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紹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楚山紹奇
|
|
|
楚山紹琦
楚山紹琦禪師(1404-1473),是明代中葉著名的臨濟宗禪師, 俗姓雷,字幻叟,明成祖朱棣永樂二年(1404年)生於唐安(今屬四川成都),祖籍湖北。
簡介
楚山紹琦禪師(1404-1473),是明代中葉著名的臨濟宗禪師, 俗姓雷,字幻叟,明成祖朱棣永樂二年(1404年)生於唐安(今屬四川成都),祖籍湖北。 八歲入鄉學,天資聰穎,「不假師授而知誦」 ,次年,其父去世,遂棄學出家,從玄極通禪師學法。 授經成誦。 九歲父母雙亡,成了孤兒,乃出家。
投師
楚山紹琦初從玄極通禪師,通愛之,與語輒終日,每至節要處,不敢犯其詞。 (琦)乃跪請益。 通 嘆曰:「子根性太利。」 琦愕然曰:「木偶人可入道耶?」 通笑曰:「入道須是木偶人始得。」 琦憤而趨出,益疑之。 經晝夜,遂振衣起曰:「吾師豈欺我哉?」 復入,剖 於通前。 通獨以掌反覆示之。 (琦)不領,遂背去,遍參知識,俱不得意,聞無際悟和尚居普州之東林。 東林禪風,腰包到者即授,曲折流輩竊非之。 琦故往扣焉。
後參普州(今四川安岳縣)東林寺無際禪師。 得法。 正統六年,再見東普。 普問:「子數年 來住在何處?」 曰:「我所住廓然無定在。」 普曰:「汝有何所得?」 曰:「本自無失,何得之有?」 普曰「莫不是學得來者?」 曰:「一法不有,學自何來?」 普曰:「汝落空耶?」 曰:「我尚非我,誰落誰空?」 普曰:「畢竟事若何?」 曰「水淺石出,雨霽雲收。」 普曰:「莫亂道。 只如佛祖來也不許。 縱爾橫呑藏教,現百千神通,到這裡更是不許。」 曰:「和尚雖是把斷要津,其奈勞神不易。」 普曰:「克家須是破家兒,恁麼幹蠱也省力。」 既退,至晚復召入詰之曰:「汝將平昔次第發明處告我。」 楚山悉具以對。 普曰:「還我無字意來。」 曰:「這僧問處偏多事,趙老何曾涉所思? 信口一言都吐露,翻成特地使人疑。」 普曰:「如何是汝不疑處?」 曰:「青山綠水,燕語鶯啼,歷歷分明,更疑何事?」 普曰:「未在,更道。」 曰:「頭頂虛空,腳踏實地。」 普召弟子,鳴鐘集眾,取袈裟、拂子以授楚山。
楚山紹琦得無際禪師傳授後,「去游諸名山,歷參象教,掛錫於簡北天成寺。 ……景泰初,自錦江泛舟出峽,蘄陽荊王、江夏王聞其名,亦禮遇之」 。 不久,到了同安驛(今安徽安市西南),「游石屋寺三祖古剎」 。 至景泰三年(1452年),到了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拜訪了月溪、海舟等禪師 。 其後便出住安慶府潛山縣之天柱山(今安徽潛山縣天柱山,古又稱皖山、潛山) 。 《繼燈錄》卷6《東林悟禪師法嗣》謂楚山紹琦禪師:後居天柱。 僧問:「如何是天柱境?」 師曰:「澗闊雲歸晚,山高日出遲。」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師曰:「額下眉遮眼,腮邊耳搭肩。」 曰:「如何是天柱家風?」 師曰:「雲甑炊松粉,冰鐺煮月團。」 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海神撒出夜明珠。」 曰:「學人不會?」 師曰:「文殊失卻玻璃盞。」 曰:「如何是佛?」 師曰:「生鐵稱槌(錘)。」 曰:「如何是法?」 師曰:「石頭土塊。」 曰:「如何是僧?」 師曰:「黑漆拄杖。」 曰:「不涉寒暑者是甚麼人?」 師曰:「為汝道了也,汝還識否?」 僧擬對,師咄曰:「擬心即乖,開口便錯,眨得眼來,錯過了了也。」 曰:「原來恁麼地近那!」 師曰:「汝見個甚麼道理?」 曰:「面目分明,當機不露。」 師震威一喝,僧當下豁然。
肉身菩薩
說起楚山大師,除了對蜀中禪教有一定研究的人,可能沒幾個知道他是誰。 但只要你一提「石經祖師」的大名,則幾乎所有的老成都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來: 這可是肉身菩薩坐道場哦! 在1949年以前,每到初一十五或者傳統節日,成都地區的善男信女們就會蜂擁而至,到石經祖師那裡去燒香許願,祈福增壽。 也許緣於石經祖師是「肉身菩薩」之故吧,人們凡有所願,皆能有求必應,於是,不論遠近,前來燒香拜佛者,可謂趨之若鷙。 近代成都的大作家李-人,就曾在他著名的小說《死水微瀾》里,生動地描述過石經寺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香火盛況。 這位被民間百姓尊為「石經祖師」的楚山紹琦禪師,系明代四川最著名的高僧。 他於臨濟宗明悟無際禪師處開悟得法後,出川雲遊於江浙、吳楚之間多年,併入住天柱、匡廬等大叢林,說法如雲似雨,禪風遠播四方,名重一時。 50歲時,禪師取道江蘇返蜀,應蜀王之邀主持靈音寺(即今之石經寺),並以其獨特的禪風開創了著名的紹琦禪派,使明代中後期的四川各大叢林,幾乎都是紹琦一派的傳承。 楚山大師因其禪功高卓,德業深廣,被朝廷敕封為「荊壁禪師」,更被明英宗尊為「國師」。 楚山禪師於69歲時圓寂,三年之後,肉身不壞。 其弟子遵師遺囑,將其全身漆金後供奉于丹崖祖師殿內,成為蜀中佛教寺廟中罕見的「肉身菩薩」。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簡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贈石刻《金剛經》一部,此寺因之更名石經寺。 到了民國時期,能海上師從西藏求法歸來,在近慈寺設立了藏傳格魯派嫡傳漢區的第一個密宗道場。 1983年和1984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趙朴初先生,兩次親臨石經寺,並按班禪大師之意,將能海上師從西藏學成後回漢區開創的第一個黃密根本道場,由近慈寺移設至石經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