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烏蕨(陵齒蕨科、烏蕨屬植物))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烏蕨(陵齒蕨科、烏蕨屬植物))

是真蕨目鱗始蕨科烏蕨屬植物。植株高達65厘米。根狀莖短而橫走,粗壯,密被赤褐色的鑽狀鱗片。葉近生,葉柄長達25厘米,禾杆色至褐禾杆色;葉片披針形;羽片15-20對,互生,密接。葉堅草質,干後棕褐色,通體光滑。孢子囊群邊緣着生,每裂片上一枚或二枚,頂生1-2條細脈上;囊群蓋灰棕色,革質,半杯形,寬,與葉緣等長,近全緣或多少齧蝕,宿存。

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利濕作用。烏蕨是一種觀賞價值較高的植物,廣泛用於室內的裝飾和美化。分布於熱帶亞洲各地如日本、菲律賓、波利尼西亞,向南至馬達加斯加等地;在中國分布於浙江南部、福建、台灣、安徽南部、江西、廣東、海南島、香港、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墨脫和錯那)。生長於海拔200-1900米的林下或灌叢中陰濕地。

目錄

烏蕨(學名:Odontosoria chinensis (L.) J. Sm.)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烏蕨
  • 拉丁學名:Odontosoria chusana (L.) Ching
  • 別 名:大葉金花草、小葉野雞尾、蜢蚱參、細葉鳳凰尾、烏韭等
  • 界 :植物界
  • 門 :蕨類植物門
  • 綱 :蕨綱
  • 亞 綱:薄囊蕨亞綱
  • 目 :真蕨目
  • 科 :陵齒蕨科
  • 屬 :烏蕨屬
  • 種 :烏蕨
  • 分布區域:亞洲各地
  • 命名者及年代:(L.) J. Sm.,1857

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65厘米。根狀莖短而橫走,粗壯,密被赤褐色的鑽狀鱗片。葉近生,葉柄長達25厘米,禾杆色至褐禾杆色,有光澤,直徑2毫米,圓,上面有溝,除基部外,通體光滑;葉片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不變狹,四回羽狀;羽片15-20對,互生,密接,下部的相距4-5厘米,有短柄,斜展,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部三回羽狀;一回小羽片在一回羽狀的頂部下有10-15對,連接,有短柄,近菱形,長1.5-3厘米,先端鈍,基部不對稱,楔形,上先出,一回羽狀或基部二回羽狀;二回(或末回)小羽片小,倒披針形,先端截形,有齒牙,基部楔形,下延,其下部小羽片常再分裂成具有一、二條細脈的短而同形的裂片。葉脈上面不顯,下面明顯,在小裂片上為二又分枝。葉堅草質,干後棕褐色,通體光滑。孢子囊群邊緣着生,每裂片上一枚或二枚,頂生1-2條細脈上;囊群蓋灰棕色,革質,半杯形,寬,與葉緣等長,近全緣或多少齧蝕,宿存。

繁殖方法

烏蕨可用孢子繁殖,也可用分株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

孢子:烏蕨的葉脈在小裂片上,孢子囊群位於裂片的頂端,囊群蓋杯狀,5-11月孢子成熟。收集孢子時,應選取具有成熟孢子囊的葉片,裝入乾淨的紙袋中或塑料袋中,微晾以後,輕輕地將孢子彈入袋中,在收集的過程中,要防止污染或不同品種的孢子互相混雜。孢子收集後,要隨采隨播。

播種苗床可用大口徑土陶花盆,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2份、泥炭土2份、乾苔蘚2份、粗河砂2份、腐殖土2份配製。基質配好後,要進行曝曬,然後整細過篩,再用3000倍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噴酒,密封24-36小時後,再放置幾天,待藥味完全散失後便可上床播種。播種用的花盆要用清水浸泡,待其完全失去火性後,用數塊碎瓦片棚蓋花盆底孔,盆底再填一層細碎瓦片,上面填入準備好的培養土,刮平壓實,基質應低於盆沿2厘米。苗床準備好了以後,再將收集的孢子用硬紙殼雄開,均勻地把孢子彈播在苗床內,盆口用白色玻璃覆蓋,然後將苗床置於盛清水的盆中,使水分從花盆底孔滲入基質中,直到整個基質濕透為止,置於蔭蔽溫暖的地方。

分株:烏蕨根系發達,根狀莖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將其適當分為數株,分別栽培,是烏蕨植株最常用的繁殖方法。烏蕨植株的根狀莖分株繁殖容易成活。烏蕨的分株繁殖,可在每年的3-4月進行,無論是野生植株,還是家養2-3年後的母株,都可根據其長勢和根莖櫱芽的情況,進行分切。每塊根狀莖上各帶數枚葉,操作時,按照根莖的長短,切斷根莖,切口塗抹草木灰,稍微晾一下便可進行分株栽培。烏蕨分株栽培,可用大小適宜的土陶花盆,也可挑選適宜生長的陰濕環境,製作育苗床,將分株苗種植於苗床中,集中蒔養管理。

無論採用什麼苗床,都應配製適宜生長的培養土,這種培養土可用森林腐葉土2份、泥炭土2份、肥沃的砂質菜園土2份、河砂2份、腐殖土2份配製。配好後充分曝曬數日,再整細過篩,再經嚴格的藥物消毒處理,便可上床使用。露地育苗床,要進行翻整耙細,理廂制床。床的大小可根據分株苗的多少而定,床上填放準備好的培養土,厚度為20-25厘米。栽培時,花盆苗床要做好排水層,再填培養土,無論盆栽或地種,栽培都不宜過深,一般以穩住植株為宜。分株栽培,要經常淋水,保持基質和空氣的濕潤,注意保持土壤的通透性,蔭蔽培育,待分株苗生根後,就可進行定植栽培。

栽培技術

播後管理

烏蕨播種以後,要保持基質的絕對濕潤,土表不能發白,苗床溫度控制在20-25℃。只要基質濕潤,溫度適宜,孢子萌發也快,一般播種後15-20天,孢子便開始萌動,成原葉體(單葉體),如發現原葉體過密,蒔養者可進行一次分植,擴大株行距。原葉體期間,要保持基質的絕對濕潤,以利單葉體(雌雄配子體)受精過程的順利進行。單葉體受精後,大約還要經過2-3個月的時間,原葉體才能逐漸發青長出真葉。這段期問要精心管理,基質在滲透性良好的前提下,還要保持濕潤,待其小苗基部長出3-4片葉子後,便可進行幼苗栽培。

上盆基質

烏蕨的栽培主要根據植株的生態習性,和室內美化需要,挑選大小適當的宜興紫砂盆。土壤和基質,原則地講,可用中性或微酸性砂質菜園土加少量細砂即可。這種基質比其他耕地的土壤要肥沃得多,而且有較好的通透性,是栽培烏蕨的主要基質。如果沒有這種土壤,蒔養者就根據烏蕨生長習性和對土壤的要求,用分株繁殖的培養土進行栽培。栽培時,要帶土團取苗,栽培於花盆中央,置於蔭蔽的地方,把水噴透,保持基質、放置場地和空氣的濕度,一般經過5-7天的緩苗處理,植株就能恢復生機。

水肥管理

施肥:烏蕨性喜疏鬆肥沃的土壤,不喜歡太濃的肥沃液體,用培養土栽培的植株在兩三個月內,都不需要追施肥料。如果發現栽培的植株,出現淡綠或黃綠色時,說明土壤亦缺乏肥力,需要向其補充養分了。在栽培實踐中得知,烏蕨喜歡用有機肥和無機肥共同配製的營養液,這種營養液可用動物質發酵肥500克,植物質發酵肥100克(草木灰也可),過磷酸鈣10克,硼砂0.5克,硫酸亞鐵0.5克、硫酸鋅0.25克,鉬酸銨0.25克配製。配好後即可使用,但要採取「薄肥勤施」的方法,每次施肥的濃度一般不超過0.3-0.5%,在生長季節每15-20天追施次,當植株葉片色澤轉為亮綠色時,可以每月追施一次即可,一般冬季不施肥。

澆水:烏蕨喜歡混潤的土壤和空氣環境,在生長季節,要求大氣和土壤都要有較高的濕度,就其在室內蒔養的實際來說,空氣相對濕度在65%75%以上,尤其是旺盛生長期,最好白天置於室內觀賞,夜間移至濕潤庭院,讓其充分飲露。如果室內過於乾燥,還可進行霧狀噴水,增加小範圍的空氣混度,減少植株體內水分蒸發,這對植株在室內的生長特別有利。夏季可每隔3-4天將整個植株完全浸泡於水中一次,使其栽培基質完全濕透。秋季每周1-2次。冬季數周一次。同時,還應在花盆底部墊一盛水盤,讓水分通過花盆底孔,不斷滲入水分以保持土壤混度,切勿將盆栽植株的根系長期浸泡在水中,這樣,也會造成爛根死亡。總之,給烏蕨澆水,既要保持土壤絕對濕潤,又要使其通風透氣,這樣植株才能長好。

溫度光照

光照:烏蕨原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的雨林中,因此喜歡溫暖和蔭蔽涼爽的氣候環境。但是,這也並不是說,植株不需要陽光照射,長期蔭蔽於室內,因為任何植株都必須利用陽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創造本身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也就是說,即便是生長在雨林中,它也需要適宜的陽光照射,只不過它不能忍受夏季的強陽光直射。如果夏季蕨葉在強陽光直射下,會使植株體內的溫度升高和水分的喪失,嚴重的會導致葉片被烈日灼傷,邊緣和葉尖乾枯,這不但影響植株的觀賞,而且也影響它的正常生長。蒔養者在知道了烏蕨的這種生長習性後,晚春至早秋,在一些陽光較為強烈的地區,要給予植株比較柔和的非直射的光照,通常室內由東面或北面窗口照射進來的陽光是較為理想的光源。就烏蕨的生長習性來看,同樣的植株,在不同的生長期對光照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在生長的抽芽期應加強蔭蔽,而冬季休眠期則要求陽光充足,不能將其長期放在蔭蔽的地方,這對植株採光越冬大有好處。

溫度:烏蕨喜歡溫暖而又涼爽的氣候環境,不耐寒,越冬溫度要求在12-15℃。冬季要注意保護植株的葉片,因為蕨葉為掩護根狀莖的良好覆蓋物,葉片要避免大風(特別是過堂風)的吹襲,一般可用屏風或竹簾遮擋風吹。其他季節,既要要求濕潤的環境,又要有適量的新鮮空氣,因此,還需要進行適當的通風,這樣烏蕨才能旺盛生長。 [1]

主要價值

藥用: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利濕作用。

觀賞:烏蕨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和南亞熱帶的多年生常綠蕨類植物,形狀奇特美麗,作為室內觀賞植物,宜於中國亞熱帶地區盆栽觀賞。

烏蕨的功效與作用

【僳僳藥】打俄很冷:全草治感冒發熱,肝炎,痢疾,腸炎,毒蛇咬傷燙火傷等《怒江藥》。

【苗藥】多擔,會京初:全草用於白喉,咽喉痛,骨折,刀傷出血,燒燙傷《桂藥編》。黛答滾,烏蕨,小野雞層:全草治胃癌,腸癌,感冒發燒,咳嗽,扁桃體炎腮腺炎,腸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農藥中毒;外治燒燙傷,皮膚濕疹

【瑤藥】針不掘:功用同苗族《桂藥編》。

【畲藥】鳳尾蕨,鳳尾草,土黃連,尖奔仔:全草治菌痢,胃腸炎,尿道炎,吐血,便血,尿血《畲醫藥》。

【土家藥】閹雞尾(yan ji yi):全草治咳血,尿血,嘔血,擺白《土家藥》。線雞尾:全草用於肝炎,肺癆,痢疾,吐血,便血,跌打外傷出血,風熱感冒,扁桃腺炎,腮腺炎,食物中毒等症;外用治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和用量:全草5錢~1.5兩。

烏蕨的食用禁忌:用藥適量。

烏蕨有毒嗎:無毒。 [2]

烏蕨整體是無毒的,但是在藥用使用上並不適合所有人大量的使用,因為中藥材在用藥過量的情況下,都會對身體造成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建議大家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才是安全可靠的,儘量不要隨意的進行配方使用。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乌蕨(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烏蕨,長相奇特,渾身都是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