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夢回大唐(周鐵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夢回大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夢回大唐》中國當代作家周鐵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夢回大唐

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

輝煌的王朝舒展一下懶腰,在千載沉睡中睜開惺忪的眼眸,正從歷史深處向我們悠然走來。

是年輪逆轉麼?西安大唐芙蓉園,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主題公園,串接出中國歷史記憶永恆天堂印象。遺失了的盛唐在這裡復活,喚起中華民族對興衰的思考和渴望崛起的激情……

唐 市

世事漫隨,這是大唐市井一段曾經的繁盛。

並非所有一切都憑空想象,店鋪和貨房堆棧均是勾欄瓦肆,參照了盛唐集市格局的大略形貌,讓我們一抬腳就踏進遠年的市井民情。

木板年畫、官窯、茶道、紡織、印刷、面人、糖人等手工藝品不勝殫舉,地方小食飄香了一條小街。

高蹺、蹴球、盪鞦韆、雜耍等炫奇鬥巧,特色鮮明。

唐服打扮的服務員做成了一處風景。她們顧盼流波,拂動寬袍大袖,或束起馬蹄袖顯得精神幹練。臉上笑出了古典的意味。

市井平常事,最是熱鬧處。

在古風俚俗中恣情穿梭,盛唐商賈雲集、內外通融的浮華時世猶覽一斑。

唐市內一處碼頭,一葉扁舟停泊於楊柳岸。客商在此登臨,離人從此出發,在愛或怨中別離。河水悠悠,船也悠悠,承載思念的船,在櫓聲中帶走了哀樂悲歡。

唐 詩 峽

一群四處流徙的詩人棲息於此。 每一面摩崖都烙進一個詩魂。

山勢奇峻,崖壁之上,精選的眾多唐詩鐫刻在這裡。唐詩入境,意境入詩,後世所無法企及的文學高度,我們只能仰望。

茱萸台上詩魂群雕,更凸顯出詩人的曠世風采和唐詩的內在精髓。

沿路走過,抬頭望向崖壁,我們享受着詩意的薰陶,仿佛自己也成了盛唐時期的高雅文人。是時間的痕跡?是歷史的遺墨?縱然燦若群星的詩篇灌滿了風和雨,這歡樂,這哀傷,灌滿了血肉,盛滿了情感。我傾聽出另一種心跳,讀懂了詩人的內心。

足音跫然,回音空寂,詩人們一步步向我們走近。

李白狂放的舞影在旋。他書劍飄零,卻是劍冷腸熱,浪漫的詩心,奔雷掣電的詩行,精神風骨直逼靈魂;

二十世紀80年代前後,中國興起的朦朧詩凝鍊含蓄,有着內涵豐富的特質和個性表達的自由。其實,朦朧詩的實踐並非始自新時期,且不說五四以來戴望舒、徐志摩、卞之琳的佳構,還可上溯到唐代,李商隱許多以《無題》為題的詩,不就是朦朧詩的典範?

「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邊塞詩人岑參,仿佛正迎着西域的厲風放歌,披露出戰場艱苦的環境和將士們的無畏氣慨;

年少盛名的王勃,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慰友人,不必為離別傷悲,自己尚未而立卻溺水身亡,文採風流的《滕王閣序》竟成千秋遺韻。 ………… 平平仄仄的腳步聲已然遠去。然而,唐詩屬於我們,永遠

旗 亭

那年。那月。那日。

那詩人。那閒情。那旗亭。

當天,霏霏雨雪,三位詩人共諧旗亭買醉。旗亭者,酒肆也。

王昌齡、高適、王之渙詩名同儕。

一斛悠閒半杯殘酒,杜康造酒劉伶醉。有道是山生水,水生酒,酒生八仙!

其時,有歌妓繼至,互奏樂章。三人擁爐以觀,觥籌交錯之際私相約定:「我輩各擅詩名,看她們彈唱我們的詩歌多者,為勝。」初時謳昌齡詩,繼而謳高適詩,復又謳昌齡詩。王之渙並未慌亂,自信指妓中最佳者曰:「待她所唱如非我詩,我將終生不在此飲酒。」鳳簫聲動,歌妓展喉,果然唱曰「黃河遠在白雲間」絕句,二位詩友服膺,三人拊掌大笑。

豐腴的大地,不僅生長出音樂和舞蹈,更生長出詩歌,詩歌的普及性和世俗性豈是浪得虛名?詩酒風流本是文化騷史的章節,卻充分展現出一個藝術王朝的浪漫情懷。


杏 園


這是大魁天下之時,新科進士筵開杏林的場所

這是入仕封相或崢嶸出宗師巨匠的舞台

風,碰響了鐵馬,錚然有聲,悠然飄進花格欞窗。

文曲星高懸,那些青衿學子,有誰不冀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誰不冀求踏鰲折桂「出則輿馬,入則高堂」?「青燈一盞讀寒窗」,懷揣一份渴望,決心「達則兼濟天下」施展抱負,為國為民效力,或滿腹經綸換來金銀滿懷。

然而,欣幸與夢厄共存,更多的是鬱郁不得志,悽愴憾恨。

大隱於市小隱於野的文士,並不眷顧坎坷的仕途,寧可歸隱著述,或怡情林泉風月。名利既被視若糞土,還在乎什麼?

始於隋唐的開科取士,延攬人才支撐起一代代王朝的殿宇,文運興衰關乎着社稷興亡。且看芙蓉湖畔的紫雲樓,巍然聳秀肅然有威,展現了繁華帝都呈現出君臨天下的大國風度,倘若盛世風光不再,那只能淪為哀怨千年的符號

杏園,封建王朝一處獨顯奇彩的文化胎記。

麗 人 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剛卸下一個嚴寒的冬季,紫燕牽風,招引着仕女們與早春約會。

陽春三月,大野芳菲鋪綠天際。那如夢的花期,即便是柳絲雨縷也織不出一幅春愁。

踏青圖、遊春圖、曼舞圖、戲水圖,四組群雕不同階層21個人物,隨意設置於水邊草坪、花叢林間,具象化地展現出唐代婦女美好、自信、松容、開放的襟懷和民俗風情。春花般綻放的生命,葆有一份純真,正釋放出畏葸了一冬的情緒。

一浪高似一浪的,是濃綠的笑聲。

裙裳的拽動,輕盈的身姿,裊娜的步態,她們是從彩蝶中羽化出來,抑或是一枝枝悄悄綻放的春花?

她們或同舞胡旋,或湖濱戲水,或煙樹下坐成慵懶的姿態,她們曾走進詩人的稿箋,曾在青丹好手的畫筆停注。盈盈笑語,比錦瑟銀箏彈出的音韻更別開意境。

群雕前,我眷戀着仕女們的純美靈動,期盼着給我拋來一個媚眼……[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