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求為可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求為可知》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二。

原文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為之說者,皆以為當求為可知之行。唯謝顯道云:「此論猶有求位求可知之道,在至論則不然,難用而莫我知,斯我貴矣,夫復何求?」予以為君子不以無位為患,而以無所立為患;不以莫已知為患,而以求為可知為患。第四句蓋承上文言之。夫求之有道,若汲汲然求為可知,則亦無所不至矣。

譯文

「不擔憂沒有官位,擔憂不能立身,不擔憂人不了解自己,只要追求人們自然了解。」解說這話的,都以為應當追求可以被人了解的品德。只有謝顯道解釋說:「這種解釋,還有追求官位、追求被人了解的行為。至理名言可不是如此,難被人用而又不被人知道,找認為就可貴了,還追求什麼呢?」我以為君子不是擔憂沒有官位,而是擔憂不能立身;不是擔憂不被人知道,而是擔憂追求讓人知道。第四句是承接上文說的。本來追求應有道理,如果一心追求被人知道。那就什麼事情都要幹了。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1],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2]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求為可知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