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牛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牛角,本品呈稍扁平而彎曲的錐形,長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側有數條橫向的溝槽,另一側有密集的橫向凹陷條紋。上部漸尖,有縱紋,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質,堅硬。氣微腥,味淡。[1]

名 稱

水牛角

拼 音

Shuǐ Niú Jiǎo

英文名

Bubali Cornu。

類 別

動物類

功效分類

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息風止痙藥。

別名

沙牛角

入藥部位

牛科動物水牛的角。

性味

味苦;咸;性寒。

①《藥總訣》:味苦,冷,無毒。
②《藥對》:平。
③《陸川本草》:辛咸,寒。

歸經

歸心、肝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60-120g,先煎3h以上;研末,每次3-9g;水牛角濃縮粉,每次1.5-3g。外用:適量,研末摻或調敷。

動物形態

大型家畜,體粗壯,長達2.5米以上。頭大額方,鼻寬口大,上唇上部有2個大鼻孔,其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眼、耳部很大,雌雄均有角1對,弧形,角面上部有許多節紋,中空。頭長,頸短。無門齒和犬齒,臼齒強大。腰腹隆凸。四肢較短,強健,蹄較大。皮厚無汗腺。毛短而粗,體前部較密,後背及胸腹部稀疏。體色大多灰黑色,偶有黃褐色或白色者。[2]

產地分布

全國各地均有飼養。主產華南,華東地區。

主治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定驚。主熱病頭痛;商熱神昏;發斑發疹;吐血、衄血;瘀熱發黃;小兒驚風及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①《別錄》:療時氣寒熱頭痛。
②《日華子本草》:煎,治熱毒風並壯熱。
③《綱目》:治淋,破血。
④《陸川本草》:涼血解毒,止衄。治熱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熱,溺赤。
⑤《四川中藥志》:治風熱頭痛,喉頭紅腫,小兒驚風及吐血。[3]

禁忌事項

中虛胃寒者慎服。大量服用,常有上腹部不適,噁心,腹脹,食欲不振等反應。

採收炮製

全年均可採收,宰牛取角,水煮,除去角塞,乾燥。

藥理研究

具有鎮靜、抗驚厥的作用;增強心功能,減慢心肌收縮力,調節血壓;具有抗炎、抗感染的作用;保護肝功能;對血液系統,使白細胞總數降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增加、骨髓細胞減少、血小板增加,降低血脂;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4]

化學成分

水牛角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穀氨酸等多種氨基酸,並含鐵、鋅、銅、錳等多種微量元素。實驗表明,水牛角水煎劑具有抗實驗性凝血功能障礙的作用;對大鼠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並具抗休克和抗感染作用;連續兩周給藥,可顯著增強實驗小白鼠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對離體蛙心有加強收縮的作用;對正常家兔或人工發熱的家兔之體溫皆無降低作用。以水牛角配製的安官牛黃丸細粉劑,對流行性乙型腦膜炎具明顯的治療效果;水牛角濃縮粉或水牛角片配伍清熱利濕藥治療慢性肝炎患者1~2月,轉氨酶至正常,HAA亦轉陰,肝功能恢復正常,熱象消失,而且胃納增加,無不良反應。[5]

臨床應用

①治出血:牛、羊角及蹄甲,洗淨後,放入密閉容器里焚燒炭化,研成細粉過篩。內出血,每日三次,每次二克,口服;外出血,撒於患處。(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②治喉痹腫塞欲死者:沙牛角,燒,刮取灰,細篩,和酒服棗許大,水調亦得。又小兒飲乳不快覺似喉痹者,亦取此灰塗乳上,咽下。(《海上集驗方》)
③治石淋,破血:牛角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聖濟總錄》)
④治血上逆心,煩悶刺痛:水牛角,燒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錄》)
⑤治牛程攓腫痛,腫高突起,支腳難行,久則破裂,膿水相流:牛角尖(燒灰)、水龍骨松香輕粉各等分。共為末。牛骨髓調搽,虛弱者辣服十全大補湯。(《外科正宗》牛角散)
⑥治赤禿髮落:牛角、角(燒灰)等分。脂調塗。(《聖惠方》)
⑦治蜂螫人:牛角燒灰,苦酒和,塗之。(《補缺肘後方》)[6]

相關視頻

每日帶你學醫一味中藥-水牛角[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