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梅高山頂啟明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梅高山頂啟明宮
圖片來自udn

楊梅高山頂啟明宮建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為楊梅高山頂居民的信仰中心,主祀三官大帝。啟明宮也同時供奉天上聖母神農大帝文昌帝君太歲星君,香火十分鼎盛。早年由於境內瘟疫及盜匪四起,居民為祈求上天賜福,乃商議供奉三官大帝,以為保佑。當時居民生活貧苦,無力建廟,於是以擲筊方式決定值年爐主。每年選擇吉日,搭起戲棚演戲,恭請三官大帝降臨,並由境內信眾祭拜,以叩謝神恩。此地區也因此留下「戲棚跡」之地名。建廟後開辦私塾教育,以啟發孩童聰明才智,因而命名為「啟明宮」。

楊梅高山頂

高山頂,是臺灣桃園市楊梅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北部的單面山台地。其名取自當地地形在東、南、西三面都是陡崖,僅向北是緩斜且高度下降的傾斜面,因此依山勢而命名為「高山頂」。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高山里、青山里、高上里、高榮里、新榮里、雙榮里相近。

歷史

高山頂的中心點在啟明宮,早年尚未建廟,為謝神演戲而搭建戲台之地,客家語稱為「戲棚跡」,日治後期以此為中心,分高山頂為東西南北四區。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高山頂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高山頂庄」,隸屬於桃澗堡。該庄西北與犁頭洲庄、西與宋屋庄為鄰,南與草湳陂庄頭重溪庄大金山下庄為鄰,東北與雙連陂庄為鄰,東與上田心仔庄為鄰。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桃仔園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園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並改名為「高山頂」大字,隸屬於新竹州中壢郡楊梅街

戰後楊梅街改制為楊梅鎮,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桃、竹、苗分治,楊梅鎮改隸屬於桃園縣。2010年,楊梅鎮因人口達15萬而改制為楊梅市。2014年12月,桃園縣升格為直轄桃園市,楊梅市改制為楊梅區。

高山頂區域治安由幼獅派出所管轄,此區地質穩定無斷層經過[1]

參考文獻

  1. 台灣第一、第二類活動斷層 增為33條. 2009-11-24 [2014-06-04]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