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書用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書用字》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七。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1],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太史公《陳涉世家》:「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又曰:「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疊用七死字,《漢書》因之。《漢書溝·洫志》載賈讓《治河策》云:「河從河內北至黎陽為石堤,激使東抵東郡,平剛;又為石堤,使西北抵黎陽、觀下;又為石堤,使東北抵東郡津北;又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陽:又為石堤,激使東北。百餘裡間,河再西三東。」凡五用石堤字,而不為冗復,非後人筆黑畦徑所能到也。

譯文

西漢太史公司馬遷在《 史記·陳涉世家》 中,記載陳勝的話說:「今天,逃跑也是一死,造反也是一死,與其坐着等死,何不為國而死?」又說道;「十個戍邊者中,有六七個都逃脫不了死的厄運,況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就得使天下知其大名!」連用了七個『死」字。《 漢書》 也沿襲它這種用字法,《漢書· 溝洫志》 記載賈讓的《治河策》 中說:「黃河從河內(今河南武階)向北流到黎陽(今河南濬縣),以此築起石堤,使黃河折而流向東郡〔今河南璞陽)的平剛;又築起石堤,使黃河折而流向黎陽觀一帶;又築起石提,使黃河折而流向東郡渡口北;又築起石堤,使黃河折向西北到魏郡(今河北臨漳南)的昭陽;又築起石提,使黃河折流向東北,百餘里內,黃河向西拐了二個彎,向東拐了三個彎,」這段文字共用了五個「石堤」。但並不讓人感到重複冗雜,這種文筆不是後人循規蹈矩,如法炮製所能達到的。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漢書用字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

  1. 困學紀聞,古詩文網
  2. 洪邁—南宋著名文學家,搜狐,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