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豨薟草 (菊科 豨薟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豨薟草 (菊科 豨薟屬植物))

一年生草本,高達1m以上,枝上部尤其是花序分枝被紫褐色頭狀有柄長腺毛及白色長柔毛。葉對生,葉片質薄,兩面被短毛,沿葉脈有白色長柔毛,中部葉闊卵形至闊卵狀三角形,長7—20cm,寬5—18cm,邊緣有大小不等的齒,頂端短漸尖。頭狀花序直徑2—3cm,多數,排成傘房狀;外層總苞片長1—1.5cm;舌狀花長約3.5mm。瘦果長約3.5mm.。生林緣、林下、荒野、路邊。腺梗豨薟、豨薟、毛梗豨薟等同類植物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地區,以野生為主,人工也可栽種培育。

豨薟草(Xī Xiān Cǎo)

  • 中 文 名:豨薟草
  • 別 名:粘金強子、珠草、棉蒼狼、肥豬草、粘蒼子、黃花仔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桔梗目
  • 科 :菊科
  • 亞 科:管狀花亞科
  • 族 :向日葵族
  • 屬 :豨薟屬
  • 種  : 豨薟草
  • 花果期:8~12月
  • 分布區域:中國各地
  • 性味歸經:寒、辛、苦,肝經、腎經

形態特徵

基本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切直立,上部分枝常成復二歧狀,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基部葉花期枯萎;葉部葉三角狀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8-6.5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成具翼的柄,邊緣有不規則的淺裂或粗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具腺點,兩面被毛,三出基脈,側脈及網脈明顯;上部葉漸小,卵狀長圓形,邊緣淺波狀或全緣,近無柄。

頭狀花序多數,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花梗長1.5-4cm,密生短柔毛;總苞闊鍾狀;總苞片2層,葉質,背面被紫褐色頭狀具柄的腺毛,外層苞片5-6枚,線狀匙形或匙形,開展,長8-11mm,寬約1.2mm;內層苞片卵狀長圓表或卵圓形,長約5mm,寬約1.5-2.2mm;外層托片長圓形,內彎,內層托片倒卵狀長圓形;花黃色;雌花花冠的管部長約0.7mm;兩性管狀花上部鍾狀,上端有4-5卵圓形裂片。瘦果倒卵圓形,有4棱,先端有灰褐色狀突起,長3-3.5mm,寬1-1.5mm。

腺梗豨薟與豨薟的區別在於;花梗和分枝的上部被紫褐色頭具柄的密腺毛和長柔毛;中部以上的地卵圓形或卵形,邊緣有尖頭齒;分枝非二歧狀。總苞背面密被紫褐色頭狀盼柄腺毛;舌狀花的花冠管部長1-1.2mm,舌片先端2-3齒裂,有時5齒裂。瘦果4棱,先端有灰褐色球狀突起。毛梗豨薟與前2種的不同點在於;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伏的短柔毛;葉片卵圓形,有時二角狀卵形,邊緣有規則的齒;莖上部分枝非二歧狀。總苞片背面密被紫褐色頭狀有柄的腺毛;托生倒卵狀長圓形,背面疏被頭狀具柄腺毛。

鑑別方法

性狀鑑別

莖圓柱形,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及細縱紋,枝對生,節略膨大,密被白色短柔毛;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有明顯的白色髓部。葉對生,多脫落或破碎;完整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 cm,寬1.8~6.5 cm,先端鈍尖,基部寬楔形下延成翅柄,邊緣有不規則淺裂或粗齒;兩面被毛,下表面有腺點。有時在莖頂或葉腋可見黃色頭狀花序。氣微,味微苦。

顯微鑑別

粉末鑑別:葉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平直,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呈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花梗表皮可見單細胞頭及雙細胞柄或多細胞頭而柄部細胞排成2行的腺毛。非腺毛有2種,一種較長,先端銳尖,由2~4~8個細胞組成,長110~368~758 μm;另一種較短,多彎曲,壁極薄,由 4~6~12個細胞組成,長 30~130~272 μm。花粉粒圓形,直徑約 30 μm,表面具有較密的刺狀突起,具萌發孔3個。 [1]

理化鑑別

  • (l) 取本品粗粉 2 g,加水適量,置溫水浴中加熱溫浸 30 min,濾過。取濾液2 ml置試管中,加斐林試劑2~3滴,置水浴上加熱 5~10 min,有紅棕色沉澱發生。
  • (2) 取本品粗粉 2 g,加 75%乙醇 10ml,溫浸 20 min,濾過。取濾液2~3滴,滴在濾紙上,置紫外光燈下檢視,顯亮藍色熒光。

豨薟 (中藥)

入藥部位:地上部分。

性味:味苦、辛,性寒。

歸經:歸肝、腎經。

功效:祛風濕通經絡清熱解毒

主治:用於風濕痹痛筋骨不利腰膝無力半身不遂高血壓病,瘧疾,黃疸,癰腫,瘡毒風疹濕瘡蟲獸咬傷

相關配伍

1、治高血壓病豨薟草、臭梧桐、夏枯草各9g。水煎服,每日1次。(《青島中草藥手冊》)

2、治慢性腎炎豨薟草30g,地耳草15g。水煎沖紅糖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神經衰弱豨薟草、丹參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大劑量30-60g;搗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無風濕者慎服;生用或大劑應用,易致嘔吐。

炮製:採集加工

夏季開花前或花期均可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曬至半干時,放置燥通風處,晾乾。

炮製方法

  • 1、豨薟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根及老莖,先抖下葉,另放,將莖枝洗淨,潤透後連葉一起切段,乾燥,篩去灰屑。
  • 2、酒豨薟草:取豨薟草段,用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適宜的蒸器內,加熱蒸透呈黑色,取出,乾燥。
  • 3、蜜豨薟草:取豨薟草段加蜂蜜拌勻,晾半干後,置蒸籠內,蒸一小時,取出,曬乾。
  • 4、酒蜜制豨薟草:取豨薟草葉揉碎,加酒拌勻,置蒸籠內,加熱蒸2天,悶1夜,曬乾,再加酒蒸,如此九蒸九曬,最後加蜜水炒干。

藥材性狀

  • 1、豨薟,莖圓柱形,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及細縱紋,枝對生,節略膨大,密被白色短柔毛;質較而脆,易折斷,斷面明顯的白色髓部。葉對生,多脫落或破碎;完整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8-6.5cm,先端鈍尖,基部寬楔形下延成翅柄,邊緣有不規則淺裂或粗齒;兩面被毛,下表面有腺點。有時在莖頂或葉腋可見黃色頭狀花序。氣微,味微苦。
  • 2、腺梗豨薟,本品枝上部被長柔毛和紫褐色腺點;葉圓形或卵形,邊緣有不規則小鋸齒。
  • 3、毛梗豨薟,本品枝上部疏生平伏短柔毛,葉片較小,邊緣鋸齒規則。以枝嫩、葉多、色深綠者為佳。

飲片性狀

酒豨薟草表面呈黑色,微有酒氣;蜜豨薟草,微有光澤,略有粘性,味甜;酒蜜豨薟草形如蜜豨薟草,微有酒氣,味微甜。 [2]

藥理作用

  • 1、對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 2、抗炎作用。
  • 3、降血壓作用和血管擴張作用。
  • 4、抗血栓形成及對腸繫膜微循環的影響。
  • 5、抗早孕作用。
  • 6、抗單純皰疹病毒作用。
  • 7、其他作用,豨薟草甲醇提取物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活性作用。
  • 8、毒性,有小毒。

相關論述《綱目》:「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痛膝弱,風濕諸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