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正字戲 |
中文名稱;正字戲 地理標誌;CNS play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流行地區;廣東省汕尾市的閩南民系地區 使用語言;中州音韻官話 遺產編號;Ⅳ-15 申報地區;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 |
正字戲是廣東省汕尾市三大稀有劇種之一,正字戲又稱正音戲,也有南下大戲之稱,以中州音韻官話(正音)唱念,系南戲遺響,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歷來被中外戲劇界專家、學者譽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明洪武初年從溫州、弋陽傳入碣石衛,主要流行於汕尾市境內的閩南民系地區,泰國、越南、柬埔寨、新加坡、印尼和我國香港、澳門也曾有過演出足跡。[1]
正字戲於2006年6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11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史上曾湧現過著名正字戲表演藝術家陳寶壽、著名鼓師兼作曲劉彩、著名頭手兼作曲陳金髮、林送等。現有國家級傳承人2名,省級傳承人3名、汕尾市級傳承人5名。
彭美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歷史淵源
劇團前身為雙喜正字班,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952年更名為汕尾市陸豐縣雙喜正字劇團,1980年整合汕頭專區正字劇團和陸豐正字劇團的藝術骨幹重新成立陸豐縣正字劇團,即今汕尾市陸豐市正字戲傳承保護中心(是全國唯一的正字戲專業團體)。[2]
正字戲在劇本、聲腔、伴樂、表演上都保留了南戲豐富精美的藝術遺產。許多劇本、表演、音樂唱腔也為地方其他劇種所吸收融化,故史上有"正字母生白字仔"之說。
正字戲的傳統劇目約有2600多個,從東周列國到宋元明清的重大歷史演義,為觀眾所喜愛。文戲有唱腔的160多個,武戲(包括提綱戲)有2500個左右,文戲有1975年在潮安縣出土的正字戲《劉希必金釵記》,古本卷末題"新編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卷終下,宣德七年六月日在勝寺梨園置立。"十二金本戲和三十六真本戲等,有《蔡伯喈》(也叫《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三元記》、《金貂記》和《昊天塔·五台會兄》等。劇目大都是宋元南戲名劇。
聲腔是劇種的靈魂。正字戲的聲腔與伴樂豐富多彩,既具有南方溫婉曼妙的雅韻,又不失北方慷慨激昂之氣勢,顯示出古老濃郁而又精美獨特的南曲音韻和風味。正字戲的聲腔有正音曲(雜以弋陽、餘姚、海鹽、青陽、四平的一種腔調)、崑腔、雜調,是一個多聲腔古老珍稀劇種。
正字戲表演。正字戲向來就注重表演,武戲粗獷、雄渾、豪放、瀟灑,文戲粗中有細,細中帶粗,雅俗共存,優美細緻,承傳南戲載歌載舞的優秀傳統藝術風貌。如:追趕表演、舞七丈旗、抖靠旗、跑布馬、升帳、登高台、南派武打和優美的水袖功等表演程式逼真精彩,各種排場運用自如。
正字戲在文化部、省獲獎劇目有《姜維射郭淮》《百日緣》《張飛歸家》《金葉菊》《換烏紗》《古城會》《百花贈劍》《刺梁驥》《劉文龍》等。
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省府禮堂觀看了正字戲《百日緣》,主演陳寶壽、蔡十二和音樂分別獲特別獎和集體獎。1956年夏,陳毅元帥等國家領導人和時任中國劇協主席田漢,在廣州觀看了正字戲《百日緣》、《百花贈劍》、《古城會》的演出,並上台親切接見,予以讚許和鼓勵。1957年文化部在廣州舉辦了第三屆戲曲演員講習班,正字戲《百花贈劍》在講習班演出,被著名京劇導演阿甲、戲劇專家郭漢城選為教材,同時原中國戲劇研究院副院長羅合如還在《中國戲劇報》載文好評,評說正字戲的音樂唱腔很好聽,表演優美細緻,有的地方有驚人的表演,恰如詩中的"警句"一般,還派女兒羅娜輝到雙喜正字劇團即今陸豐市正字戲傳承保護中心學藝三年。
2007年6月7日,正字戲作為廣東省的唯一代表,以優秀傳統劇目《姜維射郭淮》晉京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珍稀劇種展演,受到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領導、專家的高度讚譽,認為廣東正字戲的跑布馬"富有中國戲曲形成之初的寫實風格,古樸厚拙",是"中國戲曲初生之際的藝術遺留","更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珍貴財富"。該劇榮獲首屆中國"文化遺產日獎",並在央視戲曲頻道播出。
2010年7月陸豐正字戲劇團應邀參加香港首屆中國戲曲節展演,劇目有:《三女搶板》、《金山戰鼓》、《百花贈劍》、《刺梁驥》、《古城會》、《獅子樓》。同年10月參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BMW中國文化之旅展演,都受到行家和觀眾的高度讚揚。2010年10月底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中山大學聯合主辦的廣東省特色劇種展演暨學術研討會,正字戲《刺梁驥》、《古城會》參展均獲優秀劇目獎。
2012年9月,在陸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陸豐正字戲劇團成功轉制為國家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陸豐市正字戲傳承保護中心。2013年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正字戲代表性傳承人彭美英的著作《正字戲》榮獲"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藝術類)"。應中央電視台的邀請,正字戲於大年除夕晚亮相2013年央視春節戲曲晚會,表演節目《得勝還朝》以中國戲曲絕活"跑布馬"在民俗畫卷《廟會》中精彩亮出。是廣東唯一稀有劇種參加2013年戲曲春晚演出,也是汕尾市稀有劇種有史以來首次進入央視戲曲春晚。
2013年12月12日,正字戲精品劇《劉文龍》在汕尾馬思聰藝術中心首演成功,得到專家和各界的高度讚揚。正字戲《劉文龍》以其獨有的文化、藝術、學術價值,引起海內外媒體高度關注。自2013年12月首演至今,吸引了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華文化畫報、新華網、南方日報、《南方》雜誌、羊城晚報、廣東文化網等中央、省主流媒體以及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美國僑報、加拿大商報等海外媒體對其進行大量報道,報道媒體近40家,媒體報道逾5萬字。
2014年6月24日《劉文龍》全劇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九洲大戲台"播出,向全國電視觀眾和世界華人展示了陸豐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南戲的風采。
2014年9月正字戲精品劇《劉文龍》榮獲廣東省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同年11月獲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劇目二等獎。
2015年1月7日晚,正字戲精品劇《媽祖》,在市藝術中心首演。這是有南戲遺響、戲劇"活化石"之稱的陸豐正字戲繼獲得省"五個一"工程獎精品劇《劉文龍》之後打造的又一出精品大戲。
南國藝壇添錦繡,正字奇葩香滿園。陸豐正字戲以其獨特古樸典雅的藝術特色,以嶄新的團隊精神,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堅持文藝為社會主義、為人民服務的方向,以優秀的正字戲傳統劇目和精湛的技藝、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迎接新一輪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
傳承現狀
汕尾市陸豐市正字戲劇團自1980年恢復建制後,整理演出了《包公審白面虎》、《古城會》、《漁家樂》等好戲。
1981年整理改編演出的《換烏紗》,更獲得廣東文化行政部門的多種獎勵,還被多個劇種移植演出。
1983年4月7日至5月8日,該團應香港海、陸豐同鄉聯誼會邀請赴港演出,獲得香港同胞的熱烈讚揚。
主要流派
正音曲牌
正音曲,樂調分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幾類,有散板、頭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牽句等節奏變化,結構較為靈活自由。除有為數頗可觀的伴奏弦詩外,曲牌一百個以上,常用的有:[哭相思] [山坡羊] [四朝元] [駐雲飛] [石榴花] [步步嬌] [小桃紅] [新水令] [鎖南枝] [紅衲襖] [水底魚] [太師引] [皂羅袍]等。領奏樂器用龍舌蘭殼自製的大管弦配合三弦和竹弦,以後增加二胡、揚琴、月琴等樂器。武場配用大鑼鼓、大嗩吶;文戲配合小鑼鼓、管弦樂演奏。
崑腔曲牌
崑腔牌子也在一百個以上。分橫笛昆、小嗩吶昆和大嗩吶昆三種。橫笛昆配以板鼓、雲鑼、小鈸及三音響盞等;小嗩吶昆用小嗩吶代替橫笛伴奏,其餘音樂與橫笛昆大致相同;大嗩吶昆,用大嗩吶配合大鑼鼓、響盞、雲鑼等伴奏。
常用曲牌有:[古倫台][雁兒落][曉曉令][黃鶯兒][穿山甲][黃龍滾][梁州序][刮地風][落山虎][風入松][浪淘沙][玉芙蓉][羞江南][泣顏回][火焰序][醉仙子][鐵蓮燈][錦毛令][陸幺令][折桂令]等。
雜曲小調
分為小調、福建調、道士調、亂彈和吹腔。小調是明、清時期民間流行的民歌、小調和民間小戲曲調,調子有青銅寶劍、錦上添花、鳳陽歌、花鼓調、賞花調、一匹綢、五更段、琵琶詞等三十多個調子。福建調來自閩南的南曲,用大管弦等配合小鑼鼓伴奏。道士調,又名師公調,出自粵東廟堂音樂,用笛子等配合小鑼鼓伴奏。亂彈和吹腔,來自西秦曲調,有正線、西皮、二簧之分,為數不多。
藝術特點
正字戲表演風格古樸,氣魄宏大,特別擅演連台本戲。文戲的唱腔保留着古老的面貌,以曲牌體的正音曲、唱牌子為主,雜以亂彈、小調等。正音曲以奚琴領奏,大鑼、大鼓伴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嗩吶伴奏。正音曲中有很多曲牌直接繼承了弋陽、青陽古腔,滾唱運用得較為普遍。崑腔曲牌有一百多支,其中有一部分充分體現了北曲嚴格、完整的組織形式。
武戲即提綱戲,沒有或少有唱腔,用吹打牌子伴奏以渲染氣氛,氣氛熱烈火爆,有抖靠旗、抖肌肉、抖髯口、跑布馬、展示南派武功等精彩表演,能很好地表現各種歷史、軍事場景。 正字戲傳統有紅面、烏面、白面、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帥主、公末、婆、丑等12行當,演出中有些行當勾畫臉譜。
正字戲的臉譜有毛面、水龜目、鷹嘴、虎目等兩百多種圖案。 正字戲的主要曲調有正音曲、崑曲兩種,也有部分雜曲、小調。其正音曲曾受弋陽腔、青陽腔、四平等腔影響,一唱眾和,且多滾白、滾唱,常出現大段的"暢滾"。樂調分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類,並有頭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牽句等節奏變化,常用曲牌有[山坡羊]、[四朝元]、[朱文飛]、[鎖南枝]等。
崑曲分笛曲與嗩吶曲,常與"正音曲"混唱,曲牌有[梁州序]、[刮地風]、[泣顏回]、[鐵蓮燈]等。雜曲包括福建調、道士調、亂彈和吹腔。福建調來自閩南七子班;道士調即師公調,出自粵東;亂彈和吹腔,來自廣東西秦戲班,小調多為民歌俗曲,有[青銅寶鏡]、[花鼓調]、[一匹綢]、[琵琶詞]等。伴奏樂器"正音曲"以龍舌蘭殼制的大管弦為主,配以三弦、竹弦等;崑曲、雜曲等以笛和嗩吶為主。
傳統劇目
正字戲有傳統劇目兩千六百多個,分為文戲和武戲兩類。文戲有明代宣德七年的《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及嘉靖年間的《蔡伯喈》南戲抄本和一批較完整的清代、民國抄本,以及20世紀50年代的記錄本。《三元記》、《五桂記》、《滿床笏》、《月華緣》"四大喜戲",《荊釵記》、《葵花記》、《琵琶記》、《白兔記》"四大苦戲"和《忠義烈》、《千里駒》、《鐵弓緣》、《馬陵道》"四大弓馬戲"統稱十二真本戲。武戲多為連台本戲,如《三國》、《隋唐》等。
傳承保護
正字戲是古老南戲的變體,為戲曲聲腔的流變和地方文化對戲曲的影響等研究提供有力的證據。正字戲的生存出現危機,需要有關方面及時加以搶救和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廣東省陸豐市正字戲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3]
正字戲是古老南戲的變體,為戲曲聲腔的流變和地方文化對戲曲的影響等研究提供有力的證據。目前正字戲的生存出現危機,需要有關方面及時加以搶救和保護。
瀕危狀態
清末民初,正字戲在海陸豐極為興盛,班社眾多。新中國建立後,在「雙百」方針指引下,1960年前後和改革開放初期,曾出現二度繁榮的局面。出現了許多優秀劇目,培養了一批戲曲人才。 但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許多傳統藝術也隨着藝人的逝世而失傳。進入20世紀90年代,由於市場經濟、多元文化的衝擊以及種種原因,正字戲的傳統劇目逐漸輟演,文戲的上演已極為稀少,藝術質量也大為下降,劇員改行、觀眾流失。1993年後,專業的陸豐正字戲劇團也長期癱瘓。業餘劇團也只剩下3個。這幾個劇團目前均存在着行當不全、編導音美人員奇缺、經濟困難、人才青黃不接、藝術水準低下等諸多問題。 1949以前從藝的老藝人現在只存林意強(88歲)、曾己容(86歲)、黃育(84歲)、莊子福(80歲)、徐作揚(80歲)、蔡永蘭(80歲)、陳春淮(77歲)、劉萬森(75歲)、林淮等。這些老藝人雖身懷絕技,但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無法安心教導徒弟。年輕藝人演員藝術底子薄弱,又缺乏學藝的動力。目前,傳統文戲中能勉強演出的也只有《古城會》、《漁家樂》、《武松殺嫂》、《曹公賜馬》、《華容道》、《貂蟬舞旗》等少數幾個,提綱戲劇目也大部分丟失。下來幾年,隨着老藝人的謝世,正字戲的傳統藝術將面臨着完全失傳的危險。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