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果蔬種類(葡萄 (葡萄科葡萄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果蔬種類(葡萄 (葡萄科葡萄屬植物))

葡萄(學名:Vitis vinifera L.)

為葡萄科葡萄屬木質藤本植物,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葉卵圓形,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發達,果實球形或橢圓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樹樹種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發現於第三紀地層中,說明當時已遍布於歐、亞及格陵蘭。葡萄原產亞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約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乾,並釀酒,釀酒後的酒腳可提酒石酸,根和藤藥用能止嘔、安胎。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葡萄
  • 別 名:蒲陶、草龍珠、賜紫櫻桃、菩提子、山葫蘆
  • 拉丁學名:Vitis vinifera L.
  • 二 名 法:Vitis vinifera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鼠李目
  • 科 :葡萄科
  • 屬 :葡萄屬
  • 種 :葡萄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 分布區域: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卷鬚2叉分枝,每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卵圓形,顯著3-5淺裂或中裂,長7-18厘米,寬6-16厘米,中裂片頂端急尖,裂片常靠合,基部常縊縮,裂缺狹窄,間或寬闊,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圓形,兩側常靠合,邊緣有22-27個鋸齒,齒深而粗大,不整齊,齒端急尖,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無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脈5出,中脈有側脈4-5對,網脈不明顯突出;葉柄長4-9厘米,幾無毛;托葉早落。

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與葉對生,基部分枝發達,長10-20厘米,花序梗長2-4厘米,幾無毛或疏生蛛絲狀絨毛;花梗長1.5-2.5毫米,無毛;花蕾倒卵圓形,高2-3毫米,頂端近圓形;萼淺碟形,邊緣呈波狀,外面無毛;花瓣5,呈帽狀粘合脫落;雄蕊5,花絲絲狀,長0.6-1毫米,花葯黃色,卵圓形,長0.4-0.8毫米,在雌花內顯著短而敗育或完全退化;花盤發達,5淺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圓形,花柱短,柱頭擴大。

果實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5-2厘米;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短近圓形,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橢圓形,種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兩側窪穴寬溝狀,向上達種子1/4處。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溫度

葡萄生長時所需最低氣溫約12℃-15℃,最低地溫約為10℃-13℃,花期最適溫度為20℃左右,果實膨大期最適溫度為20℃-30℃.如日夜溫差大,着色及糖度較好。葡萄春季萌芽後。如溫度上升快,則易造成枝條徒長,表現為節聞長不充實,花期易受精不良,如遇春寒要注意多施磷肥和高碳有機質,儘量減少氮肥。

水分

葡萄對水分要求較高,嚴格控制土壤中水分是種好葡萄的一個前提。葡萄在生長初期或營養生長期時需水量較多,生長後期或結果期,根部較為衰弱需水較少,要避免傷根免影響品質。葡萄忌雨水及露水,雨多年份易造成日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限制,過多吸收水量易引起枝條徒長及濕度過高,極易引起各種疾病,如黑痘病、灰霉病等。因此在開花期儘量將枝條保持在40-70厘米最理想;容易裂果地區結果期灌水量也應加以控制。缺水及易乾旱地區要適當墊蓋稻草,用以保持土壤濕度,同時也可控制草的生長。

光照

葡萄在正常生長期間必須要有一定強度的光照,但光照太強時特別是葡萄進入硬核期較易發生日灼病,這時可採取套袋或植株留葉時儘量留住能遮住葡萄果實的葉。而日照不足時,易造成開花期花冠脫落不良,受精率低;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不良,單性果多;生長期植株徒長,節間長。不結果或結單性果;果實膨大期病害及品質不良;成熟期着色不好,糖度下降。

土壤

葡萄雖然在各種土壤(經過改良)均能栽培,但以壤土及細砂質壤土為最好,砂質土雖透氣性能好.但保肥保水能力較差。壤土介於砂質土與粘質土之間。其保水保肥能力較強,多數較為肥沃,在葡萄生長旺盛時,較易流花和單性結果,在高溫光照條件好時,結實好、產量高。低溫日照少時,結果不太好,產量低;平時注意排水,避免探耕,冬季輕度修剪、夏季可多修剪,並噴施硼砂,磷酸二氫鉀及過磷酸鈣等。粘質土透氣性較差,但保肥保水較好、養分分解及吸收較慢,初期較少徒長現象、流花及單性果現象較少,但發育後期容易徒長。果穗果粒雖大,但糖度及肉質往往不太好,應多施高碳有機質或加少量砂加以改良,酸性土壤最好使用適量石灰中和。

營養

葡萄與大多數作物類似,其生長所需營養元素,大約有17種: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鋅、銅、硼、鉬、氯、鈷,基中碳和氧是光合作用時得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氫則來自土壤中的水分,其餘各元素除了氮外,多數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它們的比例關係為:作物新鮮組織的94%-99.5%是由空氣和水的碳氫氧組合而成,而只有約0.5%-6%是來自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化學肥料主要提供氮、磷、鉀三要素,有些化肥也含有大量鈣、鎂、硫,使用化肥效果雖然明顯,但使用過量易造成肥害,尤其鉀肥用量應小心。而有機肥料營養元素含量較低,可大量使用,且對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均有改良效果。另外可視土壤情況添加土壤改良劑,一般情況下,強酸性土壤較易缺乏磷、鉀、鈣、鎂、矽、鉬、鋅、銅、硼等元素;鹼性或石灰質土壤則較易缺乏氮、磷、鐵、錳、鋅、銅等元素。營養補充多數採取基肥、追肥、葉面施肥3種方式,基肥為冬眠或採收後使用。追肥為開花後利用雨後或澆水後撒施化學肥料,pH值6.0以下的土壤可追施白雲石粉或石灰。

葡萄原產亞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約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國主要產區有安徽蕭縣新疆吐魯番和田山東煙臺河北張家口宣化昌黎遼寧大連熊岳瀋陽河南蘆廟鄉民權儀封等地。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不催根扦插(露地扦插育苗),春季將貯藏的枝條從溝中取出後,先在室內用清水浸泡6-8小時,然後進行剪截。一般把枝條分別剪成有2-3芽的插條。插條一般長20厘米左右,節間長的品種每個插條上只留1-2個芽。剪插條時上端在芽上部1厘米處平剪,下端在芽的下面斜剪,剪口呈「馬耳狀」(剪口距芽眼近時易生根)。插條上部的芽眼要充實飽滿,扦插後如第一芽眼受損害,第二芽眼即可萌發,這樣有利於提高扦插成活率。

育苗地應選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同時有灌溉條件的地方。頭年秋季土壤深翻30-40厘米,結合深翻每666.7平方米施有機肥料3000-5000千克,並進行冬灌。早春土壤解凍後及時耙地保墒。扦插分平畦扦插、高畦扦與壟插,平畦主要用於較乾旱的地區,以利灌溉;高畦與壟插主要用於土壤較為潮濕的地區,以便能及時排水和防止畦面過分潮濕。無論平畦扦插或高畦扦插,在扦插前要做好苗床。苗床大小應根據地塊形狀決定,一般畦寬1米,長8-10米,扦插株距12-15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畦內插3-4行。扦插時,插條斜插於土中,地面露一芽眼,要使芽眼處於插條背上方,這樣抽生的新梢端直。壟插時,壟寬約30厘米,高15厘米,壟距50-60厘米,株距12-15厘米,插條全部斜插於壟上。插後在壟溝內灌水,若有條件採用覆蓋地膜後扦插效果更好。無論採用哪種扦插方法,扦插時必須注意插條上端不能露出地表太長,同時要防止胡插和避免品種混雜。

扦插時間以當地的土溫(15-20厘米處)穩定在10℃以上時開始。華北地區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但華北北部4月中旬才可進行露地扦插育苗。葡萄扦插後到產生新根前這一階段一定要防止土壤乾旱,一般10天左右澆1次水。黏重土壤澆水次數要少,如果澆水過多,土壤過濕,地溫降低,土壤通氣不良也影響插條生根。插條生根後要加強肥水管理。7月上中旬苗木進入迅速生長階段,這時應追施速效肥料2-3次。為了使枝條充分成熟,7月下旬至8月應停止或減少灌水施肥,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進行主梢、副梢摘心,以保證苗木生長健壯,促進加粗生長。苗木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鋤草,改良土壤通氣條件,促進根系生長。

露地扦插是最簡單的一種育苗方法,成本低,易推廣,但若管理不當,扦插成活率低、出苗率低。另外,露地扦插,苗木生長期較短,苗木質量相對也較差。一般露地扦插每666.7平方米扦插6000-7000根插條,成苗率在60%-70%。

栽培技術

葡萄架式

一、籬架

架面與地面垂直,形似籬笆故稱籬架,因其架直立,又檄為立架。黃河故道栽培的葡萄多採用此種架式。籬架又分為單籬架和雙臂籬架。

  • ⑴單臂籬架(單立架)每行沒1個架面,架高依行距而定。行距2米時,架高1.2-1.5米;行距2.5米時,架高1.5-1.8米;行距3米時,架高2米左右。架高超過1.8米的單籬架稱為高單籬架。行內每間隔4-6米設一立柱,柱上每隔50厘米拉一道橫向鐵絲。單臂籬架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漿果品質,田間管理方便,又可密植,達到早期豐產,適於大型釀造基地園採用,便於機械化耕作、噴藥、摘心、採收及培土防寒,節省人力。其缺點是受植株極性生長影響,長勢過旺,枝葉密閉,結果部位上移,難以控制;下部果穗距地面較近,易污染和發生病蟲害。
  • ⑵雙臂籬架(雙立架)架高1.5-2.2米,雙籬基部間距為50-80厘米,頂部間距100-120厘米,立柱和鐵絲設置與單臂架相同,只是架面增加了1倍,結果枝量和結果部位也相應增多,可充分利用行間空地,因此,單位面積產量比單籬架提高80%左右。如北京市四季青鄉葡萄園採用雙臂籬架,行距3米,株距1.5-2.5米,每公頃產量多年穩定在37500千克左右。雙臂籬架的缺點是架材用量較多,修剪、打藥、採收等田間作業不便;枝葉密度較大,光照不良,果實品質不如單臂籬架好,且易感病蟲害。目前,雙立架栽培方式逐漸減少。
  • ⑶籬棚架(連接式小棚架)是單臂籬架的發展,也是籬架和棚架的結合架式。籬棚架架根高1.5-1.8米,架面寬和行距一致,為4.5-5米,其架梢高2.0-2.5米,在立架面拉2-3道鐵絲,棚架面上拉4-6道鐵絲。籬棚架的優點是兼有兩種架面,既可充分利用空間結果,又解決了極性生長的矛盾,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一般比單臂籬架產量高80%左右。在北方埋土防寒地區,也能利用這種架式,較一般棚架節省架材。其缺點是棚架面連接,機械噴藥、運輸不便。一般每隔2-4個架面要留出一條作業道,不設棚架面。
  • ⑷「T」字形架(籬棚架結合式)近幾年國內外都在研究試用「T」字形架。架高1.5-2.0米,在立架面上拉2-3道鐵絲,間距40-50厘米,棚面寬0.8-1.0米,橫拉4道鐵絲。「T」形柱每隔4米1根,要求牢固。這種架式通風透光好,病蟲害較輕,適於無強風地區,較單臂籬架增產,並緩和樹勢,適於機械噴藥、夏剪等作業。這種架式在河北省涿鹿和廣州等地區已有應用。各種籬架架式見右圖。

二、棚架

* ⑴小棚架架長多為5-6米,架根(靠近植株處)高1.2-1.5米,架梢高1.8-2.2米。因其架短,葡萄上下架方便,目前在中國防寒栽培區應用較多。其主要優點是:

①適於多數品種的長勢需要,有利於早期豐產。 ②枝蔓僅5-6米長,上下架容易,操作方便。 ②主蔓較短,容易調節樹勢,產量較高又比較穩產。同時,更新後恢復快,對產量影響較小。 ④架材容易選取等。如北京郊區5年生玫瑰香,用小棚架每公頃產37500千克較為普遍。現在新建園的株距用0.5-1.0米,行距為5米,每株留1-2個蔓,結果早,早豐產,達到1年定植,2年結果,3年創高產的栽培要求。如遼寧省盤錦地區高家農場,3年生紫豐品種,在輕鹽鹼地上平均每公頃產37500千克,而且產量穩定。

  • ⑵大棚架(斜坡式大棚架)架長7米以上者稱為大棚架,在中國葡萄老產區和庭院應用較多,如遼寧省的熊岳、山東省的威海、河北省的昌黎;山西省的清徐等地均廣泛應用。近根端高1.5-1.8米,架梢高2.0-2.5米,架面傾斜。架長按品種長勢或特殊需要而定。如龍眼品種生長勢旺,架長10-12米,可設4-5排石拄或水泥校,每排7-8根,相距1.5-2.0米。早春出土後,每排石柱頂上綁1根橫樑,將葡萄老蔓放在橫樑上,或用繩吊在橫樑下,後者上下架容易,不傷老蔓。
  • ⑶漏斗式棚架(扇形架)應用於地形較複雜地段,可以集中改良一小塊土地,栽植4-5株葡萄,採用大肥大水的管理方法,使葡萄蔓向四周或扇面形方向引綁。其架式也按這類形狀搭成,架根高1.0-1.5米,而周圍架梢高2.0-2.5米,形成漏斗狀或扇狀。此類架式在我國河北省宣化、甘肅省蘭州等地區採用較普遍。還可在公共場所作乘涼蔭棚或用以遮蓋建築物等。
  • ⑷水平式棚架水平式棚架,是把葡萄園一個作業小區10-20畝面積的棚架面呈水平狀連結在一起。實際就是將數排小棚架或大棚架連結在一起的架式,但沒有傾斜坡度。架式結構:架高1.8-2.2米,每隔4-5米設一支柱,呈方形排列,支柱高2.2-2.5米。周圍邊柱較粗,為12厘米×12厘米,呈45度角向外傾斜埋入地內,並利用錨石使立柱和其上的牽引骨幹線拉緊固定。要應用緊線器進行。周圍的骨幹線負荷較重,可用雙股8號鐵絲,內部骨幹線用單股8號鐵絲,其他縱橫線、分布在骨幹線之間的支線用12號鐵絲,支線間距離以50厘米為宜。這種架式,多在平地利用。
  • ⑸屋脊式棚架屋脊式棚架,是由兩個傾斜式小棚架或大棚架相對頭組成,形似屋脊而得名。其優點是可省去一排高支柱,而且架式牢固,其他與大小棚架相同。

物種分類

世界葡萄品種達8000個以上,中國約有800個,生產上栽培比較優良的品種只有數十個。按用途可分為鮮食、釀酒、制干、其他加工品種,以及砧木品種。主要優良鮮食品種有:莎巴珍珠、葡萄園皇后、京早晶、康拜爾早生、無核白、玫瑰香、巨峰、白香蕉、牛奶、龍眼。此外,還有許多釀酒品種,如白雅、白謝希、季米亞特、雷司令、意斯林、珊瑚珠、赤霞珠、黑比諾、霞多麗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先後育成鮮食品種有早紅、早玫瑰、京早晶、京紫晶、脆紅、紅香蕉、早瑪瑙、紫珍珠、鳳凰系品種等;釀酒品種有公釀1號、公釀2號,澤玉、澤香、梅郁等。

病蟲防治

主詞條:葡萄病蟲害防治技術

葡萄炭疽病

防治措施:

  • ⑴徹底清除病穗、病蔓和病葉等,以減少菌源。在長江以南地區,可在謝花後立即套袋。
  • ⑵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整校、綁蔓、摘心,使架面通風。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用量。
  • ⑶在萌芽成絨球期時,噴一次0.3%五氯酚鈉加4度石硫合劑,或150倍福美砷,或100倍退菌特作為剷除劑。
  • ⑷南方自4月下旬,北方5月下旬,進行噴藥防治,以後一般每隔10-15天噴藥一次,可噴80%炭疽福美700-800倍液、50%百菌清600-700倍液、50%退菌特或代森錳鋅800倍液。南方雨水多,藥液中加入「6501」1500倍或0.03%-0.05%皮膠等粘着劑。

葡萄白腐病

防治措施:

  • ⑴徹底清除病枝蔓、病穗和病葉。
  • ⑵及時整枝,抬高結果部位,及時除草,注意排水。對徒長植株,花前嚴禁施用氮肥。
  • ⑶在北方,葡萄出土後噴布5度石硫合劑或100倍百菌清;幼果期開始(6月上)每隔15天左右噴藥預防一次,直至採收。在南方,要抓住花序分離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謝花後7天、成熟前半個月的防治工作,主要藥劑有半量、等量或倍量式波爾多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700倍液、70%托布津700倍液或50%退菌持800倍液。
  • ⑷發展抗病品種。白腐病在巨峰葡萄上發病較輕。在南方,儘可能發展成熟期早於巨峰的品種,或通過促成栽培以避開白腐病發病高峰期。

葡萄霜霉病

防治措施:

  • ⑴清除落葉、病枝探埋或燒毀。
  • ⑵及時摘心、整枝、排水和除草,增施磷鉀肥。
  • ⑶發病初期即應開始噴藥。在北方,一般6月上中旬開始,每隔15天噴藥一次。25%瑞毒霉或國產甲霜靈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用40%乙磷鋁300倍液、90%乙磷鋁500倍液或1:0.5:200倍波爾多液,也有較好防治作用;根施端毒霉也有防治效果。在長江以南地區,初秋之前,原則上可結合黑痘病同時進行噴藥防治。進入秋季,重點防治霜霉病。蘇州無錫、常州地區的經驗是:在未發病之前,以波爾多液防效最佳;如霜霉病發生時,應及時噴灑25%甲霜靈700倍液或90%乙磷鋁500倍液;根施甲霜靈也有防治效果。

葡萄黑痘病

防治方法:

  • ⑴結合夏季修剪或於整個生長季節,徹底剪除病梢、摘除病果和病葉;秋季修剪後徹底清掃枯枝落葉,集中燒毀後深埋,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菌源。
  • ⑵合理增施鉀肥。以防止植株徒長,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架面要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
  • ⑶春天植株出土發芽前,噴施五氯酚鈉2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琉合劑;生長期在花前、花後各噴1次1:0.5:200-240波爾多液,其他藥劑有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

葡萄褐斑病

防治方法:

  • ⑴徹底清除枯枝落葉減少病源。
  • ⑵發芽前噴3-5度石硫合劑。
  • ⑶噴藥防治。發病嚴重的地區結合其他病害防治,6月份可噴1次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7-9月間可噴500倍50%多菌靈,600-800倍百菌清或800-1000倍70%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噴1次藥。65%的代森錳鋅在某些葡萄果實上有藥害,北方更明顯,使用濃度應在1000-1200倍。
  • ⑷合理施肥,科學整枝。增施多元素複合肥。增強樹勢,高抗病力科學留枝,及時摘心整枝,面通風透光。

葡萄扇葉病

防治措施:

  • ⑴選擇土壤內沒有傳毒線蟲的地塊建園,栽樹前用殺線蟲劑殺滅土壤線蟲。
  • ⑵現階段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可以用組培法培養無毒苗,栽種不帶毒的良種苗。
  • ⑶葡萄園有病株,病株率不高時可以及時刨除發病株並對病株根際土壤使用殺線蟲劑殺死傳毒線蟲。
  • ⑷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尤其是可能傳毒的昆蟲,如葉蟬、蚜蟲等,減少傳播機會。

葡萄黑腐病

防治措施:

  • ⑴清除越冬病源。
  • ⑵及時排水,增施有機肥。
  • ⑶6-9月間可噴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靈或托布津800倍液以及1:1:200倍波爾多液。在南方,在噴藥防治上要抓住花前、花後和果實生長期三個關鍵時間,藥劑以波爾多液為主。

葡萄白粉病

防治方法:

  • ⑴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料,加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及時摘心,疏剪過密枝葉和綁蔓,保持通風透光良好,可減輕病害發生。
  • ⑵注意果園衛生,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茵源。
  • ⑶在發芽前應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芽後噴0.2-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葡萄的營養成分葡萄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成熟的漿果中葡萄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葡萄中的多種果酸有助於消化,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和維生素P等,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

研究發現,葡萄比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每天食用適量的鮮葡萄,不僅會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還特別有益於那些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患者的健康。鮮葡萄中的黃酮類物質,能「清洗」血液,防止膽固醇斑塊的形成。葡萄越呈黑色,含黃酮類物質越多,但若將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起食用,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更佳。

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有補氣血、益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止咳除煩、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葡萄皮中的白藜蘆醇、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都高於葡萄的其他部位、也高於其他大多數果樹,且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營養兼藥用的商品。

經濟價值

葡萄酒是以葡萄為原料的最重要加工品。葡萄酒因其文化內涵而成為一種高品位的消費品。在中國,其消費量呈直線上升。另外,新開發的葡萄籽油,在國外被用作嬰兒和老年人高級營養油、高空作業者和飛行人員的高級保健油,並頗受世人關注。與其他果品相比,葡萄產品多樣性要豐富得多。人們根據生活需要、加工品的貯運性要求、營養保健作用等因素,還將葡萄加工成葡萄乾、葡萄汁、葡萄籽飲料、葡萄籽油等常見產品。

2019年8月23日,第二十八屆中國絲綢之路吐魯番葡萄節在吐魯番開幕。新疆吐魯番市葡萄種植面積逾56萬畝,產量114萬噸。2018年,該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4755元(人民幣,下同),其中葡萄產業人均純收入5154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約35%,葡萄產業成為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持續快速增收的支柱產業。

不宜人群

* 1、糖尿病人;葡萄裡面含有大量的果糖,對於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容易導致血糖上升,所以糖尿病人平時儘量不要吃葡萄,而且葡萄吃多了也容易導致普通人出現糖尿病。

* 2、腹瀉患者:經常腹瀉的人最好少吃一點葡萄,因為葡萄具有助消化的效果,如果出現腹瀉再吃葡萄,就會加劇腹瀉的症狀,所以腹瀉的人最好少吃一點葡萄。

* 3、脾胃虛寒的人:很多人體質虛弱,脾胃有虛寒的症狀,這時候大家最好不要吃新鮮的葡萄,容易導致體質下降,引發寒症入侵,如果需要補充維生素和氨基酸,最好以其他水果代替。 [1]

植物文化

人類栽培葡萄、釀造葡萄酒和創造葡萄文化的歷史悠久,而中國是世界上葡萄較早栽培地之一。中國古代的栽培葡萄,是外來的物質文明,其原生地在黑海和東地中海沿岸一帶及中亞細亞地區。大約五六千年以前,在今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南高加索以及中亞地區已開始栽培葡萄和進行葡萄酒的釀製,後來向西傳入意大利、法國等西歐各國,向東傳播到東亞。

先秦時期,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已開始在西域傳播,自西漢張騫鑿空西域,引進大宛葡萄品種,中原內地葡萄種植的範圍開始擴大,葡萄酒的釀造也開始出現,葡萄、葡萄酒有關的文化逐漸發展。

葡萄和葡萄酒作為文學家詩賦等創作的題材顯著增加。除史傳外,葡萄和葡萄酒還出現在圖經、方志及文書檔案中。葡萄、葡萄酒文書檔案的種類增加,吐魯番文書、敦煌文書、吐魯番回鶻文文書、吐蕃簡牘等,均有葡萄、葡萄酒的記載。葡萄、葡萄酒與宗教信仰關係繼續發展,葡萄文化的宗教信仰色彩濃厚。唐時,佛教文獻是葡萄文化的重要載體。

葡萄果

葡萄果是銀杏科、銀杏屬植物,原產地為靈川縣,外種皮淡黃色,油胞較多,表皮白粉多,果柄略彎曲,長3.6~4.5cm。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葡萄果
  • 原 產 地:靈川縣
  • 界 :植物界
  • 科 :銀杏科Ginkgoaceae
  • 屬 :銀杏屬Ginkgo
  • 種 :銀杏Ginkgo biloba Linn.

形態特徵

種實微圓形;縱徑2.77cm;橫徑2.79cm;頂部微凹入呈「一」形;基部平;單果重12.9g;每kg77粒;外種皮淡黃色;油胞較多;表皮白粉多;果柄略彎曲;長3.6~4.5cm;種實出核率為21.73%種核橢圓形;縱徑2.1cm;橫徑1.8cm;頂部無尖;基部平;略見兩維管束跡凸出;一高一低;兩束跡間距3.2cm;多數核棱為二;有極少數二棱者背腹明顯;三棱者稜線在種核表面分配勻稱稜線占種核外弧長的90%;最長者達95%;單核重2.51g;每kg398粒;出仁率為80%。

氣候帶位於亞熱帶。喜光;耐乾旱;不耐水澇。多年生;性成熟期15-20年;4-5月開花;9-73月種子成熟。 [2]

主要價值

主要用途是觀賞,藥用。具體用途是核用。


                                                              植物篇:果蔬种类(葡萄 (葡萄科葡萄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葡萄的修剪方法


相關視頻

葡萄的營養價值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