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作座談會)原圖鏈接來自 武漢大學 的圖片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是武漢大學的二級學院[1],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是武漢大學辦學規模最大的學院。

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自強學堂時設立的商務門,其實體根基源自1916年設立的國立武昌商業專門學校。1928年國立武漢大學設經濟學系。1981年經濟學系與經濟管理系分設,1999年經濟學院、管理學院和旅遊學院合併為商學院。2001年原武漢大學商學院、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市場營銷教研室合併組建新武漢大學商學院,2005年更名為經濟與管理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有10個系、16個本科專業。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7個、湖北省優勢學科(一級學科)1個、湖北省優勢學科(二級學科)1個、湖北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3個。

師資力量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共有專任教師298人、教授100人、副教授107人、助理教授38人,其中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新世紀優秀人才2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89%,56%的教師年齡在45歲以下。

教學建設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個、國家級雙語教學課程1個、湖北省本科精品課程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湖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7年3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建有1個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中心,設有經濟研究所、技術經濟及管理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8月,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先後主持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0多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項(含重大招標項目2項和重點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教育部項目20餘項(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重大項目7項),聯合國、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合作項目20項、985項目1項。該所研究人員先後撰著、主編並出版人口流動與城鎮化、中國經濟發展與改革、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高技術產業、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等五大系列學術著作50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中國人口科學》、《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美)《人口與發展評論》等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科研成果30餘項次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圖書獎、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孫冶芳經濟學獎、中國人口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和其他全國性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3年8月,近3年來,技術經濟及管理研究所先後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刊物《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世界經濟》、《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經濟管理》、《中國工業經濟》、《管理工程》、《會計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管理世界》、《統計研究》、《審計研究》、《中國軟科學》等發表論文255篇,國際會議等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52篇,其中被EI/SHH/SCI共計115篇收錄。在《科學出版社》等全國優秀出版社出版著作31部;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23項;承擔橫向課題48餘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優秀著作獎和優秀論文獎等獎勵29項。

視頻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相關視頻

我們 2018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迎新視頻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1年迎新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