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秀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秀華(物理系教授)原圖鏈接來自 個人簡歷網 的圖片

林秀華,男,漢族,1942年10月出生於福建永泰,廈門大學物理系教授。長期從事半導體及光電材料器件的科研與教學。196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學專業半導體專門化(五年制)。曾任福建省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工作委員會秘書,廈門市政府採購諮詢專家,廈門市光電行業協會專家組成員,廈門光電企業高級顧問,《現代物理知識》通訊員。1991年「磷化鎵發光二極管電極製備工藝」獲國家發明專利,後又被國家科委列入1992年《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並頒發國家科技成果證書,1994年在青島第8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獲優秀項目獎、金牌獎,1996年在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上獲銀牌獎。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被EI、SCI國際檢索雜誌收錄文摘11篇。

主要成果

長期從事半導體及光電材料器件的科研與教學。1984年取得實驗室成果,1985年在蘇州半導體總廠擴大實驗,「磷化鎵發光器件歐姆電極製備」通過技術鑑定。1987年在南昌746廠開展「CaP發光二極管芯片製造中間實驗」,並通過省級技術鑑定。1991年「磷化鎵發光二極管電極製備工藝」獲國家發明專利,後又被國家科委列入1992年《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並頒發國家科技成果證書,1994年在青島第8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獲優秀項目獎、金牌獎,1996年在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上獲銀牌獎。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被EI、SCI國際檢索雜誌收錄文摘11篇,其中得到省市科協獎論文3篇;2項研究成果通過鑑定獲國家科技成果證書。事跡被收入《當代中國發明》、《中國當代科技發明家大辭典》、《永泰縣誌》、《當代中國人才庫》等。

中國科研人員

中國科協測算,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從2006年的近4200萬人,增至2016年的9154萬人。我國投身研發活動的人數也呈現出逐年增長趨勢,總量保持世界第一,2007年至2016 年,從173.6萬人/年增長到387.8萬人/年。R&D研究人員[1]在2016年達到169.2萬人/年,占R&D人員的比重為43.6%。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中國研究與發展(R&D研究)人員全時當量數占全球總量(世界41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合計數)的比重從2009年的18.8%上升到2015年的21.9%,位居全球首位[2]

視頻

林秀華 相關視頻

95歲清華物理系教授直播授課,這樣學生更愛提問了!
物理學大力神:ATLAS(第一集 新希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