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九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九鐵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江西省九江市,全長262千米,是中國國家路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等級為一級複線[1]

歷史

武九鐵路的各段在歷史上曾分別作為不同的鐵路線的一部分建成,全線貫通後正線走向亦數度調整,下面將依時間順序分別介紹。

鐵山站至大冶站

光緒十六年(1890年),張之洞大冶縣鐵山鋪成立大冶礦務局,為把鐵山的礦石運往漢陽鐵廠冶煉,決定修築一條從鐵山通往石灰窯江邊的運礦鐵路,全長30.571千米,1891年4月興建,1892年8月通車。

1938年2月2日武漢會戰前夕,國民政府經濟部與軍政部兵工署在武漢聯合成立鋼鐵遷建委員會,以拆遷漢陽鐵廠、大冶廠礦等處的設備,西遷重慶。國軍撤退時拆除了鐵山運道的鋼軌,還將全部橋樑、十多輛大礦車、碼頭上的大小躉船以及下陸至銅鼓地一段7.5千米的路基炸毀。同年10月20日,鐵山淪陷,日本制鐵株式會社在大冶鐵礦成立了大冶礦業所,立即着手恢復這條鐵路。1939年4月3日,鐵山運道再度通車。

武昌站至武昌北站

1900年7月,粵漢鐵路動工,湘鄂段最早在鯰魚套開工。但在修築長沙株洲一段後已經資金不足,湖南粵漢鐵路公司雖然通過發行股票籌得831萬銀元,但仍入不敷支。因為資金及征地問題,武昌段停工達7年。最後只好在1909年與德國英國法國的銀行團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合同》,借款550萬英磅,利息五厘,以修築餘下路段。

再開工時,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詹天佑重新選擇了站鯰魚套以北「地面開闊,水流不急」的徐家棚,自此徐家棚成為粵漢鐵路的終點站。1918年9月16日,湘鄂段竣工通車,自武昌徐家棚站(今武昌北站)至長沙,全長365公里。

1921年4月8日,徐家棚碼頭的旅客輪渡通航。此前,京漢鐵路已於1906年4月1日正式通車,故來往北方地區的乘客會從徐家棚站下車,乘船來往長江對岸漢口的粵漢碼頭與臨近的京漢鐵路劉家廟站,再轉乘其他列車。1937年3月10日,劉家廟站與徐家棚站的兩座鐵路輪渡碼頭竣工,列車從此可以經由輪渡跨越長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鐵路輪渡碼頭。然而1938年,日本侵略軍進逼武漢,火車輪渡被迫停航,直至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的1947年才重新開航。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開通,京漢與粵漢兩條鐵路接軌,形成京廣鐵路,列車無需再通過鐵路輪渡。原先只是一個小站的武昌南站,由於在京廣鐵路正線上,逐漸承擔起大部分的客運業務,成為了武昌地區的主要鐵路客運站,並更名為武昌站。之後輪渡碼頭被整體裁撤,碼頭工作人員及「北京號」、「漢口號」、「上海號」等渡船被整體調往蕪湖南京。武昌北站與這段粵漢鐵路舊線也隨之冷清下來,只負責貨運和編組任務。

武昌北站至鐵山站

1958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武漢鋼鐵廠建成投產。為便於運輸原料與產品,原粵漢鐵路被向北延長至該廠附近的武昌東站,並在隨後進一步延長至鐵山站與鐵山運道相連,將大冶鐵礦的鐵礦石運往武漢鋼鐵廠。自此武昌站經武昌北站、鐵山站至大冶站的鐵路貫通,合稱為武大鐵路

大冶站至廬山站

1983年5月18日,大冶站至沙河街站(今廬山站)的大沙鐵路動工,全長129.35公里,該工程後來成為鐵道部「中取華東」計劃中「東西第二通道」(大冶-沙河街-向塘西)的一部分,至1989年6月1日全線貫通。1990年10月1日,武大鐵路與大沙鐵路接軌,自此合稱武九鐵路。

鐵山站至大箕鋪站

2003年,為迎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武九線複線化及擴能改造項目開工,2005年完工。鐵山站至大箕鋪站間新建複線截彎取直,並新建黃石站,原黃石站則更名為黃石東站

並行線路

2008年,武九鐵路開始電氣化改造,2010年完工,實現了200km/h運行的目標,原武九鐵路上的旅客列車在武漢鐵路樞紐內全部改由京廣鐵路、武昌南環鐵路運行。2010年9月20日起,武九線上每天開行8對往返武漢與南昌之間的動車組。漢宜鐵路向莆鐵路開通後,該線路更成為了連接東南地區和華中地區的大動脈,每天運行13對動車組和3趟直達特快列車

2017年9月21日,武九客運專線開通運營,原先經武九線的動車組列車全部改由武九客專運行。

武昌北環線拆除

2018年,武九鐵路正線武昌北環段列入武漢市政府拆除計劃。該鐵路段從南至北經過武昌、沙湖、武昌北、八大家4個車站,終點至青山楠栂廟,長約17.9公里,平均寬度20.40米,用地面積共101.3公頃[2]

視頻

武九鐵路 相關視頻

再見,武九鐵路。
武九鐵路接入九江樞紐施工集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