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川銀花 (忍冬科 忍冬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川銀花 (忍冬科 忍冬屬植物))
忍冬屬(Lonicera Linn.)是被子植物門忍冬科下的一個屬,該屬均屬常綠或者落葉直立灌木或矮灌木(極少物種是小喬木狀和緾繞藤本)。該屬共約200種,產北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亞洲南達菲律賓群島和馬來西亞南部。中國有98種,廣布於全國各省區,而以西南部種類最多。該屬的模式物種:輪花忍冬 (L. caprifolium Linn.)。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川銀花
- 界 :植物界
- 科 :忍冬科
- 屬 :忍冬屬
- 果 實:漿果
- 毒 性:無毒
簡介
本品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細氈毛忍冬Lonicera similis Hemsl和淡紅忍冬Loniceraacuminata Wall.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前者習稱「南江銀花」,後者習稱「肚子銀花」。夏初晴天早上花開放前採收,蒸、炒殺青後乾燥。
毛細氈忍冬 花蕾呈細長棒狀,略彎曲,長3-6cm ,上部稍膨大,直徑1.8-2mm,下部直徑1.2-1.5mm。表面黃綠色、綠棕色或黃棕色,被開展的長、短糙毛或腺毛,有的無毛。萼齒五裂,三角形,無毛或邊緣具毛,開放着花冠裂片二唇形。質稍硬,手捏之有彈性,氣清香,味淡,微苦。雜有少量葉片,紙質,背面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的細氈毛。
淡紅忍冬 花蕾呈短棒狀,長1-2cm,上部稍膨大,直徑1.5-3.5mm,下部直徑0.6-1.5mm。表面黃綠色、棕黃色、淡紫色至紫棕色,疏被毛或無毛,萼筒、萼齒均無毛或萼筒上部及萼齒疏被毛。質稍硬,雜有少量幼枝及總梗,常被捲曲的黃褐色糙毛及糙伏毛。
雜質 不得過5%(《中國藥典》一部附錄IX A)水分 不得過13%(《中國藥典》一部附錄IX H 第二法) [1]
形態特徵
枝髓部白色或黑褐色,枝有時中空,老枝樹皮常作條狀剝落。冬芽有1至多對鱗片,內鱗片有時增大而反 忍冬屬模式物種:輪花忍冬折,有時頂芽退化而代以2側芽,很少具副芽。葉對生,很少3或者4枚輪生,紙質、厚紙質至革質,全緣,極少具齒或分裂,無托葉或很少具葉柄間托葉或線狀凸起,有時花序下的1~2對葉相連成盤狀。花通常成對生於腋生的總花梗頂端,簡稱「雙花」,或花無柄而呈輪狀排列於小枝頂,每輪3~6朵;每雙花有苞片和小苞片各1對,苞片小或形大葉狀,小苞片有時連合成杯狀或壇狀殼斗而包被萼筒,稀缺失;相鄰兩萼筒分離或部分至全部連合,萼檐5裂或有時口緣淺波狀或環狀,很少向下延伸成帽邊狀突起;花冠白色(或由白色轉為黃色)、黃色、淡紅色或紫紅色,鍾狀、筒狀或漏斗狀,整齊或近整齊5或者4裂,或二唇形而上唇4裂,花冠筒長或短,基部常一側腫大或具淺或深的囊,很少有長距;雄蕊5,花葯丁字着生;子房有3~2個室,最多有5個,花柱纖細,有毛或無毛,柱頭頭狀。果實為漿果,紅色、藍黑色或黑色,具少數至多數種子;種子具渾圓的胚。
川銀花和金銀花一樣嗎?川銀花的選購技巧
川銀花屬於金銀花中的一類,其實不管哪兒產的藥效都是一樣的。
川銀花的選購技巧
1、看外觀
細氈毛忍冬:花蕾呈細長棒狀,略彎曲,上部稍膨大,表面黃綠色、綠棕色或是黃棕色,被開展的長、短糙毛或腺毛,萼齒五裂,三角形,無毛或邊緣具毛,開放着花冠裂片二唇形。質稍硬,手捏之有彈性,氣清香,味淡,微苦。雜有少量葉片,紙質,背面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的細氈毛。
淡紅忍冬:花蕾呈短棒狀,長1-2cm,上部稍膨大,直徑1.5-3.5mm,下部直徑0.6-1.5mm。表面黃綠色、棕黃色、淡紫色至紫棕色,疏被毛或無毛,萼筒、萼齒均無毛或萼筒上部及萼齒疏被毛。質稍硬,雜有少量幼枝及總梗,常被捲曲的黃褐色糙毛及糙伏毛。
2、嘗味道
氣清香,味淡,微苦。
川銀花的功效作用
*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按捺作用。
* 2、對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綠濃桿菌、結核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變形鏈球菌等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對流感病毒、孤兒病毒、皰疹病毒、鈎端螺旋體均有按捺作用。
* 3、抗炎解毒作用,對癰腫疔瘡、腸癰肺癰有較強的散癰消腫,清熱解毒作用。
* 4、疏熱散邪作用,對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身熱頭痛、心煩少寐、神昏舌絳、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 5、川銀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川銀花有清熱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煩的作用。可治療暑熱症、瀉痢、流感、瘡癤腫毒、急慢性扁桃體炎、牙周炎等病。
川銀花葯性偏寒,不適合長期飲用,僅適合在炎熱的夏季暫時飲用以防治痢疾。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虛寒體質及月經期內不能飲用,否則,可能出現不良反應。自己覺得上火了才喝,比較好,喝太多會適得其反。
如何製作金銀花茶
1、茶胚製備
金銀花茶以精製綠茶胚為主料,用量為90%左右。採摘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的鮮茶葉作原料,按照綠茶製作新工藝製成茶胚,要求含水量低於5%,並剔除老葉、茶梗雜物,篩去茶末。
2、晴天採花
夏季為金銀花採收期,當花蕾由綠變白、上部膨大時,在晴天上午9時(露水未乾)前採摘含苞未放的花蕾,此時花的香氣最濃,也有利於保持花色。
3、茶胚吸香
按每10公斤茶胚配用鮮金銀花5-6公斤的比例備料。視鮮花多少,均勻分裝入數個(用尼龍紗窗布縫製的)網袋中攤平。將茶胚和花袋隔層攤放在潔淨木箱中,即放一層茶就放一袋花,再放一層茶,把容器口封嚴讓茶葉吸香。2-3小時後,從容器中提出花袋,取出茶胚混勻,再將茶胚與花袋隔層攤放容器中進行二次吸香,然後取出茶和花袋。
4、乾燥包裝
將金銀花倒入烤盤以40℃溫度烘乾;或攤放網篩中,在篩下以藥用硫磺燃煙2-3分鐘(以篩上見煙為度),然後晾乾,以防銀花變色。同時將茶胚復烘乾燥,冷卻24小時。按干茶90%、干銀花10%的比例混合,用複合膜袋按重量規格密封包裝,即為成品茶。 [2]
金銀花與川銀花是同一種,但是金銀花的價格比川銀花要稍微貴一點,但是兩者的功效並無太大區別。雖然金銀花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也不宜每天食用或是大量食用,適可而止即可哦!
《川銀花》的精美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