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池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池鎮隸屬於重慶市豐都縣,位置在豐都縣南部,東依石柱縣下路鎮,南接石柱三星鄉,西鄰龍河鎮,北與高家鎮接壤,距豐都縣政府駐地25千米 區域總面積68.66平方千米。

1949年,江池鎮境域為江池鄉;1992年8月,由江池、五龍鄉合併設江池鎮。截至2018年末,江池鎮戶籍人口為16811人。截至2020年6月,江池鎮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江洋社區三組。

江池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辣椒、油菜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肉牛、家禽為主。 2018年,江池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個。[1]

重慶市豐都縣

雖然人道是山高水遠,但歷屆黨委政府目光更遠。建鎮伊始,就以大無畏的氣魄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率先樹起蠶桑富民的大旗,奠定了企業興鎮的寶貴基礎;在繭價不斷波動的情況下,堅持穩定蠶桑支柱產業地位,培植種養大戶,加快邊貿流通,踏破鐵鞋,外引內聯。在2005年度,吸引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客商落戶江池,頁岩磚廠、電杆廠、膠合板廠、木器加工廠順利投產,產值可達2000餘萬元,在紮根農村、為農服務的同時,不斷發展壯大。八方援手,眾志成城,鄉鎮企業半壁江山近期目標的實現已不再是夢想。

雖然份當屬老少邊窮,但廣大江池人民志氣不窮。為反對封建地主的壓迫,先烈們揭竿而起,建起了渝東南的革命老區;為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後來者自強不息,描繪着新世紀的宏偉藍圖。服務庫區經濟發展,移民後靠安置,建起了自己美好的家園;大力實施扶貧開發,加大教育設施投入,修通四條環形公路;依託以工代賑項目,整治飲水灌溉工程,改造場鎮基礎設施;搞好退耕還林工作,建設生態經濟林園,再造山區青山綠水。昔日的世外桃源,今天的塞上江南,江池人民昂首闊步,正以嶄新的姿態奔向輝煌燦爛的明天。[1]

經濟社會發展

行政管轄及區劃調整

江池鎮目前是豐都縣31個鄉鎮之一。在1992年前,由原豐都縣崇實區的江池鄉、五龍鄉兩鄉撤併建成。目前,鎮政府所在地為原崇實區江池鄉政府所在,江池92年底建鎮之後,該鎮共轄21個村(原五龍鄉11個村、原江池鄉10個村),2002年底,該鎮在轄下21個村進行了區劃調整,在全鎮設10個村,下設53個村民小組。

作為豐都縣的二級鄉鎮,江池在92年建鎮之始設有七辦一所和7個事業單位,2006年鄉鎮綜合改革之後,政府內設機構精減為三辦兩所(黨政辦、社事辦、綜治辦、經發辦、財政所),事業單位設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國土村建環保站三個單位。

主要地名及來歷

該鎮現主要地名有兩個場鎮、10個村、一個林區、兩個河道流域。兩個場鎮目前都保留着三天一場的趕集日,江池場鎮為原江池鄉政府所在地,逢三、六、九日趕集,五龍場鎮為原五龍鄉政府所在地,逢二、五、八日趕集。10個村分別是江洋、大安、鄒家、橫樑、關塘、南洋、五松、徐坪、雙仙、虎勁,在各村地域中心都建有村級活動室,為其村委會所在地。一個林區即橫樑林區,以橫樑村所在的橫樑山區命名。兩條河道為五龍河道、江池河道,都起源於鎮內橫樑山區。分布於江池壩河道流域、五龍壩河道流域,河流兩岸地勢相對平坦,水源條件優越,特產比較豐富。

幅員及區位。江池鎮全鎮幅員面積68.1平方公里,地處豐都南岸,相鄰龍河,高家兩大鎮,與石柱縣的下路鎮、三樹鄉接壤。鎮內海拔位於450米至1200米之間,多數地方在海拔600左右,是豐都縣的中山區鄉鎮之一,也是豐都南岸東部的重要邊貿集鎮。

主要物產資源

江池鎮是個典型的農業鄉鎮,到2005年,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以及豆類等小雜糧作物,年種植水稻10000畝左右,產量1萬噸,玉米7000畝左右,產量5000噸,經濟作物以蠶桑、油菜為主,全鎮桑園面積8000畝左右,年產蠶繭20萬公斤,年種植油菜5000畝左右,收籽8萬公斤,畜禽產品主要有牛、羊、生豬等,年出欄大牲畜1800頭,出欄生豬1萬頭,林產資源主要為松木、杉木、雜木等,年採伐商品木材300方左右。[2]

名特產品

除橫樑山區有季節性可食用的野生菌外,江池鎮無真正的名特產品。

旅遊資源及開發。從人文角度來看,龍河庫區、橫樑山區甚至江池壩、五龍壩兩河流域,都具有可備開發的旅遊資源,但綜合考慮目前社會經濟大環境和本鎮自然地理、交通條件等各類因素,暫無開發的可能,也未有開發工作的實質性進展。

社會風俗

方言和諺語

在山區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江池人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養成了他們善良質樸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從一些與之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方言諺語中得到了體現。

地理環境:如:"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上山霧裡鑽,下山到潭邊";"望見屋,走得哭";"山高一丈,大不一樣;陰坡陽坡,差得很多"。

預測氣候:如:"立春雨水早,早起晚睡覺";"驚蟄不動風,冷到五月中";"立夏不下,犁耙高掛";"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冬前不見冰,冬後凍死人"。

觀察晴雨:主要用於夏季觀雲色、雷雨、霧象等,如:"天上有雲絲,晴天便可知";"早上薄薄雲,中午曬死人";"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抹腰";"石頭出汗,大雨連線";"鹽罐回潮,大雨難逃";"螞蟻搬家雨必淋,蜘蛛結網天必晴";"早上發霞,等水燒茶;晚上發霞,渴死青蛙"。

耕作施肥:"春耕扯斷犁,愁收不愁吃";"深耕加一寸,頂上一瓢糞";"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小孩缺奶不胖,莊稼缺肥不壯"。

管理收穫:"種在犁上,收在鋤上";"苗內一棵草,賽過毒蛇咬";"種田不理溝,好比強盜偷";"只種不管,打破飯碗";"寧收一成青,不收十成黃";"不怕不豐收,只怕地里丟"。

勤勞節儉:"薄地怕勤漢,肥地怕懶蛋";"晴天多打柴,雨天不濕鞋";"出門不勾腰,進門無柴燒";"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節約好比燕銜泥,浪費好比河決堤"。

團結互助:"眾人一條心,石山變成金";"單絲不成線,單竹不成排";"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獨橋難走路,獨筷難夾肉";"人到難處要人幫,柴到山上要人扛"。

為人處世:如:"人要忠心,火要空心";"交人交心,澆樹澆根";"寧和直人動刀,不和刁人相交";"只要朋友情義好,酸菜當得海參席";"人不愛財,鬼怕三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教子學習:如:"寵兒不孝,寵狗上灶";"嬌女淚多,嬌兒禍多";"養兒不讀書,等於養個豬";"天不下雨則旱,人不讀書則愚";"讀書全靠自用功,老師不過領路人";"青菜紅苕養孝子,黃荊棍下出好人"。

節日生活:如:"正月喝好酒,家家有臘肉";"臘月過大年,幡上墳頭前";"六月六,谷早熟,姑娘麻媽接進屋";"七月半,接祖先,家家戶戶灑稀飯"。

健身防病:如:"飯要細嚼,酒要慢飲";"酒多傷身,氣大傷心";"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乾不淨,吃了生病";"不憂不愁,能活白頭";"不說不笑,死了閻王都不要"。

此外,還有一些如:"出門一聲喊";"無糧不成酒,無心不成歌";"鑼鼓不出鄉,各有各的腔";"老死不出門,萬事不求人";"寧願守土死,不願離土生";"坐賈行商,不如開荒"等等反映山區人民封閉固守、自給自足的心態的方言和諺語,在商品經濟發展中往往起着一種負面作用。

婚和喪習俗

境內婚姻舊俗,男婚女嫁一般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其程序一般是:

提親。媒人提親也叫"說媒"。提親後,雙方父母相互了解,然後請陰陽先生或瞽目先生查過男女雙方屬相不犯"大斷"、五行推算命里和宮裡相合之後,男方擇吉日請媒人去女方家"傳柬",俗稱"送書子",即為定婚。由於男尊女卑、男女有別等封建禮教的束縛,故婚前男女不得見面,全由父母包辦。男女婚配"聽天由命"。故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之說。? 送書子。也叫"定親"。雙方確定聯姻後,男方備好"定親禮"(衣料、首飾、現金等)饋贈女方。並在"書子"上寫明男女年齡、家長和媒人姓名等,雙方各持一份,作為聯姻依據。亦稱"傳柬"或"過紅"。

送日子。根據男女雙方的命相,查定結婚日期,通知女方,即為"送日子"。將新娘的陪嫁物品及數量、送親人員的大致情況、送親隊伍線路走向、送親日期及中途歇腳地點、上下轎的面向、男女"送客"的屬相等事宜皆書其上,雙方分別通知親友。親友便以禮品相贈,男方稱"送禮",女方稱"送填箱"。? 結婚。俗稱"娶媳婦"。結婚前兩天,男方請二人抬食盒及新娘穿用的衣料等送與女方家中,叫做"下催妝"。以示結婚日期將到,要按時發嫁。婚日,男方張貼婚聯和"雙喜",置辦宴席。新娘發嫁必須早上出門,由女方親朋抬"花杆"送至男方,迎親隊伍及鼓樂隊隨行,新娘穿嫁衣、戴花冠,頭臉蓋着"蒙頭紅",按當日喜神方位落轎後,由男方請的兩名嫁女客新娘步入家門,稱之"過門"。新郎新娘至天地神牌位前,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相互對拜,四拜親朋,然後入洞房。接着是"鬧房",晚上新郎新娘同吃"寬心面",喝"合婚酒"。次日早,先參拜公婆,再拜見近族長輩,早飯後去祖林上墳。三日後,按雙方商定日期,新娘領新郎回娘家拜見女方長輩。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頒布了《婚姻法》,男女成婚逐步走上了自由戀愛,婚姻自主的法制軌道,取代了過去父母包辦婚姻的舊俗,廣大婦女從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束縛中解脫出來,實現了男女平等。

在婚俗形式上亦進行了移風易俗。男女成婚大都以向父母鞠躬,互相鞠躬,及向證婚人、主婚人和來賓鞠躬致謝,代替了拜天地;以蜜月相偕到外地旅遊,稱之"旅行結婚",代替了入洞房、坐床、鬧房等程序;也有的由村幹部主持或由單位操辦,舉行集體結婚儀式,新人戴紅花,領導致賀詞,新人代表講話,然後分糖果、香煙,既熱鬧又節儉。國家職工結婚多在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或假日舉行。

青年男女結婚所置備的嫁妝,農村多由男女方籌辦;女方家購置的結婚物品謂之"陪嫁"或"陪送";城鎮青年結婚所置家具,一般為男女雙方協商籌辦,共同負擔。婚日,大都是以肩抬或以拖拉機、汽車將嫁妝及新娘送往男方家。由女方家選定二人為"送客",男方則宴請親友,舉行簡單的結婚儀式。也有的新娘乘車或騎自行車來男方家,男方即請來至親好友,設宴慶賀,儀式更為簡便。80年代中後期又有禮儀回繁之勢,重彩禮,講排場、比闊氣、大宴賓朋、大送"喜錢",鋪張浪費之風日盛,有的因財力匱乏,或借貸外債,造成婚後生活困難;有些家境困難者,便採取"換親"、"轉親"等,致使婚後不和或自殺身亡的悲劇時有發生。

喪夫之婦稱"寡婦"。舊時寡婦不嫁稱"守節"。即寡婦不允許再改嫁。如若再嫁,公婆視為"不孝",鄰里斥為"不守貞節"。改嫁者娘家反對,公婆阻攔,有的只好孤身逃走。走後亡夫家即用谷秸"火"燒,意為燒走"喪門星"。現在寡婦再嫁受到國家法律保護,農村也不存在歧視寡婦再嫁的現象。老年婦女再婚,往往受到子女及親友的干預。

舊時,境風喪葬殯俗普遍實行土葬。一般要經過送終、倒頭、報喪、入殮、戴孝、送湯、送盤纏、出殯、謝紙、圓墳、做七等諸多程序。

人近咽氣,為其穿好壽衣,遂移於房內正面的靈床上咽氣瞑目。此時,子女將死者生前穿過的一件衣服或幾束穀草或紙紮馬匹,到坡上焚燒並向西指路,叫做"倒頭";其後,通知至親,此謂"報喪";親屬省容後,親屬子女為死者洗俗淨身,將死者裝入棺里,謂之"入殮",並在大門口豎上掛有紙條的松柏樹枝;死者晚輩親屬披麻戴孝,為死者守夜三日三晚,謂之"戴孝";在鄰近土地廟(或土地神牌位)為死者焚燒紙香,由長子指路,於土地廟前焚燒紙紮的牛馬轎夫和若干紙錁,此謂"送湯"和"送盤纏";第三天出殯前,子女們開棺給死者用水"抹臉"後將靈柩從廳堂抬出,放置扛架上,綑紮停當,抬棺人喊一聲"起",長子立即將預先備在靈柩前的泥盆摔碎,俗稱"摔勞盆",也叫"起靈",抬棺人前有陰陽先生一路灑播紙錢稱"買路錢",抬棺人緊隨其後將靈柩徑直抬至塋地(中途不得停棺歇息),途中鞭炮不絕,直至墳前長子在前領棺下葬,俗稱"落葬";繼後,子女們培土築墳,叩拜後方回。從"抹臉"到"落葬"的全過程謂之"出殯"。殯後,孝子上街給送紙錢的鄰居磕頭,叫"謝紙"。殯後第二天凌晨,子女到墓地重新修墳墓,俗稱"圓墳"。此後是是上百日墳,由子女親屬到墓前焚燒紙香,以示悼念。以後每年逢忌日(死者去世之日),主要親屬帶祭品和紙錢來上忌日墳,連上三個忌日,以後便僅由子孫上墳祭奠。

出殯後,子女着素裝,戒艷服,帽沿、衣領、腰帶、鞋襪均為白色,稱之"穿孝"。穿孝的時間長短,以與死者之間的關係親疏而定。孝期分三年、二年、一年、半年和三個月不等。如親生子女穿孝三年,親侄穿孝二年,其他親疏關係類推。此外,死者家庭三年內過春節不貼對聯。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進行了長期的反對和破除迷信的宣傳教育,全鎮喪葬舊俗有了很大改變,但長期形成的舊的殯俗規範仍未徹底擺脫,民間喪事仍有堅持舊俗者。2003年該鎮部分村社推行殯葬改革,實行火化,因山區交通不便等原因,不到一年廢止,現全鎮仍主要沿襲土葬,即使部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死後因騙取國家發給安葬費用的需要而實行火化,但大多火化後重新土葬,但殯葬儀式已從簡。

生產生活習俗

生產習俗。境內居民自古以來以農為本,崇尚勤勞細作、節儉持家之風。由於交通閉塞和自給經濟的束縛,農民一般是男耕作,女理家。新中國成立後,隨着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村婦女移風易俗,逐漸從家務中解脫出來,從事務農務工和經商者漸多。

舊時,農業生產節奏緩慢,而且生產單一。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之中分為春耕春種、夏鋤夏種、秋收秋種和冬藏等幾個農忙環節,尤以秋收秋種最為繁忙,有"三春不如一秋忙"之說。農曆十月中旬糧柴草料即拾掇、收藏完畢,便進入冬閒。而在農忙季節,日出前即下地,日落後方收工。早、午兩餐要在地頭吃。麥收時,天長活重,且天氣炎熱,並多有風雨相伴,故收麥有搶收搶打的習慣。麥收後搶墒下種,爭日爭時,謂之"紅五月"。夏季鋤過地來便到了立秋季節,即準備秋收秋種。"秋分"時節,秋收秋種進入高潮,先收玉米、再收水稻,隨後犁田鋤地種上洋芋等小春作物,家家沒有閒人,有晚上還要運送作物,甚至在野外看場過夜。

過去,因農業生產力低下,生產工具落後,對各種自然災害無能為力,只得靠天吃飯,產量低而不穩。建立新中國後,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逐漸增強,講求科學種田漸成風氣,農作物的產量,質量不斷提高,種植結構也得到合理調整。生產和運輸工具不斷革新,拖拉機、脫粒機等農業機械得到普遍應用,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農業生產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傳統的生產習俗有了很大改觀。

當地居民除從事農業外,亦注重林業的發展。全鎮有林地面積總計近4萬畝,其中尤以橫樑林區樹林茂密、木材產量最多,林區群眾素有"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之說。進入新世紀後,隨着竹木生產基地的建設,全鎮商品林、公益林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同時,境內還十分注重發展畜牧業,主要有豬、羊、牛、兔等。傳統的飼養方式是豬、兔圈養,牛、羊放養。

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該鎮在上級指導下,開始有計劃地栽桑養蠶,到90年代中後期,桑園面積保持在1萬畝左右,農民每年售繭7500擔以上,蠶桑生產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由於蠶桑生產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農民養蠶的勞動付出每年集中在4-10月期間,主要分春蠶、夏蠶、秋蠶三季,以春蠶質量最好,價格最優。由於市場原因,該鎮在90年代自建的絲廠經營不善而倒閉,加之桑園老化、勞動生產率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農民養蠶收入受到影響,蠶繭產量逐步下滑,但迄今為止,蠶桑生產仍是當地農民賴以增收致富的重要項目之一。

生活習俗。從新、舊中國與改革開放之後三個歷史階段來看,該鎮居民的生活習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身的傳統和延續,同時也隨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發生了一些轉變。

飲食 境內居民家常食品,舊時一般以玉米、紅薯等粗糧為主,唯富裕之家才食用較多細糧。居民口味以咸、辣、酸、甜為主,偏重於咸,各地差異不大。舊社會時期農家多以鹹菜下飯,或以各種粗青菜切碎放入豆漿或粗豆粉中熬製"小豆腐"。窮苦人家每逢傳統節日或有客至,才做麵食並配有肉食,根據家庭條件,飯食和菜餚力求豐盛,以顯示主人是否熱情好客。

進入80年代以後,隨着生產的發展和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粗雜糧比例日趨減少,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一日三餐成為習慣。近年來,全鎮居民主食大多以細糧為主,常食的蔬菜有洋芋、白菜、蘿蔔、菠菜、韭菜、黃瓜、茄子、西紅柿等。肉、禽、蛋、魚也進入多數家庭食品行列。雜糧食品、鹹菜、小豆腐等已成為調劑口味的傳統小吃。本地核桃、板栗、桃、李和外地運進市場的香蕉、柑桔、龍眼等各類水果和其罐頭製品以及各種糕點等中高檔食品消費量大增,青少年和老年人不少已養成飯後吃水果的習慣。

境內,一般群眾平時只飲白開水,夏季天氣炎熱季節和秋季農忙季節,多飲用放入少量綠豆或小米熬製的米湯,故有稱喝水謂"喝湯"者。早年,只有待客或富裕之家方飲茶,近幾年來,該地居民已經養成以茶待客的習俗,一些收入較高的家庭,各種冷飲及低度飲料酒開始成為家常飲料。

服飾 境內居民衣着觀念受民族習慣影響,舊時,農民多着自家手工織制的純棉粗布服裝,色澤多為黑、藍或臘染藍印花類。款式均為傳統中式短衫夾襖之類,寬鬆肥大,穿脫方便。少數富裕之家有着絲綢、裘皮者,有"吃飯穿衣量家當"之說。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眼界不斷開闊,求新求美、追求時髦的衣着觀念逐漸形成。服飾的質料、款式、花色日趨新穎繁盛,並向中高檔發展。人們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大都是購料加工或選購成衣。質料除傳統純棉布與絲綢外,各類化學纖維及混紡面料,深受城鄉居民的喜愛,而麻、毛、羽絨、裘皮及人造革等中高檔質料,則倍受青年男女的青睞。款式,傳統中式上衣及各式制服、圓頂帽、圓口布鞋等,除農村與城鎮中的老年人仍有穿戴外,舊式的直襠褲、棉袍、氈帽、布襪、繡花鞋、淺鞋、油鞋、草鞋等在城鎮及多數農村中已經淘汰。近年來,常住集鎮或農村外出務工的青年男女追求流行款式的風氣日趨濃烈,服裝款式翻新換代的節奏明顯加快,連農村老人按以前習慣系在頭上的白帕子也被更加方便暖和的帽子取代,傳統服飾基本絕跡。?

器具 舊時境內大部分居民睡木床,一般人家居室內有三抽桌、櫥櫃、木箱、方凳、板凳、木床(或土炕)等。富裕之家有八仙桌、太師椅、立櫥、皮箱、茶几、條幾、頂子床等。近年來,城鄉新婚家庭中舊式家具已經淘汰,較富裕的家庭改置組合櫥、寫字檯、高低櫃、多用櫥、沙發、摺疊椅、轉椅、席夢思床等,電視、冰箱、洗衣機、液化器灶等也進入普通家庭。舊式家具多數已處理,農村中保持較好的舊式家具和舊式木床等,甚至被人當作收藏品購買。

農村居民做飯多以燒柴草和作物杆桔為主,炊具器皿等多竹編、木質、鐵質、陶瓷、搪瓷及少量玻璃製品、塑料製品和鋁製品。集鎮居民做飯除用木柴、蜂窩煤、液化氣外,電飯鍋、電磁爐等新式炊具也得到了普及。到橫樑山區農村電網改造結束之後,全鎮人民100%的使用電燈照明。

舊時一般農戶無取暖用具,有時點燃柴草暫時驅寒取暖,老年人習慣用"火罐子"取暖,富裕之家用火烘子或燒木炭取暖。近年來隨着家居環境的改善,集鎮居民和部分富裕農民家庭大多使用電暖器烤火,各型冷暖空調也進入江池境風的消費品行列。

娛樂器具,舊時境內文化比較落後,只有部分大村莊有鼓、鑼、鈸等打擊樂器,民國藝人有嗩吶、笙、管、長號等吹奏樂器。民國期間,個別富戶有留聲機。新中國成立後,電子管收錄機、半導體收錄機等逐漸增多。80年代,部分居民開始購置黑白電視機。90年代後,電視機進入千家萬戶。到2005年底,黑白電視機已基本淘汰,全鎮有彩色電視機3500台,平均每1.35戶一台電視機。

房院 境內居民住房,舊俗以傳統四合院居多。一般是北屋三間或五間,坐北面南,為上房,由長輩居住;東西屋多各為兩間,低於北屋,由晚輩居住或作倉房;南屋一至二間,一般不作居室,多放置農具或堆放柴草;欄圈設在東南隅或西南隅,供飼養家禽兼作廁所;大門接南屋或對南屋山牆開在西南隅或東南隅,院內對着大門設影壁。屋頂多用麥杆或山草苫蓋。舊式住房平壩地區多為土木結構,山區多為木石結構。根據土質和石料不同,有夯土、垛泥、壘土坯和石壘牆等多種建房方法。富裕之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白色牆面,灰色瓦蓋頂。四合院多為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居住。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很長一段時期以內,農村住房條件改善不大,甚至因為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一度時間農民住房相當緊張,往往因為房屋並列共列、爭搶宅基地而引發各類糾紛,房屋維修、維護跟不上需要,居住環境質量較差。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不斷進行舊房翻新或建新房,新婚夫婦多與父母分居。同時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一般家庭多為三至四口人,加上經濟的發展和家庭收入的增加,住房注重寬敞、明亮、美觀、實用。傳統四合院多被淘汰。新建住房一般由村鎮統一規劃,多為磚木水泥結構,牆面呈白色或青灰色,屋頂加蓋青瓦或為預製板結構兼作曬壩,一般為二至三間、一樓一底或以上,正屋旁邊建一至二間偏房作廚房廁所,緊鄰畜禽圈舍。集鎮大部分居民樓下門面房、樓上套間,商住兩用。? 行具 舊時境內交通閉塞,農民外出多靠步行,老年人出門則由晚輩用手推車迎送,富裕人家行路騎驢、馬,有的乘坐馬車。新中國成立後,修橋築路,開始有自行車。80年代,居民出門多騎自行車或到集鎮乘坐班車。90年代以後,隨着農村道路建設的不斷延伸,輕騎、摩托車日漸增多,部分家庭購買小型客車用於載客和自用,少數富裕家庭購置了小車。

生育 境內婦女生孩子謂之"添喜"。舊時講究甚多,而今隨着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只保留了辦滿月酒的習慣。

祝壽 也叫"上壽"或"過生日"。經濟貧困時期,農村祝壽禮品一般為機制的麵條或掛麵,謂之"壽麵",近年來,生活水平提高以後,壽禮贈品日趨貴重,並且過生日之風擴大到中青年和小孩,小男孩過生日有的不亞於為老人祝壽。? 賀房與喬遷 境內居民建新房時要在門框、窗框、脊檁、屋樑上貼上紅對聯,上書:"眾人從此過,說是好安門"、"安門大吉"、"安窗大吉"、"上樑大吉"之類吉祥祝福語。有的燃放鞭炮,以圖吉利。在奠基、上樑和竣工時,分別宴請工匠與幫工,尤以竣工的一次宴請最為隆重,謂之"完工酒"。建房期間,親朋好友要備禮物送上以示"援助"。?

居民遷入新居,親朋相約備禮品前往祝賀。主人要置辦酒席,邀請新鄰居作陪與祝賀者豪飲,祝願家庭萬事如意及鄰里和睦。近年來,祝賀喬遷之風在城鄉比較普遍,尤以集鎮更為盛行。

開張與送行 舊時,境內行商者開業或改換門面,多邀請同行及親友前往支持開業儀式,以製造影響,意圖買賣興隆。主家以禮相待,並備宴席招待來客。近年來,祝賀開張之風大盛,有日漸鋪張之勢。?

其它習俗。舊俗,民間若逢喜事出門,如委任外地就職,會考中榜或被外地大戶聘為先生等,均要告知親友,擇日邀他們前往,並備酒席相待。被邀者,必備禮物前往祝賀。來者若為長輩,還要對其多方叮嚀,以示教誨。現時,送行之風擴大到幹部職工提拔調動、大中專學校錄取學生及應徵入伍者等,且歡送的規模亦愈顯隆重。

時尚與禁忌

時尚:近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廣大農村一些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與新型理念蔚然成風,成為時尚之舉。

由於江池緊鄰石柱,90年代以前,80%以上的當地群眾屬土家族人,但目前,該鎮居民已脫離了傳統土家文化對土地的依賴,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掙錢成為時尚,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改變了傳統婚姻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鏈接的模式,自由戀愛結婚成為時尚,婚後不合依法離婚理所當然。

鄉村樂隊發展迅速,不但能夠自娛自樂,提高群眾藝術修養,而且能夠服務政策宣傳的需要,把文化產品向外推銷,獲取不斐的經濟效益。

禁忌:境內有關生活、生產、禮儀、交往等方面的禁忌很多。主要是:

過春節民間做豆腐、蒸饅頭、包餃子等,忌說"完了"、"破了"、"斷了"等不吉利字眼,主來年不順;大年初一起五更,說話忌高聲,忌訓斥打罵子女,忌往院裡潑水,忌打碎用具或毀壞家俱,忌做一切活計,忌走親戚;

遇農曆忌日不出遠門,尤其不辦嫁娶喜事;七不出門八歸,逢九進出一大堆;凡動工修宅建房、出門謀事,多取黃道吉日,此所謂吉利;

嫁娶喜事,忌請孕婦、寡婦及穿孝服者幫忙或迎送新人;外出謀事,忌說破嘴話,怕在外做事不順利;產婦未滿月,忌登他人家門,也忌諱他人到自家串門;小孩正月里不剃頭,有"正月里剃頭妨死舅"之說;老人活到百歲而忌說,僅謂99歲,諱於"人活百歲終須死"之語;中年人忌泡整十歲酒,遇本命年要防走"難運";

大門口面向屋山牆或其他障礙物,謂出門"碰",日子過不好;出閣閨女忌在娘家分娩,辭灶後忌在娘家住宿,否則主娘家人丁不旺;老人串門或探親,忌久住,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坐"之說;忌在下午看望老人或探視病人,主身體不舒或病情加重;

斟酒、倒茶、忌卡壺脖或來回搖晃,意謂"卡脖頸",對客人不尊;盛飯添湯忌瓢勺外翻,意謂對人不恭。借用砂壺熬藥,只借而忌還,待物主用時自取。

休閒娛樂

本地居民群眾主要的休閒娛樂方式有聊天、下棋、打牌(包括麻將)、釣魚、唱歌跳舞、看電視、看電影等,按休閒場所分有四種:一是農村家庭,主要是主客聊天、打牌(麻將)或家人看電視等;二是農村院壩和街上茶館,主要是聊天、下棋、打牌(麻將)等,區別在於有無茶水和收不收茶錢;三是專業休閒場所,如江池歌廳、橫樑山里美人民公社等營業性場所,可唱歌跳舞和開展打牌下棋等娛樂活動;四是龍河庫區周邊及各種收費式釣魚塘庫,可以釣魚。近年來,隨着科技、文化、法律"三下鄉"活動的開展,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較為流行的農村電影也經常下鄉放映,進一步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