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aminoglycoside),是傳統的革蘭氏陰性抗菌藥物的藥物和細菌學類別,其抑制蛋白質合成,並且含有一部分氨基修飾的糖苷(糖)。通常指含有氨基糖亞結構的任何有機分子。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陰性需氧菌和一些厭氧桿菌顯示殺菌活性,這些細菌尚未產生耐藥性,但通常對革蘭氏陽性和厭氧革蘭氏陰性細菌沒有作用。臨床主要用於對革蘭氏陰性菌、綠膿桿菌等感染的治療。

命名法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命名法,源自鏈黴菌屬細菌的氨基糖苷以後綴-mycin命名,而源自Micromonospora 的那些則以後綴-micin命名。但是,該命名系統對氨基糖苷類不是特定的,因此出現這組後綴,並不意味著通用的作用機理。(例如,「萬古黴素」,一種糖肽抗生素,和紅黴素,一種由紅細菌糖多孢菌產生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以及其合成衍生物克拉黴素和阿奇黴素,都具有後綴,但作用機理明顯不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最普遍應用的是鏈黴素。 它源自灰鏈黴菌,是最早的抗結核藥物。鏈黴素缺乏此類大多數其他成員中常見的2-脫氧鏈胺胺部分。氨基糖苷的其他實例包括含脫氧鏈胺的藥劑克拉黴素,妥布黴素,慶大黴素和新黴素。

作用機制

氨基糖苷類對「大多數革蘭氏陰性需氧和兼性厭氧桿菌」具有濃度依賴性的殺菌活性,但對革蘭氏陰性厭氧菌和大多數革蘭氏陽性細菌則沒有。它們只需要很短的接觸時間,並且對迅速繁殖的易感細菌種群最為有效。這些活性歸因於蛋白質合成抑製劑的主要作用方式,儘管某些特定藥物可能涉及其他機制,但尚無詳盡的機理描述。

蛋白質合成的抑制是通過氨基糖苷對細胞質,膜相關細菌核醣體的能量依賴性(有時是不可逆結合)介導的。(氨基糖苷首先穿過細菌細胞壁,即革蘭氏陰性細菌中的脂多醣,並在細胞膜上被主動轉運。)雖然蛋白質合成的具體步驟受到影響,但在特定的氨基糖苷類藥物之間可能有所不同,它們的親和力和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在結合過程中,胞漿中氨基糖苷的存在通常會干擾30S核醣體亞基的肽延伸,導致不正確的mRNA翻譯,從而導致截短的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或在特定點氨基酸組成發生變化。具體而言,結合會損害翻譯校對,從而導致RNA信息誤讀,過早終止或兩者兼而有之,從而導致翻譯的蛋白質產物不準確。摻入細菌細胞膜的異常蛋白子集可能會導致其通透性發生變化,進而導致「氨基糖苷轉運的進一步刺激」。這類分子的氨基糖部分(例如,克拉黴素,慶大黴素和妥布黴素中的2-脫氧鏈胺胺)與小分子與核醣體結構的締合有關,導致翻譯的不忠實。還提出了抑制核醣體易位的方法,即肽基tRNA從A位向P位的移動。(Spectinomycin,一種與氨基糖苷類藥物經常討論的相關但獨特的化學結構類別,不會誘導mRNA誤讀,通常不具有殺菌作用。最後,氨基糖苷類還發生進一步的「細胞膜效應」。在隨後的氨基糖苷暴露和轉運過程中,「細菌細胞膜的功能完整性」可能會丟失。

  • 作用在"30S"的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氨基糖苷類,Tetracycliness四環黴素類 。
  • 作用在"50S"的抗生素:Macrolides大環內酯類,Chloramphenicol氯黴素,Clindamycin克林黴素,Linezolid利奈唑胺。

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

給藥劑量與血液中血漿水平之間的關係存在顯著差異。為獲得正確的劑量,必須進行治療藥物監測(TDM)。這些藥劑表現出抗生素後作用,其中在血液中沒有或很少檢測到藥物水平,但是似乎仍然抑制細菌的再生長。這是由於與核醣體的牢固,不可逆的結合,並且在血漿水平下降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保留在細胞內,並允許延長劑量間隔。根據它們的濃度,它們起抑菌劑或殺菌劑的作用。

適應症

氨基糖苷類主要用於涉及需氧性革蘭氏陰性細菌的感染,例如假單胞菌,不動桿菌和腸桿菌。另外,一些分枝桿菌,包括引起結核病的細菌,對氨基糖苷敏感。鏈黴素是治療結核病的第一種有效藥物,儘管除多重耐藥菌株外,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和丁胺卡那黴素)的作用已被忽略(由於它們的毒性和給藥途徑不便)。氨基糖苷類藥物最常用於嚴重感染的經驗療法,例如敗血症,複雜的腹腔內感染,複雜的尿路感染和醫院呼吸道感染。通常,一旦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培養物生長並測試了它們的敏感性,就停止使用氨基糖苷類藥物,轉而使用毒性較小的抗生素。

如前所述,氨基糖苷類大多數對厭氧細菌,真菌和病毒無效。革蘭氏陽性細菌引起的感染也可以用氨基糖苷類藥物治療,但是其他類型的抗生素更有效,對宿主的損害也較小。過去,氨基糖苷類已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一起在鏈球菌感染中聯合使用,以發揮協同作用,特別是在心內膜炎中。最常見的組合之一是氨芐西林(一種與β-內酰胺或青黴素有關的抗生素)和慶大黴素。通常,醫院工作人員將這種組合稱為青黴素和慶大黴素的「 amp and gent」或更新近被稱為「 pen and gent」。

抑制

已經利用對mRNA校對的干擾來治療由終止密碼子過早導致的遺傳疾病(導致蛋白質合成和被截短的蛋白質提前終止)。氨基糖苷類可導致細胞克服終止密碼子,插入隨機氨基酸並表達全長蛋白質。氨基糖苷慶大黴素已在實驗室中用於治療囊性纖維化(CF)細胞,以誘導它們生長全長蛋白質。 CF是由編碼囊性纖維化跨膜電導調節劑(CFTR)蛋白的基因突變引起的。在大約10%的CF病例中,該基因中的突變導致其在翻譯過程中提前終止,從而導致被截短且無功能的CFTR蛋白的形成。認為慶大黴素會扭曲核醣體-RNA複合物的結構,導致終止密碼子的錯誤閱讀,導致核醣體「跳過」終止序列,並繼續正常延伸和產生CFTR蛋白。

管理途徑

由於它們不會從腸道吸收,因此可以靜脈內和肌肉內給藥。一些用於傷口的局部製劑。口服給藥可用於腸道淨化(例如,在性腦病中)。妥布黴素可以霧化形式給藥。

臨床用途

近期出現的革蘭氏陰性細菌菌株具有先進的抗菌素耐藥性引起的感染,促使醫生重新評估這些抗菌劑的使用。人們對使用氨基糖苷的興趣重新燃起,使人們對與這些化合物有關的兩個主要問題,即抗菌藥敏性和毒性譜圖的爭論重新燃起。目前的證據表明,氨基糖苷類確實在世界許多地方對大多數革蘭氏陰性臨床細菌分離物具有活性。儘管如此,在氨基糖苷治療期間毒性和耳毒性的相對頻繁發生使醫生不願在日常實踐中使用這些化合物。對氨基糖苷各種劑量方案對毒性影響的理解的最新進展為該問題提供了部分解決方案,儘管為了完全克服該問題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氨基糖苷類藥物屬於妊娠D類,即基於來自人類的調查或營銷經驗或研究的不良反應數據,有確鑿的證據顯示人類胎兒有風險,但儘管有潛在的益處,但仍可能在孕婦中使用該藥物風險。

不良影響

氨基糖苷可引起內耳中毒,從而導致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內耳毒性反應的發生率在7%至90%之間,具體取決於所用抗生素的類型,患者對此類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抗生素的施用時間。氨基糖苷使用的另一種嚴重的致殘副作用是前庭耳毒性。這會導致震顫(注視不穩定)和平衡障礙,影響個人反重力功能的各個方面。這種損失是永久性的,可以以任何劑量發生。

特定疾病的禁忌症

氨基糖苷類可加劇重症肌無力患者的虛弱,因此避免在這些患者中使用。線粒體疾病患者禁用氨基糖苷類藥物,因為它們可能導致mtDNA翻譯受損,從而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失,耳鳴心臟毒性和腎臟毒性。 但是,在一些沒有線粒體疾病的患者中也觀察到聽力下降和耳鳴。1960年代到1970年代曾經非常廣泛地使用,但是由於此類藥物常有比較嚴重的耳毒性及腎毒性,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正在逐漸淡出一線用藥的行列。 在使用胺基醣苷類抗生素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包括有腎毒性、耳毒性及神經肌肉阻斷等。傳統的每日多次使用所產生腎毒性的相關危險因子已被確認,包含老年人,肝、腎功能不良,使用的藥品種類、劑量、頻次、治療時間及同時使用具有腎毒性的藥品[1]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為靜止期的殺菌劑,對多數革蘭陰性桿菌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包括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變形桿菌、沙門菌、痢疾志賀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對革蘭氏陽性球菌中的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產青黴素酶株)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仍有較好抗菌活性。社區獲得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為A 組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等。而氨基糖苷類對各組鏈球菌(A組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的作用差,對肺炎支原體無抗菌活性。因此,2015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指出: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對社區獲得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鏈球菌、A 組溶血性鏈 球菌抗菌作用差,又有明顯的耳、腎毒性,因此對門急診中常見的上、下呼吸道細菌性感染不宜選 用本類藥物治療。由於其耳、腎毒性反應,本類藥物也不宜用於單純性上、下尿路感染初發病例的治療。

氨基糖苷類藥物不但不適於治療門急診社區獲得性呼吸道疾病,也不適於治療泌尿系感染的初發病例。加之這類藥物的腎毒性、耳毒性、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如果臨床不加選擇應用,不但不會取得好的抗感染治療效果,反而會引發藥物不良反應,對患者身體帶來藥源性損害。因此,氨基糖苷類藥物在門急診的應用,應引起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醫務人員以及廣大患者的高度重視[2]

視頻

Aminoglycosides /Bacterial Targets, Mechanism of Action, Side Effects 氨基糖苷/細菌靶標,作用機理,副作用
How Aminoglycosides Work氨基糖苷如何發揮作用
Mechanisms of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 Resistance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耐藥機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