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根在瓦屑壩(吳雲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根在瓦屑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根在瓦屑壩》中國當代作家吳雲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根在瓦屑壩

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是哲學史上的三大命題。前後兩個命題咱不在此探討。光說說第二個:我,從哪裡來?今天,我要告訴你,你從瓦屑壩而來。

瓦屑壩位於江西上饒波陽縣聯湖鄉。

說起瓦屑壩,要先說說鄱陽湖。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境內,匯集贛江、修水、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九江市湖口縣城注入長江。就在鄱陽湖水迤邐而來,流經波陽縣時,不知是什麼讓她放不下,一步三回頭,輾轉復輾轉,不經意間,湖水就打了一個結,形成了一個獨立于波陽大地的一個島,煙波浩渺的鄱陽湖成了她一道美麗的風景,也拉開了其與相鄰的距離。這島就是今天的蓮湖鄉,瓦屑壩就在蓮湖鄉境內。

瓦屑壩的故事要從朱元璋說起。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戰爭是打得如火如荼,在雙方攻城越地不相上下,戰爭呈拉鋸之時,朱元璋和陳友諒相逢於鄱陽湖,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鄱陽湖上煙火熊熊,波濤洶洶。最後,鄱湖大戰以陳友諒60萬大軍全軍覆沒,陳友諒身中流矢亡而告終。之後,朱元璋再無敵手。

鄱湖之戰奠定了朱元璋立國的決定性的勝利。可以說鄱湖對於朱元璋是龍翔之地,吉祥之地。按說他完全應該皇恩浩蕩與這片為他灑過熱血、幫助過他的土地。然而,拜他所賜,洪武年間,就在鄱陽湖中心蓮湖鄉的瓦屑壩,上演了一幕幕的人間生死離別劇。

鄱陽湖,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本來應是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然而從船上下來的是一群群愁眉不展,帶着行李的人,或老叟、或青年男女,他們在瓦屑壩集中,第二天,迎着晨曦,披着南來北往的風,他們在兵卒的驅趕下踏上高高的桅船,揚帆遠去,走向湖北、湖南、江蘇,安徽,走向不可知的命運-----由於明朝政府不允許回遷,這一去不諦於生離死別,永無相見。所以在十里瓦屑壩,上演的是爺娘送孩子,孩子送爹娘,或是妻子送丈夫,牽衣頓足、哭喊連天的人間悲劇。湖風中我仿佛聽到他們對親人的呼喊,對故鄉的呼喊,一浪高過一浪……

朱元璋經過二十年的戰爭,坐了江山。但是,此時的江山已是遍地瘡痍,布滿了戰爭的創傷:山東、河南、河北一帶多是無人之地。 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鞏固明王朝的統治,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採取了移民政策,把農民從狹鄉移到寬鄉,從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至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延續五十年的遷民活動。歷史上曾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說法。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遷移。江西移民有200餘萬,而從瓦屑壩移民多達百萬人,由鄱陽湖入長江,再遷往皖、蘇、鄂、川。以安徽安慶為例,有人統計,瓦屑壩移民從洪武三年到永樂十五年(1370-1417)歷時48年。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安慶42萬居民有27萬來自瓦屑壩。

鄱陽湖是古代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唯一水道,瓦屑壩地處孤島,便於對移民的管理,拿它作集散地是再好不過的了。雖然瓦屑壩只是一個移民的集散地,對絕大多數移民來說,這不是他們真正的故鄉,但當年的移民多數沒有文化、一般不可能有文字記錄,當他們歷盡艱辛在他鄉定居後,留給後代的記憶只是他們的出發地——瓦屑壩。有些人甚至沒有來得及給子孫留下任何故鄉信息,他們的後裔就與周圍的移民後裔一樣,以瓦屑壩為故鄉了。

歷史的煙雲在鄱陽湖雄渾的人文歷史中走向了遠方。今日的瓦屑壩,依然可以看到湖天一色,有開滿蓼子花的湖洲和不時躍過飛翔的鷺鳥;依然可以感受到波陽湖的風:甜、香、腥、咸。不時有各地的人帶着家譜,帶着先人的囑咐,帶着一代又一帶的對「瓦屑壩」神聖的嚮往,來到瓦屑壩尋根問祖。

我來到瓦屑壩的時候,天色將晚,煙光凝而暮山紫。走在湖灘沙土地上,不時有遊人從沙地里撿起一片陶土瓦片,這裡仿佛是世界廢墟日一樣,隨處可見破碎的瓦片,這些瓦片都帶有同樣的「商標」:麻布紋。據當地人說,這一條長達十里的堤壩都是用這些瓦屑堆積而成,有的厚達三米。瓦屑壩的村支書指着水塘邊臨水的石頭層告訴我說,這是龍窯,那是馬蹄窯。波陽湖的淤泥又白又細,適合制陶。

踩在幾百年前的瓦片上,感受波陽湖的風,感受這夜色賜的空靈和寧靜。這個地方,可以挖出心上千頃萬頃的鄉愁,再翻出陳年舊歲的滄桑。草木芬芳,可以療傷。

如果你來自湖北如果你來自江蘇,來自安徽來自湖南,來自天南地北,有可能,你的根,來自瓦屑壩。

來吧,去瓦屑壩,說不定,迷惑你的第二個哲學問題就迎韌而解了:你,從瓦屑壩而來![1]

作者簡介

吳雲萍,女,江西上饒人,教育工作者,《散文選刊》簽約作家,樂途網專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