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柯爾特M190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柯爾特M1902(英語:Colt Model 1902)是一款由美國著名槍械設計師約翰·勃朗寧所設計、並且由柯爾特專利槍械生產公司在20世紀初期生產的單動操作式半自動手槍,發射.38 ACP口徑手槍子彈。M1902並非全新設計,而是對幾乎相同的M1900作出的增量改進型,並且將M1900過渡到三款不同但卻相關的、採用了相同槍機和彈藥的手槍,分別是M1902運動型號、M1902軍用型號和M1903袖珍擊錘型號[1]。M1902運動型號與M1900非常相似,以至於延續了其序列號範圍;而M1902軍用型號與M1903袖珍擊錘型號則是具有不同的序列號範圍。M1902軍用型號具有方形和加長型握把底把而彈匣附帶有額外的金屬環,而M1903袖珍擊錘型號裝有縮短型槍管和套筒,但保留了運動型號的握把底把。以後的柯爾特M1905 .45 ACP口徑手槍將來自同一血統,但序列號範圍不同。

研發

19世紀後期,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武裝部隊正在評估或正在採用最先進的半自動制式手槍,以取代在當時被認為已經過時的轉輪手槍。美國槍械設計師約翰·M·勃朗寧希望與胡戈·博查特和格奧爾格·魯格等當代人一起設計一款適銷對路的半自動手槍。勃朗寧與柯爾特製造公司合作,後者希望利用對手槍現代化的興趣,通過政府軍事合同的大規模採購獲取豐厚利潤,使得利息資本化。他們在首次合作當中生產M1900;它使得美國軍方很感興趣,足以購買數百支M1900手槍進行測試、評估和少部分的野外試驗;但是,這款設計的局限性卻阻撓了它獲整個制式範圍內採用的可行性。M1902這一「型號」基本上是同一把手槍,但進行了一部分改進以解決這些缺陷。

毛瑟C96、魯格M1900和柯爾特M1902可在該領域上有一些相互比較的機會。就機械而言,毛瑟傾向於被認為是最發達的(或最成熟的),其特點是不受元件保護的可靠動作,手動安全性和保持打開狀態,表明最後一槍已經開火,可輕易轉換成卡賓槍形式。就機械而言,毛瑟手槍通常被認為是最發達(或是說是最成熟)的一款,具有受其元素所保護的可靠槍機、手動保險,並且具有空倉掛機功能、藉由保持槍機開放狀態表明已發射最後一發,以至可以輕鬆轉換為卡賓槍形態;但是,該手槍已經達到了發展的巔峰。魯格與柯爾特一樣,在1902年至1907年間問世,尚未完善,雖然它不僅製作精美,但這可是人體工程學以上的經典作。而柯爾特手槍的人機工程學則與之相反,平衡性差劣而且握把粗糙,還缺少保險機構(已將廢棄的和不受歡迎的瞄準具保險換成了根本無保險),並且被認為對元素更開放。1904年,在瑞典測試當中所使用的柯爾特M1902運動型號(完敗於FN勃朗寧M1903 9毫米型)亦被發現,不僅不夠可靠,瑞典人還提到了其人體工程學的缺失。但是,柯爾特的價值在於,其.38 ACP口徑彈藥被認為優於德國手槍的彈藥,並且朝着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瑞典人提到了這一優點)。柯爾特M1902尚有發展的空間,而毛瑟卻已經過度很成熟而且無可改進的餘地。另一方面,魯格的發展速度與柯爾特M1902相差不大,競爭在1907年更達到頂峰,當時有.45 ACP口徑[2]的柯爾特M1905和相同(.45 ACP)口徑的魯格手槍兩者競爭,儘管最後兩種手槍在較重更大的口徑方面上都顯示出其前途的不足;而且,隨着美國致力於.45 ACP的使用,M1902的基本設計始終建基於.38 ACP,可魯格的延伸性稍大,而隨後亦可發現9×19毫米帕拉貝魯姆彈藥的強大之處,這是柯爾特M1900/1902/1905系列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但畢竟,柯爾特手槍在美國協助了半自動手槍概念的推銷,並且為日後的柯爾特M1911手槍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視頻

柯爾特M1902 相關視頻

槍械設計大師——勃朗寧和他的M1911
半自動手槍扳機是如何復位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