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印象(曹衛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歐洲印象》是中國當代作家曹衛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歐洲印象
經過漫長而又耐心的等待,我們終于于10日凌晨1點鐘登上了西去的飛機,沿着太陽的足跡,開始了追趕太陽的旅行。飛機上整整直挺挺坐了11個多小時,直坐的人腰酸腚疼渾身睏倦。飛越了整個歐亞大陸也未見到太陽的蹤影,當我們在戴高樂機場即將着陸時,卻見太陽從飛機屁股後面露出了笑臉,仿佛是在嘲笑我們……
過了海關,稍作停留,就又坐上大巴,以追趕太陽的速度開始了為期十天的歐洲之行,到過法瑞德奧意大利等五六個國家,雖然走馬觀花,匆匆一瞥,但歐洲之行還是讓我們內心激盪起不小的漣漪,腦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現作簡單記述,與大家共享。
神秘的土地
踏上歐洲大地,首先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帶尖頂的高大教堂。從城市到農村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隨處可見圓頂建築,時時能聞悠揚鐘聲。對於我們這些信仰馬列的人來說,這種現象真難理解。
歐洲大部分人信奉宗教,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左右的羅馬帝國統制下的巴基斯坦和小亞細亞,那時這裡的猶太人受羅馬統制者的殘酷壓迫,便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拯救人類苦難之上,後來經過教派的不斷鬥爭又分裂出好多派系,但不論那種宗教,好處在於勸導人向善向真,是一種精神上的終極關懷。神創論作為一種時代的產物已經退出當代的舞台,作為中世紀統治國家的工具也已淡出社會,宗教的含義不再是封建迷信,而被時代賦予了更多內涵,它是一種對自我對他人的思考,是一種關懷內心世界的方式,只要人需要精神上的終極關懷,宗教就會繼續存在。我們走進教堂,看到百米高穹頂下金壁輝煌,富麗堂皇的裝飾,人們虔誠地坐在那裡默默祈禱,深深感覺這裡的人對自己的精神世界有多麼的重視,我們是無法走進他們的世界,感覺充滿了神秘色彩。
藝術的殿堂
走進歐洲,仿佛進入了藝術殿堂。無論是居民建築還是雄宏的教堂、塔樓,每一座都是藝術精品,滿含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作靈感。走進盧浮宮,親眼目睹了鎮宮之寶「蒙娜麗莎畫像、維那斯、勝利女神雕像」,瞻仰了達芬奇的「岩間聖母」、拉斐爾的「美麗的園丁」、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等眾多傳世藝術珍品。新天鵝堡,馬麗恩廣場,聖母百花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萬神殿,古羅馬鬥獸場,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威尼斯水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等著名建築和雕刻藝術精品更蔚為壯觀,讓人流戀忘返驚嘆不已。這些雄偉建築每一件都是一段悲壯歷史記錄,每一件都有一個個驚心動魄故事。建築物質量更是從用料講究到工藝要求嚴格讓人敬佩,有些古建如萬神殿已經2千多年了仍挺立在那供人們瞻仰。歐洲就是一座藝術精品大展館。
童話的世界
歐洲不光人文景觀讓人賞心悅目,自然景觀更是讓人難以忘懷。走進歐洲,參觀所有美景都如置身於夢幻之地,仿佛步入了童話世界。遊走在塞納河上遠觀巴黎聖母院和埃菲爾鐵塔及兩岸古典建築,或者登上蒙馬特高地眺望大小巴黎之美景,讓人有說不出的激動與無限遐想;新天鵝堡坐落於湖泊與綠地之上,聳立於高山之中,腰間雲霧繚繞,堡頂晚霞輝映,賞心悅目,美不勝收。站在後山攬橋面向古堡,不由生出古堡在此我何在,美景常有我哪有的感嘆,其實每當遇到美景都有類似的感慨,當你還沒有心理準備去接納美景就要匆匆離去,亦真亦幻,恍恍惚惚;波光清澈的琉森湖在婀娜的雪山、安靜的小鎮、中世紀的教堂、塔樓映襯下,波光水色映照湖邊美景,悠遊其間,如入夢中;來到阿爾卑斯山腳下,看到高聳入雲的雪山橫亘於歐洲平原,不由想起了一首讚美阿爾卑斯山的詩篇:「阿爾山的姑娘美如畫,飄飄的長髮訴說着情話,共飲一杯奶茶同看天邊月牙,就算是海角天涯也把我牽掛,阿爾山的姑娘美如花,燦爛的笑容映紅了彩霞,輕吟一句情話綻放一地情花,就算是海角天涯也把我牽掛……」滿含一種悲壯美的情懷;不止一次的給學生講解過威尼斯的小船課文,那時只能放飛想象的翅膀照本宣科,其實自己也難以理清,親自登臨這座水城,被這裡的地中海水與美麗建築和諧統一所傾倒,坐上貢多拉小船,遊走於水城大街小巷,古老建築慢慢後移,小小遊船緩緩前行,此時華麗而迷離的情調,將成我們永遠的夢,不由讚嘆馬可波羅的祖先的聰明才智;每到好景致處,人們無不陶醉其中,除了發出驚嘆聲之外,再聽到的就是咔咔的拍照聲,人們都要把此時的好心情和美景一起留在相機里或手機中以作永久留念。走進歐洲仿佛就是在童話世界裡遊歷一般。
浪漫的國度
歐洲是浪漫的世界。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咖啡廳或啤酒館,沿街面擺放着一排排小桌兩把椅子,一對對情侶坐在桌邊,邊飲咖啡或紅酒,邊耳鬢廝磨卿卿我我,充滿小資情調;林蔭樹下綠草地上小河岸邊,隨時看到出雙入對的情人勾肩搭背恩愛有加,但凡有紀念意義的地方更能看到一對對情人相擁而抱長吻不停極致盡情旁若無人,在離開羅馬機場時見一對七十開外的老者相擁而吻,親的啪啪作響,我們見多不怪也不過分驚詫。對於我們這些受過三綱五常影響的人來說,即使到了浪漫的地方也浪漫不起來。行程中本來安排在巴黎左岸讓我們也浪漫一把,每人贈送一杯咖啡,但還沒等我們坐下體驗浪漫是什麼滋味就被趕出咖啡廳,大家舉着半杯咖啡站在雨中如乞丐一般,此時此刻的心情怎能咽下這苦澀的黑水子?浪漫只屬於別人!歐洲這樣浪漫的背景下能產生出象喬治·戈登·拜倫等多位浪漫主義詩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綠色的氧吧
走進歐洲,讓人難以忘懷的再就是綠色。從城市到鄉村,目之所及除了建築和道路,再就是一片綠色。高山之上除了碧綠森林再就是如茵綠草,見不到一點點土地裸露在外。這裡氣候溫潤,空氣清新,汽車走了十天車輪仍然乾淨如洗,雖遇有雨天,但我們的鞋子一塵不染,即使颳風也只見樹葉隨風起舞但不見一點黃塵飛揚,人們置身於此,真的是被純氧醉倒。據悉瑞士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人們平均年齡都在83歲以上,整天生活在無一點污染的地方不長壽才怪哩。
購物的天堂
法國的化妝品、香水是女士的最愛,瑞士的手錶受到了全世界無數男士的青睞,德國的廚具被好吃又講生活品位的男女爭相搶購,意大利的皮具讓人愛不釋手。這裡沒有假貨,到處都是品牌名牌,每到一處商店,遊人趨之若鶩蜂擁而上,大多人去時兩手空空,回時大包小包肩扛手提,數據顯示國人每天來此旅遊達兩萬多人,人均消費不下四萬,真的是誰和中國人交好誰就贏得商機誰就會得到發展。我們的"一帶一路"戰略將會給歐洲帶去怎麼多的利好消息?!
當然,歐洲也並不是人間天堂,這裡也有貧窮與犯罪,街道上隨處可見賣藝乞討的,陰暗處隨時可能遇上騙子與小偷。歐洲的高鐵火車地鐵等遠沒有我們的發達,街道沒有我們的寬闊,廣場沒有我們的宏大,過去聽說德國的高速不限速,可以跑到150公里,這次才知道哪純屬胡吹,他們的高速路遠沒有我們的寬闊和端直,又窄拐彎又多,並且也限速最高120公里/小時,只是人家駕駛員素質]較高,能自覺遵守交規。他們的公共設施更可挑剔,從城市到農村未見公共廁所,尿一泡尿要花7.8元,喝一瓶水要12元錢;人情味更沒有我們的濃郁,他們精於算計,只認金錢。
總之歐洲之行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兩相比較,還是我大中華更加可愛。[1]
作者簡介
曹衛江,男,1958年生,從事過小學教學工作,現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