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族舞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族舞蹈
來自搜狐的圖片
漢族舞蹈

中文名稱 :漢族舞蹈

簡 稱 :漢舞

舞 種 :民族舞

代表性舞蹈 :龍舞等

漢族舞蹈,簡稱漢舞,顧名思義,即中國漢族的傳統舞蹈,屬於中國民族舞蹈范。漢族舞蹈的歷史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即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但由於歷史原因,很多漢舞的原貌已無從考據。現在大致包括現在舞蹈界所劃分的漢唐古典舞(踏歌,相和歌等等)和民間舞(如山東秧歌,膠州秧歌,雲南花燈,安徽花鼓燈等等)

基本特徵

中國漢族的民間舞蹈不但內容豐富,而且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即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中國漢族自古以來歌舞活動豐富多彩,並隨歷史的進程從未停止過傳衍與發展。對於今天的城市居民來說,出於高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狹窄的居住空間與相對疏遠的人際關係;外來文化因素與高科技娛樂的引進等多種因素,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後人,已在逐漸忘卻、脫離、以致根本不了解和不再會跳自己民族的舞蹈。而時常由此導致作出漢族沒有舞蹈的結論。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漢族最為隆重和熱烈的傳統民俗節日。人們對於一年新春伊始、萬象更新的祝福,對於未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祈求,以及獲得一年中唯一一次身心的徹底放鬆和歡樂,便把所有的時間和心力統統貫注在春節期間所舉行的活動之中。只要在漢族生活的地區,從農曆的臘月下旬至新年的幾乎整個正月,都可稱作春節期間。人們懷着激動的心情,從製作新衣、清潔宅院、準備祭祀供品、籌做節日佳肴到準備歡慶活動儀式、演出等傾注着百般的熱情,以獲得對新一年期盼的實現。冬季的正月,是中國所有農區的農閒期,為籌劃、歡慶春節提供了條件。在漢族,春節民眾歡慶活動,因南北方地域的不同,而分別開始於正月初三或初五,但基本都以正月十五的燈節作為活動的最高潮和終結。當然,也有個別地區,在正月二十八還要舉行一次"團圓年後的再團圓"。春節的民眾活動中,至今仍保留着一些開始於宋代和清代的民間歌舞形式。自古華夏民族以龍為圖騰,在漫長歲月中龍逐漸已被人們所神化,被當作既可騰雲駕霧、又能翻江倒海,主宰農田旱澇的神靈,而被以農耕為生的漢族所尊崇、祭拜。因此,在從南到北的漢族地區便出現了春節時,被人們舞耍於硝煙瀰漫、震耳欲聾爆竹聲中,千姿百態、無以數計的各種龍形。其中最被人們熟悉的要算是形體碩大、長達10米左右,用彩綢紮起來的"布龍"或"彩龍"。

著名舞蹈

《龍舞》,是在數名男子高舉支撐龍體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龍打滾"、"龍擺尾"、"金龍纏玉柱"等極有氣魄的造型舞蹈 。此外,流傳在浙江,由眾多女子雙手各持雲朵和蓮花,在優美抒情的荷花舞之後,由荷花花瓣為鱗片連接成的《百葉龍》,在耍龍人逗引下浮游於彩雲之間,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瞠目;南方水稻之鄉,以稻草紮成龍形、龍體遍插燃香,專門舞耍於年節深夜的"草龍",宛如一條漂浮於夜空、星光閃爍的火龍,在硝煙繚繞中盤旋、飛舞,別有風采。此外,以龍爪行走於地,同時不斷向四方仰頭噴水的《地龍》,卻是清代流傳下來,預祝來年風調雨順的象徵 ;將製作精美的小龍縛於長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舉一凳腿,奔跑跳躍、翻轉作舞於喧天鑼鼓之下的《板凳龍》,是黃河以南省份被人喜愛的龍舞形式。此外,把龍體分為若干"段"或"節"的《段龍》、《五節龍》;由一人獨自戲耍,留存於蘇杭和川北,小巧的"蒼龍"、"紙龍";還有為人鮮知,延續於浙江沿海漁村,幾乎沒有龍形而呈船狀的"首飾龍"、"十八檔龍"等等,真是異彩紛呈、數不勝數。春節期間,這些飛舞在漢族廣大地區品種各異、形態離奇的龍形,充分顯示着龍的傳人悠久的歷史與浩瀚的文化。

秧歌舞

《秧歌》是春節群眾歡慶活動中,起着承前啟後、烘托氣氛的大型歌舞形式。這裡所指的"秧歌"不僅是單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着數十種歌舞形式所組合的文藝演出隊伍。

祭老樂舞

霓裳羽衣曲又稱霓裳羽衣舞。是一種唐代的宮廷樂舞。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於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安史之亂後失傳。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祭孔樂舞

如果說"高台"、"地會"是漢族的一種民間舞蹈,那應該說真正的漢族舞蹈則是"祭孔"時所表現的"樂舞"。自元代創建孔廟之後,"祭孔"成為每年春秋兩季漢族(包括蒙古族)的禮俗。根據《都元帥建文廟》中載:"前乎制禮作樂,後乎東山之徵"。"制禮作樂"也就是宣導儒家文化,履行對孔聖的祭祀禮儀文治。而"東山之徵"即"武功"對邊境的靖寧。祭孔樂舞走上正軌則是明、清兩朝。明初,由中央頒布《大明會典》,即對儒家文化的"祭孔"有一套規範樂典和舞系。明·萬曆時的河西名士葛中選(見"人物"傳)先生對"樂舞",有這樣的文字記述:"《禮記》:入門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有言也。以禮樂以相示,以是知樂皆示和也。樂之舞示事也。則所謂達靈成性,象德昭功者,非心相與言也。"又"唐武后聖壽樂,以舞象歌之字形甚屬,……今大成樂舞亦然。"這段文字,前面所論者為"樂舞"之意,結尾的"今大成樂舞亦然"。透出了"大成樂舞"已成為明朝頒布規定祭孔的樂章、舞蹈。清朝的《大清會典》與《大明會典》有所更改,在表演"樂舞"時,演奏樂章為"咸平、咸池,大韶",表演舞蹈即"羽舞"、"武舞"(即持羽毛簘笛而舞)。另外,在"樂舞"中又有持龍旗、龍幛、幡、拍板、提鼓、提爐、紗燈的引導隊在前作舞。清朝後期,漢族舞蹈不僅只有"祭孔樂舞",同治、光緒期間,舞蹈已經能登上"會戲"(即廟會)的大雅之堂,當時的人只有觀看舞蹈的記錄,沒有記述舞蹈的名稱及形式。進入民國以後民間的花燈歌舞逐步盛行且覆蓋了鄉村。建國以後,舞蹈進入了全盛時期,民族的大融合在歌舞中表現更加突出,此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漢族舞蹈通常與唱歌或器樂結合,稱為歌舞、樂舞。

歷史發展

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為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群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說夏禹曾親自編舞。到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萬人、女樂、倡優等等

六代之樂

周代將古代樂舞加工整理,又創製新的樂舞.成為"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帝堯時代的《大成》、帝舜時代的《大韶》、大禹時代的《大夏》、成湯時代的《大澧》、周武時代的《大武》。

舞種

  • 萬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萬舞》,可能是發端於夏商盛行於春秋嗶國時期的著名舞種之一。
  •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莊稼豐收而舉行的舞蹈儀式。《說文解字》中說:"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
  • 儺舞一一種驅逐役鬼.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場而盛大.周代宮廷定期舉行"國儺".各諸侯同乃至民問也舉行儺舞儀式。
  • 文舞--表現漁獵收穫的喜慶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種編管樂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裝飾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樂中.《雲門》、《犬成》、《大韶》、《大夏》都屬於文舞。
  • 武舞--表現以武力征討異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樂中.《大灠》、《大武》都屬於武舞。
  • 小舞一閣代統治者制定的六種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 雅舞--義稱"稚樂".指宮廷樂舞.用於朝會禮儀和祭祀活動。場面隆重.氣氛嚴肅.節奏較緩慢。雅樂規定.天予用"八佾(yi)":舞隊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 俗舞--又稱"俗樂",指民間舞蹈,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史載,春秋時的"鄭衛之音",舞者朱唇皓齒,縴手素足。舞步輕盈。[1]

視頻

古典舞蹈群舞 漢族舞蹈,《鼓鄉情韻》鼓舞飛揚的民族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