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市第八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桐鄉市第八中學,簡稱桐城八中,坐落在桐城市東部新城學苑路,是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和重點中學[1]。
桐城市第八中學,其前身是大關高中,成立於1958年,校園占地240畝。
辦學歷史
1958年7月----------桐城縣大關初級中學
1970年1月----------桐城縣大關中學
1982年8月----------桐城縣大關高級中學
1996年8月----------桐城市大關高級中學
2002年8月----------桐城市第八中學
2009年7月----------被評為安徽省普通示範高中
2018年9月----------桐城市第八中學新校區
辦學條件
桐城市第八中學屬於安徽省級示範高中,2018年後,根據《桐城市高中布局調整實施方案》目標要求,為適應高中教育向城區集中發展方向,將桐城八中整體搬遷到東部新城。一校四區,分別為桐城東部新城新校區(總部)、五中校區、六中校區和卅鋪校區(原桐城八中老校區)。
2014年7月,桐城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桐城市普通高中布局調整實施方案》,決定「自2014年秋季開始,第二中學高中部,第9、第10、第11中學停止高一招生;以第八中學為依託,組建東部新城高中(桐城八中新校區);第九中學作為教師進修學校舉辦地」。
2018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全市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高中學校向優質學校集中的規劃布局,決定撤銷原第5、第6、第8、第10、第11中學的普通高中建制,整體併入新的第八中學,形成新的第八中學五中校區、六中校區、卅鋪校區(桐城八中老校區);
2019年後,因桐城市高中教育布局調整,桐城八中卅鋪校區(原桐城八中老校區)僅剩最後一個年級。2020年高考結束後,老校區最後一屆高三年級正式畢業,至此,桐城八中老校區六十二年辦學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桐城八中,自2014年承擔桐城市普通高中布局調整重任以來,到新校區投入使用,學校的硬軟件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走進校園,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教學樓前,樟樹如蓋,綠草茵茵;鐘樓邊,碧水淺岸,秀竹亭亭;樂學亭間,李花似雪,玉蘭繽紛。細節凸顯品味,在規劃有方整潔寧靜的校園裡,隨處可見飽含哲理的告示牌,無不啟人心智。
優良的硬件設備是辦學水平的的重要保障。學校坐落桐城市東部新城學苑路,占地240畝,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校內建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教學設施、實驗設施、運動設施等建築不僅美輪美奐,而且彰顯智能化、數字化、人性化等智慧校園特色。教學樓端莊素雅,可容納110個教學班同時開課。閱覽室、標本室是同學們開展第二課堂的大本營,學生在這裡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興趣和發掘自己的潛能。運動區包括標準塑膠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場,展示着力量之美。多媒體教室[2]、多功能報告廳、裝備一流的實驗室、設備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教室,四通八達的寬帶互聯網等,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為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生活區里,學生公寓規劃整齊,間有花園涼亭,洋溢着詩情畫意。公寓專人管理,每天安排老師值班,呵護着學生的安全。在公寓北側,建有闊大而潔淨的食堂,窗明几淨,設施完備,可容納4000人同步就餐。學生住宿嚴格按照高校標準,四人一間,室內配備獨立衛生間和淋浴設施,24小時供應熱水。每間教室均配備兩台櫃式空調,解除學生夏季上課躁熱之憂。
新校區立足發展,以文化校園、環境校園、精緻校園、智慧校園、平安校園為辦學特色,依託桐城派文化底蘊,進一步弘揚文化育人和環境育人的教育方針。以人為本,鑄就特色教育品牌。以質求存,促成優質教育社會效應。着眼未來,竭力躋身安徽省一流示範高中序列。
學校以「安慶一流、省內知名」為辦學目標,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開拓特色教育渠道,不斷提升日常管理水平,積極承辦各類教學教研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辦學成果
學校榮譽
安徽省示範高中
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示範學校
安徽省綠色學校
安慶市高考進步獎
2012高考藝體優勝獎
2012高考團體優勝獎
2010優勝單位
2019年8月,獲「安慶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以人為本,質量立校
在教育硬件基本得到保障後,辦好一所學校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有人說:是校長,因為「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普通中學的校長們聚在一起常常會頗有感觸地說:生源質量最重要,從大學到中學愈演愈烈的生源爭奪戰也說明了這一點。上述說明,最關鍵的還是人的因素——要使人的能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事實上,一個好校長勢必致力於組建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使他們以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創新的教學方法,切實推進素質教育,並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高質量贏得上級和同行的認同、社會的信賴,從而改善生源的結構,提高生源的質量使學校進入良性循環的快車道。
參考文獻
- ↑ 【精選資料】示範性高中之思考,道客巴巴,2015-12-20
- ↑ 一步搞定新一代多媒體教室,這都不知道你就out了! ,搜狐,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