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森氏紅淡比照片自
森氏紅淡比照片來自

森氏紅淡比

‧中文名稱:森氏紅淡比

‧英文名稱:Mori Cleyera

‧學名:Cleyera japonica Thunb. var. morii (Yamam.) Masamune

‧科名: 茶科(Theaceae)紅淡比屬(Cleyera)

‧別名:森氏紅淡比,森氏楊桐、楊桐,日本厚皮香

‧原產地:臺灣特有種

‧分佈:生長於全島平地原野及低海拔山地,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較為常見。[1]


目錄

基本資料

‧莖: 高可達 5 公尺,徑 15~40 公分,樹枝及小枝多光滑無毛,直立或斜上昇。

‧葉:葉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長 4~9 公分,寬 3.5~5 公分,先端鈍或銳尖,基部狹或略為楔形,革質,全緣,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10~12 枚,於表面略隆起;葉柄長 0.8~1.4 公分,有溝紋。

‧花:花單生或 2~4 枚叢生,白色,開放時徑 0.8~1.2 公分,腋生;花柄長 0.8~1.2 公分,細長,多下垂,苞片二枚,多微小;萼片 5 枚,卵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鈍;花瓣 5 枚,長橢圓形,長 0.7~0.9 公分,寬 0.5~0.6 公分,先端鈍,全緣;雄蕊多數,可多到 25 枚,花藥有透明的刺毛,卵狀橢圓形,0.1~0.15 公分,花絲細長,長 0.4~0.6 公分,光滑無毛;子房 2~3 室,花柱頂端 2~3 裂,挺出於雄蕊外。

‧果實: 果實為漿果,球形,腋生,長 0.4~0.5 公分,徑 0.4 公分。


用途

1.庭園綠化樹種:常被栽種為行道樹及庭園樹,為優良綠化樹種。

2.木材用途:心材緻密,可製作車輪軸心、小器物、手工藝等。

3.藥用:性味:花:苦、寒。效用:花:涼血,止血,消腫。(紅淡比)[2]


特性

常綠喬木,高可達 5 公尺,徑 15~40 公分,樹枝及小枝多光滑無毛,直立或斜上昇。葉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長 4~9 公分,寬 3.5~5 公分,先端鈍或銳尖,基部狹或略為楔形,革質,全緣,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10~12 枚,於表面略隆起;葉柄長 0.8~1.4 公分,有溝紋。

花單生或 2~4 枚叢生,白色,開放時徑 0.8~1.2 公分,腋生;花柄長 0.8~1.2 公分,細長,多下垂,苞片二枚,多微小;萼片 5 枚,卵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鈍;花瓣 5 枚,長橢圓形,長 0.7~0.9 公分,寬 0.5~0.6 公分,先端鈍,全緣;雄蕊多數,可多到 25 枚,花藥有透明的刺毛,卵狀橢圓形,0.1~0.15 公分,花絲細長,長 0.4~0.6 公分,光滑無毛;子房 2~3 室,花柱頂端 2~3 裂,挺出於雄蕊外。果實為漿果,球形,腋生,長 0.4~0.5 公分,徑 0.4 公分。[3]


簡介

紅淡比屬常綠喬木,是台灣特有變種,生長於台灣北部低、中海拔山區。樹高可達6m以上,主幹直立體挺拔,小枝柔軟斜伸或略下垂。革質倒卵形葉片互生,葉長4~9cm、葉寬3~5cm。葉色深綠,新葉橘紅色。花單生或2~4朵叢生於葉腋,白色花瓣5枚,花徑約1.5cm。漿果成熟為黑色,直徑約1cm。開花期夏季,結果期秋季。


栽培

適合全日照至半日照環境,以濕度較高的半日照處生長最好,幼樹耐陰性更強。介質以肥沃的壤土為宜,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肥料。冬季可以修剪過密、不良枝以及破壞樹形的枝條。繁殖採用播種、扦插、空中壓條法。


應用

葉片光潔、枝葉茂密,生長強健少病蟲害,是優良的行道樹與綠籬樹種。本樹具有較強的耐陰性,適合作為建築物旁、中庭、天井、樹蔭等日照不足的地點綠化使用。萌芽力強耐修剪,作為綠籬有良好的阻隔與隔音、隔熱效果。


知識

中文「紅淡比」的名稱由來不詳,森氏則是紀念日本人類學者森丑之助(1877~1926)。紅淡比屬的植物,在日本自古就用於神事,認為可讓天神憑依,用來作法事或供奉於神棚中,日名還創造一個和製漢字「榊」來命名,常栽培於神社的庭園中。[4]


圖片集錦

  • 小喬木,多見於低海拔山區
  • 葉互生,革質,葉形與榕樹接近
  • 漿果近球形。萼片宿存
  • 漿果球形,熟時黑色


人氣綠化樹種「森氏紅淡比」 空污防治也推薦

森氏紅淡比為山茶科常綠喬木,屬於臺灣特有種,為了方便好記,有人將之取名為「紳士紅豆餅」。森氏紅淡比生長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常用作行道樹庭園樹,其木材材質緻密,可製作傢俱、小器物及手工藝品等。由於栽培管理容易、病蟲害較少、生育性強健及耐陰性高,已成為國內縣市政府最喜愛栽培之綠化樹種,且為環保署推薦之空污防治計畫樹種之一。

森氏紅淡比與榕樹植株外型、葉子十分相像,簡易的區別方式為榕樹成樹後有鬚根、葉子有白色乳汁;森氏紅淡比嫩葉為紅色,成熟葉背無明顯葉脈,但最主要的判別方式為森氏紅淡比的花朵為黃白色,有五個小花瓣,雄蕊多數,花絲細長,花藥呈棕色。此外,花朵帶有幽幽淡香,眾花齊開時芳香四溢,也吸引蜜蜂、蝴蝶及甲蟲爭相採食,為一奇特景象。

森氏紅淡比的花期約在每年5月至7月,因大多在端午節前後開花,為夏天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近年來,坊間陸續出現紅淡蜜產品,就是利用蜜蜂採集森氏紅淡比花蜜釀成的蜂蜜。森氏紅淡比為國內優良樹種,可製成各式用品外,又可釀成紅淡蜜,增加農民收益。在全球環保意識逐漸升溫及植樹造林推動潮流之下,森氏紅淡比又具有上述優點,値得推廣種植。[5]


日本人敬神的樹~紅淡比

所謂的「民俗植物學」主要探討的是人類對植物的利用與相互的關係,是一種結合各類研究的綜合性科學。   

不同的民族,對於植物不一定會有相同的利用,尤其是祭儀上所使用的植物,往往相同的植物,會有截然不同的使用方法,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相似的植物有著相似的使用模式。   

乍看森氏紅淡比,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這是榕樹嘛!」仔細看看,它沒有托葉環,植株受傷時也不會流出白色汁液,更重要的是-它會開出黃白色的清香小花,這跟桑科榕屬的榕樹所長出的隱花果是完全不同的。   

榕樹在臺灣有驅邪的作用,閩南人用它弔喪避邪,排灣族人用它祈福驅邪。日本人呢,他們雖然不用榕樹,他們卻會用紅淡比來進行祭儀。   

紅淡比的日文是榊,讀音是Sakaki,意思是神所喜歡的樹木,因此在日本神社的周圍,常可以發現它的身影。森氏紅淡比則是紅淡比特產於臺灣的變種。   

相似的植物,有相似的避邪祈福作用,那兩個文化之間是不是也有某種程度的交互關係呢?這就留待大家去仔細探討了。[6]


視頻

森氏紅淡比圖鑑 Cleyera Japonica Thunb (Mori Cleyera)

森氏紅淡比葉形與樹叢 Cleyera Japonica Thunb (Mori Cleyera)

森氏紅淡比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森氏紅淡比,森氏紅淡比
  2. 用途-森氏紅淡比,森氏紅淡比
  3. 特性-森氏紅淡比,森氏紅淡比
  4. 森氏紅淡比,台灣景觀植物介紹-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
  5. 人氣綠化樹種「森氏紅淡比」 空污防治也推薦,森氏紅淡比-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6. 森氏紅淡比,森氏紅淡比-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