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生之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生之愛》外文名:Immortal Love,forever full,音樂類型:聖詩讚美詩(新編)。

聖經學者Edmond D Keith說:「基督教[1]有兩本書,即聖經和聖詩,前者是上帝對人的啟示,後者是人對上帝的回應。」。可見聖詩和聖經密不可分,可以說聖經是聖詩的材料來源,脫離聖經的詩歌不能稱為聖詩[2]

簡介

(來源:《讚美詩新編史話》)

永生之愛歌

Immortal Love,forever full

經文:「從遠方耶和華向以色列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 (耶31:3)。

這是從美國著名詩人、散文作家、廢奴運動的旗手惠蒂爾長達三十八節的詩《我們的主》中選出。原詩發表於 1867年所出版的波士頓公理會雜誌。《普天頌讚》第55首還選了下列兩節 :

無縫聖衣醫治之能,不離病榻旁邊;

生活叢中與他接觸,殘廢便得安全。

兒時柔唇可愛初禱,開口奉主聖名;

生活將完最後微聲,依然呼籲主名。

惠蒂爾 (J.G.Whittier,1807— 1892)出生於美國麻省一個窮苦農民家庭。幼年時家貧,無力就學,在農場種地,直到他20歲時。他在父母、敬虔的公誼會 (弟兄會)信徒的帶領下,熟讀聖經成為他一生事業和道德的指導,也為他自學成才立下基礎。少年時很愛讀蘇格蘭詩人彭斯(Burns)的詩,尤喜愛彭斯所描寫的田園景色。受了薰陶的惠蒂爾也就自己動筆寫詩,由他姐姐代為投寄給雜誌。一天,正當這個19歲的青年在修築土牆時,忽然郵遞員送來一份雜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他的處女作已經在雜誌上發表了。不久,那位主編親自來訪,鼓勵他繼續寫作,並徵得他父親同意,送他進學校學習。但由於要支付昂貴的學宿費用時感困難,他就自學縫紉技術,半工半讀才完成學業。從此他的作品常在印刷機上旋轉,並在不久後就得到新聞記者的位置。當時釋放黑奴運動正在勃興,惠蒂爾與斯托夫人 (《新編》第147首《小鳥啼明歌》的作者)都是以筆桿子為廢奴製造輿論的積極分子。其生平著作頗多,最重要的有《美國廢奴時期詩歌集》、《自由的呼聲》、《內戰時期及其他》等抨擊蓄奴制度,同情黑人悲慘遭遇的書籍。他任編輯的《賓夕法尼亞自由人》報社,曾被主張蓄奴的人燒毀,但他仍努力致力於釋放黑奴運動。他的禿筆勝似百萬雄師,因此,釋放黑人得到勝利,有他一份功勞。他還著有長詩《雪封》、《勞動之歌》等,作為文學上的珍品被選入英文文選,是學習英語的好教材。從惠蒂爾的詩集中被選作為聖詩的有好幾首。《新編》中還有198、357兩首。

惠蒂爾大部分的作品,都是50多歲以後寫的。他曾將樂聖貝多芬所寫的曲調編寫過一些讚美詩。他讚美詩寫得不多,大部分是從他長詩中選出幾節而改編成的。他晚年在製鞋工人中進行過教育工作,也參加過製鞋工作。 1892年他死於新罕普什爾。人們稱他為「貴格詩人」。

曲譜調名為《平靜 (SERENITY)》,是華萊士 (W.V .Wallace,1812-1865)改編的。他生於愛爾蘭,隨父母移居澳大利亞。他自幼就有音樂天賦,且是一位技巧精湛的小提琴家,在澳大利亞各處演出時甚受歡迎,甚至有的聽眾曾送給他 100隻羊作為報酬。他寫過一些歌劇,晚年曾到美國訪問演出,以後又去英國, 1865年在英國去世。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起源,新浪博客,2013-08-30
  2. 基督教150首經典聖詩 敬拜復興再次升起,基督時報,201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