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氣體擴散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氣體擴散法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氣體擴散法,是分離氣體混合物的一種方法。

gaseous diffusion process

根據氣體分子運動學說和氣體擴散定律,當氣體混合物是在容器內時,輕分子的運動速度快,撞擊器壁的機會多;重分子的運動速度慢,撞擊器壁的機會少。如果器壁具有無數微孔,每孔只容許分子單獨通過,則輕分子通過器壁的機會一定比重分子多。擴散結果是器內的輕分子相對地減少,富集於器外;器內的重分子相對地增加,並富集於器內。因此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離。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分離同位素。對分子量相差很小的混合氣體,如鈾235和鈾238的六氟化物,必須連續進行多次,才能達到所需要的分離程度。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