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瀾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杭州市文瀾中學(Hangzhou Wenlan Middle School)是杭州學軍中學與拱墅區教育局聯合建辦的以國有民營性質運作的學校,校區位於杭州市拱墅區。學校提出以學生髮展為本,「學教和諧、因人施教、發展個性、提高素質」的辦學理念,「高起點、高質量、現代化、國際化、有特色、創一流」的辦學指導思想,在實踐中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學校已成為杭州市初級中學中的名校。
學校簡介
杭州文瀾中學(原學軍中學初中部)是學軍中學與拱墅區教育局聯合建辦的以國有民營性質運作的學校,校區位於杭州市拱墅區,占地148畝,建築面積5.4萬㎡,總投資約1.35億元。文瀾中學依託學軍中學,秉承學軍中學辦學傳統,十分重視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從事教學改革,十分重視教育教學質量[1] 的高標準,十分重視學生興趣特長的培養與學生個性的發展,十分重視創設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提出以學生髮展為本,「學教和諧、因人施教、發展個性、提高素質」的辦學理念,「高起點、高質量、現代化、國際化、有特色、創一流」的辦學指導思想,在實踐中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學校已成為杭州市初級中學的名校。
歷史沿革
1956年創建的杭州大學附中,最初的校舍在保俶路幹部子弟學校(保俶小學)內,條件十分簡陋。1960年搬遷至現學軍中學校址(原為省委黨校老校舍)。年,杭州小學升初中學生驟增,給初中帶來很大壓力。為承擔小升初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全市各個重點中學均辦起了國有民辦學校。學軍中學創辦的國有民辦取名為「文瀾中學」。文瀾中學初期招2個班,後來發展為12個班。校舍幾經搬遷,後來向學軍中學校辦工廠租下房子,由文瀾中學出資改造成15個教室,結束了因校舍原因四處搬遷的困難境地,又因與學軍中學一牆之隔,操場、實驗室等可以資源共享,教育環境大大改善。1999年,因一級重點中學創建全國千所百強示範性學校的需要,教育局實施高初中分離、初中學校下放至各區的舉措,全市初中基本上與高中分離。學軍中學的初中部因種種原因,沒有直接下放至西湖區。經市領導、市教育局同意,採取了用三年的時間,送走學軍中學的初中畢業班、初中教師逐步轉移到文瀾中學的平穩過渡,這也在客觀上保證了文瀾中學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不斷提升文瀾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左右,市人大、市政府對民辦中學辦學體制與辦學條件問題開展調研。當時文瀾中學正在中大文錦苑建前的簡易辦公樓過渡,調研後的結論是:領導班子、教育思想、師資隊伍和教育教學質量均優,但缺乏獨立的校舍,獨立的操場、實驗室,即使搬至與學軍中學一牆之隔的校舍,使用學軍中學的操場、實驗室也不符合規定,並通報市教育局。為此,市教育局提出,至2003年,國有民辦中學如果不能解決學校獨立宿舍問題,則停止招生。於是校舍問題成了文瀾中學發展的瓶頸。2002年在市領導的關懷幫助下,學軍中學與杭州市民政局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在杭州西部花塢果園劃出70畝土地解決校舍問題,後因市民政局長徐祖鍔調任上城區長,新任民政局長有新的決策,此事處於擱置狀態。
2002年底,拱墅區副區長洪嫦與教育局長韓寶平在得知文瀾校舍建設處於擱置狀態後,兩次與時任學軍中學校長的我商談,由拱墅區提供學校建設用地。市委副書記王建滿同志是我的聯繫人,在他的幫助下,合作辦學之事很快進入實質性階段。區長俞東來親自過問,當時正在歐洲訪問的區委書記許勤華大力支持。韓寶平局長和我先後考察5個地塊,最後選中杭印路上近150畝的地塊。隨後,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四套班子一致同意在學軍中學選中的地塊上,建設一個全新的高起點、高質量、現代化、國際化、有特色的文瀾中學。
師資力量
在現任的教師中,特級教師[2]4人、高級教師45人,一級教師25人,一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80%,在全市初中名列前茅。學校素以師資隊伍強、教學質量好蜚聲 省內外。自1998年以來,文瀾中學無論在升學率、升入重點中學人數及數學、物理、自然、外語競賽等方面,均居全市前列。
視頻
杭州市文瀾中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關於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應該如何做到更好?,搜狐,2019-03-21
- ↑ 國家教委、人事部、財政部關於頒發《特級教師評選規定》的通知 ,法律圖書館,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