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楚雄農業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楚雄農業學校(校園環境)原圖鏈接來自 成都選校網 的圖片

楚雄農業學校現占地147.4畝,建築面積2.4 萬平方米,有固定資產1835萬元,教學儀器設備原值334萬元,藏書8萬餘冊,校內實習基地40畝,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十餘個,擁有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教職工隊伍。

學校簡介

雲南省楚雄農業學校自1958年5月建校以來,始終堅持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農業科技人才和發揮科技優勢為彝州經濟建設服務為己任。在省、州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現為國家級重點中專,進入了全省農業中專學校的先進行列。學校面向全省招生。在44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為國家培養合格中專生近萬名,培訓各類農科人員8000餘人,考核鑑定第一產業技術工人5000餘人次。他們遍布全省各地,為彝州乃至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校規模

學校現占地147.4畝,建築面積2.4 萬平方米,有固定資產1835萬元,教學儀器設備原值334萬元,藏書8萬餘冊,校內實習基地40畝,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十餘個,擁有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教職工隊伍,特別是有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成果豐碩、技術推廣能力強的骨幹教師隊伍。目前,有教職工120人,專業技術人員95人,專任教師87人,高、中級職稱51人,在讀研究生7人,各類在校生1353人。

學校現開設有農作物、林業蠶桑、果蔬栽培及貯藏加工、農業推廣、果樹與林業、園林、生態旅遊及開發、園藝、土地管理、藥物種植與利用、畜牧獸醫、農村經濟管理、農產品加工、農村能源開發與利用、生態農業與環保、綠色食品生產與監測等十餘個專業的中專班;與西南農大、雲南農大、西南林院聯辦商品花卉、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園藝植物設施栽培、蠶桑四個專業專科班。

學校教學設施設備先進,有較齊全的聲像資料,配有120座多媒體教室,校園局域網,300座多功能報告廳,電子閱覽室及21個標準實驗室。有氣象觀測站、藥園、蔬菜精品園、1776平方米的標準滴灌大棚,校內外實踐基地2000多畝,可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各類實踐教學的需要。

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改革、發展、創新的思路,堅持為「三農」服務。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依靠全體教職工,努力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積極奮進的育人環境。堅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以育人為核心,遵循「學校一切工作均以學生為本」、「只有學生的出路才是學校的出路」的工作宗旨,以「會做人、會生活、會學習、會創業」的養成教育已有口皆碑,實施「田園教學」,堅持產、教、研相結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1],培養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素質過硬的農科人才。

學校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做到兩個任務一起下,兩項工作同檢查,兩個成果一起要。促進了優良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形成,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快速發展。

學校榮譽

「九五」以來,學校60餘次受到上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表彰;有90餘人次的教職工被授予各類榮譽稱號。30項科研成果獲省(部)、州級獎勵。奮戰在農業第一線的畢業生中,絕大多數都已成為當地的科技骨幹,還有相當一部分已走上了領導崗位,有一大批成為了省州知名的專家學者,僅州內畢業生就有40餘人被評為省州「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人才」。

「九五」以來,學校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1996年獲雲南省農業中專教學規範化管理一等獎;1998年被省勞動廳定為「雲南省第80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1999年被省民政廳、省雙擁辦、省軍區授予「雙擁先進集體」;2000年、2001年連續兩年被楚雄市授予「綜治創安標兵單位」;2001年被楚雄州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被省教育廳授予「德育工作先進單位」[2],被州教委授予「文明學校」。

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楚雄農校認真總結經驗,銳意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增強辦學活力,辦出了自己的特色,並與西南農業大學西南林學院雲南農業大學成功開辦了蠶業、林學、農學、動物醫學、園藝、觀賞園藝等專業的專、本科成人教育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視頻

楚雄農業學校 相關視頻

楚雄技校運動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