,難老是何鄉。」舊時的安寧溫泉,是在一座古廟裡,這座古廟名叫覌音寺,門上懸掛有楊慎所寫的「天下第一湯」匾額,廟是倚就岩壁而建築,規模較小,只有三間正殿,在正殿中央,利用岩石雕成觀音像,左面牆壁上嵌有石刻碑文兩塊:一塊是升庵先生題詠溫泉的詩一首。關於最早的「天下第一湯」五字系升庵先生所書,這裡有一首詩可以作為佐證:

暖露溶溶半畝塘,滌除塵垢勝凔浪;

世人大抵趨炎態,天地於斯見熱腸。

池底勢翻珠磊落,石邊聲瀉玉鏗鏘。

辟寒集內稱奇絕,太史顏書第一湯。[注七]

詩人所說的太史,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慎了。後來,溫泉闢建新式的賓館。溫泉賓館建成後,劉淑清在一九四一、四二年間,特請安徽阜陽書法家王景茀寫了「天下第一湯」五字,落款「龍雲題,王景茀書」,並請蘇州在滇石工刻石,嵌於庭院內的小池壁上。這雖然已不是楊慎的原題原書,但也是源出於升庵先生之手。

真所謂:人以名重,泉以文傳,自明以來,安寧溫泉名氣一天比一天大,中外遊客紛紛湧來,促進了這一「夷徼邊隅」之地的開發和繁榮。飲水思源,安寧人民,世世代代不忘楊狀元的功績!

在安寧的螳螂川兩岸,升庵先生留下的有些詩文早已家喻戶曉,被一代接一代地傳頌,他在安寧文化遺產,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安寧人。清安寧著名詩人段昕,就非常尊崇他,受他影響極深……

楊慎謫戍雲南期間,大部份時間居住在永昌,高橋……這是眾所周知的。但他也還較長的「僑寓」安寧,在許多次往返省城及永昌的旅行中,又常常在安寧逗留,並在此留下了十分有價值的墨跡,這一點雖然安寧人大多熟知,但在全國、全省(雲南)範圍內,人們則較少了解了,有的人甚至毫無所知,我作為一個地方志工作者,一個安寧的「史官」有責任向學術界,全國人民介紹這一史實!

在我不得不行將結束此文之時(想說的話還未講完,資料還未用完,先生的墨跡還未述議完),學生呼籲學術界同人今後多留意研究楊慎在安寧的文化活動。因為綜上所述,這是他諸多活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部分。要全面研討楊升庵,沒有較全面的關於他在安寧的內容是不行的!

在我們安寧人心目中,與楊升庵比起來,帝王的權威和霸業又算得了什麼!只要我們這一方之地不坍不陷,先生在我們這塊土地上留下的墨跡,就不會泯滅![1]

作者簡介

譚祖安,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