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校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校勘)
前往: 導覽搜尋

校對,古代稱為斠勘、校勘、校讎或者校理,是出版編輯過程里的一個必須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審查訂正排印或繕寫的錯誤。

校對也可以是從事這個工序的人員──校對員(Proof reader)的中文簡稱。《南宋館閣錄》載「卷三《儲藏》門記載:「諸字有誤者,以雌黃塗訖,別書。或多字,以雌黃圈之;少者,於字旁添入;或字側不容注者,即用朱圈,仍於本行上下空紙上標寫。倒置,於兩字間書乙字。諸點語斷處,以側為正;其有人名、地點、物名等合細分者,即於中間細點。」

分工不足的情況下,中文講校對有時包含着審稿的工作[1]

釋名

現代人談校對,多指字詞或格式、內容引用對錯的核證。古代「校」和「讎」意思本不同,西漢劉向《別錄》記載:「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為『讎』。」

歷史

中國自古已設有專門校理、收藏典籍的官署,早在東漢時有「東觀」,後有崇文館、士林館。北齊始置「正字」一職,唐代因之,與校書郎同主讎校典籍,刊正文章。唐、宋後改崇文館、士林館為弘文館,與集賢書院、史館合稱「三館」。元、明建國之初,皆設有弘文館,但不久即廢,然而由於明太祖第十二子朱柏愛好讀書,也曾設立「景元閣」招納人材校讎書籍。清代文淵閣也有校勘典藏的職能。

至於專門負責校勘典藏的官員,後魏時,秘書省始置校書郎一職,在唐朝,屬秘書省,官階為從九品上,主要做文章的校對和專門典校藏書的工作。擔任過秘書省校書郎的唐代詩人白居易(803年)、王昌齡李商隱錢起元稹薛隆李端朱慶餘等。

另一種校書郎屬於屬門下省弘文館,乃撰著文史、鳩聚學徒之所。《新唐書·志第三十七·門下省·弘文館》[1]:「校書郎二人,從九品上。掌校理典籍、刊正錯謬。」擔任過弘文館校書郎的唐代詩人有杜牧(828年)等人。

唐玄宗開元七年(719年),除了置校書郎外,又有校理等官,專門負責校勘整理宮廷藏書。清代文淵閣也設有校理一職。

校勘學

校讎者校正一字一詞,往往遍查典籍,從中又得分辨真偽,把心得記下,或撰寫札記,或著書立說,累積成果,終成一門學問,稱為「校勘學」。章學誠的《校讎通義》,便是研究校勘學的入門讀本。

經校讎的書籍,稱為「校定本」,意思就是說書中文句已辨正無訛,堪稱善本。有些學者更會記下校讎經過,撰成「校勘記」,附於定本末後,是後世治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經名家校正的善本,是讀書人、藏書家爭相搜購的珍品。

相關學者

宋朝劉渙、劉羲仲、宋祁等都是校勘名家,又如張淳著有《儀禮識誤》三卷,方崧卿有《韓集舉正》十卷,彭叔夏著有《文苑英華辨證》十卷,以及《相台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一卷。

清代乾嘉年間,學者專好樸學,校勘學名家輩出,《書目答問》錄列校勘名家有三十一人,如秦思復、袁廷檮、吳鼒、曾劍等。

顧廣圻:清代校勘學家

司馬光:宋代校勘學家

從業者

由漢代劉向劉歆父子開始,一直到清代乾嘉學派,所有擔任校讎工作的人,都是才華橫溢,學富五車者。武則天更以宰相兼任弘文館館主。誠如韓愈《昌黎集.送鄭十校理得洛字》所說:「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

到了近世,以前有規模的報社,對校對員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其中文應用能力須在語文老師之上,古今不少著名作家和學者均曾從事校勘工作。

現今校對行業受重視程度已大不如前,校對員跟教員的薪酬待遇相去甚遠,有學問的人都不願從事校對,寧可從事教學或寫作。

中國大陸台灣出版物,版權頁上大多會列出校對者姓名,以示對校對工作者的認同和尊重香港刊物則很少會刊出校對者姓名,對校對員的學歷要求也不高,有些出版社甚至根本不設校對一職,為求減省人手,提倡編校合一,要求編輯兼任校對[2]

視頻

校對 相關視頻

校對記錄視頻
校對者們 紀錄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