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甘草(豆科、甘草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眾藥之王」
圖片來自 醫學百科

開花的種類——甘草(豆科、甘草屬植物)

豆科甘草屬多年草本植物,根外皮褐色裡面淡黃色,味甜;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呈橢圓形卵狀,邊緣或全緣微呈波狀;蝶型花一般有紫色、白色或黃色;花期5—7月,果期6—10月。在採集到新鮮的甘草時,如果將其根剝皮人口嚼之,立刻能感到甜味,因此稱為「甘草」。

甘草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等地區,以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所產品質最優。2021年9月甘草被收錄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是國家Ⅱ級保護植物。甘草常生長於鹼化沙地、向陽乾燥的沙質地、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根莖繁殖。

甘草在中國歷代本草書籍中均有記載,甘草不僅是良藥,還有「眾藥之王」的美稱,明代《攝生眾妙方》中的定喘湯(麻黃、白果、桑白皮、蘇子、杏仁、黃芩、款冬花、半夏、甘草)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均有一定的療效。此外,甘草還能解百藥之毒,國人寓意「解毒」,又因能調和百藥,有「調和,調解」寓意。甘草經濟價值高,農民種植不難,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收入。

甘草(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基本信息

能解百藥之毒
圖片來自 中華康網
  • 中文名:甘草
  • 拉丁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 別 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甜草、國老、甘草苗頭、甜草苗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目:豆目
  • 科:豆科
  • 屬:甘草屬
  • 種:甘草
  • 命名者及年代:Fisch.,1825
  • 中國保護:等級二級

植物學史

在採集到新鮮的甘草時,如果將其根剝皮人口嚼之,立刻能感到甜味,因此稱為「甘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狀,直徑1-3厘米,外皮褐色,裡面淡黃色。具甜味。莖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鱗片狀腺點、刺毛狀腺體及白色或褐色的絨毛。葉長5-20厘米,托葉三角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兩面密被白色短柔毛;葉柄密被褐色腺點和短柔毛;小葉5-17枚,卵形、長卵形或近圓形,長1.5-5厘米,寬0.8-3厘米,上面暗綠色,下面綠色,兩面均密被黃褐色腺點及短柔毛,頂端鈍,具短尖,基部圓,邊緣全緣或微呈波狀,多少反卷。

總狀花序腋生,具多數花,總花梗短於葉,密生褐色的鱗片狀腺點和短柔毛;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4毫米,褐色,膜質,外面被黃色腺點和短柔毛;花萼鍾狀,長7-14毫米,密被黃色腺點及短柔毛,基部偏斜並膨大呈囊狀,萼齒5,與萼筒近等長,上部2齒大部分連合;花冠紫色、白色或黃色,長10-24毫米,旗瓣長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於旗瓣,龍骨瓣短於翼瓣;子房密被刺毛狀腺體。莢果彎曲呈鐮刀狀或呈環狀,密集成球,密生瘤狀突起和刺毛狀腺體。種子3-11,暗綠色,圓形或腎形,長約3毫米。花期6-8月,果期7-10月。

育植技術

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根莖繁殖。

甘草選地整地:選地甘草根系發達,入土深,喜光、抗旱、抗鹽鹼、怕積水,適合在沙地、草原、荒漠和半荒漠的環境中生長。因此,栽培甘草應該選擇在地下水位較低,排水良好,土壤微鹼性,土層深厚和灌溉便利的沙質壤土中比較好。前作不能是豆科作物,其他植物均可,以新開地或葵花茬為最好。整地種植甘草選擇的土地最好在前一年的秋季進行深耕,耕深力度應不小於35厘米。春季播前結合施農家肥再深耕整地一次,然後拖平起壟。

甘草播種方法

選種及種子處理選種:選用的種子要籽粒飽滿、大小均勻、無蟲蛀、純淨度應在90%以上,千粒重為10-12克的烏拉爾紅皮上等甘草種子。

種子處理:甘草種子的硬實度應該在92-98%左右,種皮要光滑稠密,水分才能不易透過,且播種前必須進行處理才能保證發芽率。最好的方法是用濃硫酸進行處理:首先將選好的種子放入一個耐酸蝕的容器裡面,每100千克種子加入80%的濃硫酸2500-3000毫升,然後迅速攪拌放置1小時後,觀察其顏色,當種皮上出現黑斑時即可中止處理,再將所有的種子撈出再用清水沖洗多遍後,進行曬乾存放待播種,這樣做發芽率可達到90%左右。

播種播種方法分為育苗播種和直接播種兩種方法育苗播種:播種時間一般選在4月下旬至8月的上旬。播前為防治地下害蟲,按種子重量的0.2%的比例拌辛硫磷,蓋膜悶一夜後再進行播種。乾旱地播種要澆底水,或雨後趁墒播種。大面積栽培採用機播,用精播機播種,播深2-2.5厘米,注意「平、淺、澆」,下種量每畝5-8千克,小面積用人工播種。東北地區適宜壟作,壟距50-60厘米,在壟上開2-3厘米淺溝,播幅10厘米。

直接播種:這種播種方式與育苗播種基本相同,只是播種量有所區分,為2-3千克/畝。 [1]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甘草經濟價值高,農民種植不難,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甘草的干根含有芳香物質,碾碎後加工製成甘草膏,為水溶的膠狀物,可以作為食品、飲料、煙草香精的原料,所含次甘草酸可作氫化可的松代用品,也可用於化妝品。甘草莖的韌皮纖維可紡織麻袋搓繩索;木質部與根部提取甘草膏後的殘渣,可以用來造紙。

甘草中的三萜類、甘草黃酮類及甘草多糖類等活性成分天然、無毒副作用,添加至動物飼料中,能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2021年9月甘草被收錄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是國家Ⅱ級保護植物。

藥用價值

甘草在中國歷代本草書籍中均有記載,甘草不僅是良藥,還有「眾藥之王」的美稱,明代《攝生眾妙方》中的定喘湯(麻黃、白果、桑白皮、蘇子、杏仁、黃芩、款冬花、半夏、甘草)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均有一定的療效。

甘草是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名醫別錄》中稱為「國老」級別,東北和內蒙都稱為「甜草」。甘草以根及其根莖入藥,主要成分是三萜類和黃酮類還含有生物鹼、多糖、香豆素氨基酸及Zn、Ca、Sr、Ni、Mn、Fe、Cu、Cr等。藥典中規定,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不少於2.0%。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鬆緊不一,表面一般呈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些許芽痕,斷面的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甘草除了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功效外,還用於咽喉腫痛脾胃虛寒消化性潰瘍、中毒等症狀。因此甘草有「十藥九草」的稱呼。

擴展閱讀

甘草始載於《爾雅》一書。藥用最早見於漢朝《神農本草經》:「味甘,平,無毒。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川谷」,列為上品。醫藥家陶弘景所著的《名醫別錄》稱甘草為美草、蜜草、國老,為「眾藥之王」,能「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髒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唐朝名醫甄權指出,甘草能「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種草木毒」。

植物文化:甘草還能解百藥之毒,國人寓意「解毒」,又因能調和百藥,有「調和,調解」寓意。

保護現狀

甘草已被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收錄,列為二級保護植物,且在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中被列為二級保護物種。《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二章第十八條規定「出售、收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批准。」。

甘草(中藥材)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和根。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十二經。

【功效】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袪痰,緩和藥性,緩急定痛。

【臨床應用】

1.用於脾胃虛弱及氣血不足等症。

甘草味甘性平,能補脾胃不足而益中氣,對於脾胃虛弱之症,常與黨參、白朮、茯苓等補氣健脾藥配伍應用;對於心血不足、心陽不振之症,可與補血養陰及溫通心陽藥如阿膠、生地、麥冬、人參、桂枝等品配合應用。

2.用於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

甘草生用則能瀉火解毒,故常用於瘡癰腫痛,多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對咽喉腫痛,可與桔梗、牛蒡子於等配合應用,有清熱利咽的功效。

3.用於咳嗽氣喘等症。

本品甘緩潤肺,有袪痰止咳的功效,在臨床上用治咳嗽喘息等症,常與化痰止咳藥配伍應用,作為輔助之品。因其性質平和,故不論肺寒咳喘或肺熱咳嗽,均可配合應用。

4.用於腹中攣急作痛。

本品有緩解攣急之功,常與芍藥配伍,治腹中攣急而痛。

此外,甘草還能緩和藥性,有減低或緩和藥物烈性的作用,歷代本草文獻上並載有本品有解藥毒作用,可供研究。

【處方用名】生甘草、生草、粉甘草(生用,多用於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甘草、炙草(蜜炙用,多用於補中益氣。)、清炙草(炒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三錢,煎服。 [2]

【按語】

1.甘草是一味常用的藥物,一般認為本品在方劑中只是作為輔助、矯味之用;其實根據臨床實踐的體會,它本身確實具有一定的功效,如炙甘草湯補心氣、振心陽,甘草乾薑湯溫潤肺脾,芍藥甘草湯緩急定痛,甘桔湯袪痰利咽,銀花甘草湯清熱解毒等,都是用它作為主藥的。

2.甘草又能緩和藥性,如四逆湯用本品以緩和乾薑、附子的溫熱,調胃承氣湯用本品以緩和大黃、芒硝的攻下作用等。

3.甘草甘緩,凡濕阻中焦、脘腹脹滿者用之能令人氣窒滿悶,故在使用時必須注意。

【方劑舉例】炙甘草湯《傷寒論》:炙甘草、生薑、人參、地黃、桂枝,阿膠、麥冬,麻仁、大棗、酒治心動悸、脈結代。

【文獻摘錄】《本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腫,解毒。」

《別錄》:「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髒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

《用藥法象》:「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

《湯液本草》:「附子理中湯用甘草……,調胃承氣用甘草……,此緩之之意;小柴胡有柴、芩之寒,參、半之溫,用甘草和之;建中湯用之,以補中而緩脾急。」

甘草的營養價值

甘草的藥用成分非常的豐富,適當的服用一些甘草,不僅可以補充一些藥用成分,更是可以起到不錯的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並且還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預防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這些病症,如果我們大家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這些疾病的了,那麼適當的服用一些甘草也是不錯的選擇。

甘草怎麼吃?

甘草薄荷冰糖飲

材料:薄荷5克、甘草10片、冰糖10顆

甘草薄荷冰糖飲的味道是非常不錯的,並且保健功效也是非常好的,大家如果在生活中想要飲用甘草薄荷冰糖飲了,那麼可以先將材料沖洗乾淨,然後在鍋中放入適量水,燒開,加入洗淨的甘草和薄荷,煮上大概三分鐘左右的時間以後再放入冰糖,再煮2分鐘,接着我們大家需要過濾殘渣,放入冰箱冰鎮半小時取出來就可以飲用了,味道非常不錯,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飲用過夜的甘草薄荷冰糖飲,不然危害也是比較大的,當然,適當的食用一些甘草薄荷冰糖飲,更是可以起到非常不錯的止咳功效的。

甘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首先大家要知道,甘草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藥材,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甘草的禁忌搭配的,大家要知道,甘草與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藥物合用,可誘發或加重潰瘍,另外,甘草不宜與利血平、降壓靈、複方降壓片等這些降壓藥一起服用的,不然會嚴重的影響藥效的。

孕婦可以吃甘草嗎

孕婦朋友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服用一些甘草的,甘草是一種補益中草藥。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保健功效,並且適當的服用甘草更是可以有效的預防許多的疾病,對於孕婦健康也是有幫助的,但是孕婦朋友們一定要注意服用甘草的量。

甘草的宜忌人群

因為甘草的藥用價值非常高,並且適當的服用更是可以有效的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的,對於幫助我們大家治療一些疾病也是很有好處的,所以一般人都是可以適當的服用甘草的,另外甘草有補氣益血、調節內分泌以及防治婦科疾病的作用,所以如果我們大家出現了一些內臟脾胃疾病,那麼服用一些甘草是可以有效的緩解病情的,比如胃潰瘍者、十二指腸潰瘍者、神經衰弱者、支氣管哮喘者、血栓靜脈炎等這些疾病患者適當的服用甘草就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大家要知道,甘草的禁忌人群也是比較多的,比如濕阻中滿、嘔惡及水腫脹滿的人群是不能服用的,還有就是便秘和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也要慎用;對甘草成份過敏者禁用;女性經期慎用。

甘草泡水喝一次放多少

一般我們大家生活中如果想要喝甘草沖泡的水,那麼大家要知道,甘草泡水3-5克最好,至於幾片,大小不等不好說的,但是記住千萬不要量太大了。

甘草可以含着吃嗎

當然,甘草是可以含着吃的,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是藥用功效非常不錯,當然,我們大家日常生活中吃甘草片的時候最好將它放在舌下含服,才能最好的發揮它止咳的功效。 [3]

食用甘草的注意事項

甘草的服用注意事項也是比較多的,首先我們大家就需要知道,甘草不要多服、久服或當甜味劑嚼食,不然會導致我們大家出現血鈉升高,鉀排出增多,從而會引發高血壓、低血鉀症等等這些疾病的 ,有時會還會導致大家出現浮腫、軟癱等臨床表現。並且,我們大家日常生活中也不能長期的服用甘草,如果長期的服用還有可能會引發低血鈣的症狀,從而會出現鈣性抽搐等症狀,導致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

* 甘草這種藥材的藥用價值和功效都是非常不錯的,在生活中適當的服用甘草,對於幫助我們大家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也是很有幫助的,並且還可以有效的預防許多的疾病,但是注意甘草的禁忌人群千萬不要胡亂的服用甘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