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武勝縣龍祥養老公寓

武勝縣龍祥養老公寓是一所敬老院

敬老院(geracomium)也稱安老院、養老院,是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顧的地方,工作人員分為社工、護士醫生義工及助理員等,是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1]

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2]蘇聯的養老院,收養沒有法定贍養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養老院的全部費用由國家負擔,個人還可以按規定領取原來享受的養老金撫恤金的一部分。

目錄

機構介紹

四川廣安市武勝縣龍祥養老公寓是經武勝縣人民政府、民政局批准成立武勝縣龍祥養老公寓是經武勝縣人民政府、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首家養老機構,它位於武勝縣飛龍鎮寶塔山村李家大院內,距武勝、岳池周邊縣市只有十幾分鐘車程。公寓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房內設有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四人間等,共計100張床位,可供不同需要的老人選擇,並配有液晶電視、電話、空調、衣櫃、床頭櫃、床頭呼叫器、座便椅、輪椅等設施,並設置有醫務診療室;能在緊急情況下為老人提供安全保障,並為起居不便的老人安排專人護理,端茶倒水,燉湯熬藥,隨叫隨到。在樓層、梯步、走廊、巷道、餐廳等公共場所,為行走不便的老人安裝扶手和護欄,院落周邊有圍牆,並配置有多網絡監控攝像系統,確保老人起居安全。一日三餐飯菜品種多樣、實行分餐制、不限量、並為口味特別的老人可以單獨炒菜。另外,我們將定期或不定期為老年朋友檢查身體,一日生活住行均有專人護理,伙食有營養員,行走有護理員,就餐有接待員,生活有保潔員,醫療有衛生員,日用品有售貨員,安全有保安員,出行有駕駛員。

中國養老

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五保戶」[3]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期,農業生產合作社對缺乏勞動能力、生活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者,實行保吃、保穿、保燒、保醫、保葬(兒童則為保教),簡稱「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對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在全國各地興辦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來,隨着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敬老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1988年,全國農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個縣(縣級市)在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辦起了敬老院[4]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許多地區還為優撫對象[5]的孤老興辦光榮院,吸收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敬老院貫徹集體事業集體辦的原則,入院老人的生活費、醫療費喪葬費等的供給,均由集體承擔,統籌解決。

貧困地區的敬老院,集體組織供給有困難的,由國家給予補助[6]。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養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經常組織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有的鄉鎮把敬老院辦成老年人的活動中心,為鄉、鎮社區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務

視頻

武勝縣龍祥養老公寓 相關視頻

敬老院專場視頻
社會實踐——探訪敬老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