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三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陵三夢》 |
作品名稱: 《江陵三夢》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元稹 |
元稹非常推崇杜詩,其詩學杜而能變杜,並於平淺明快中呈現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於情趣。樂府詩在元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並序》「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啟發了白居易創作新樂府,且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缺點是主題不夠集中,形象不夠鮮明。元稹在散文和傳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以古文制誥,格高詞美,為人效仿。
詩詞正文
“ | <平生每相夢,不省兩相知。況乃幽明隔,夢魂徒爾為。
情知夢無益,非夢見何期。今夕亦何夕,夢君相見時。 依稀舊妝服,晻淡昔容儀。不道間生死,但言將別離。 分張碎針線,襵疊故屏幃。撫稚再三囑,淚珠千萬垂。 囑雲唯此女,自嘆總無兒。尚念嬌且騃,未禁寒與飢。 君復不憘事,奉身猶脫遺。況有官縛束,安能長顧私。 他人生間別,婢僕多謾欺。君在或有托,出門當付誰。 言罷泣幽噎,我亦涕淋漓。驚悲忽然寤,坐臥若狂痴。 月影半床黑,蟲聲幽草移。心魂生次第,覺夢久自疑。 寂默深想像,淚下如流澌。百年永已訣,一夢何太悲。 悲君所嬌女,棄置不我隨。長安遠於日,山川雲間之。 縱我生羽翼,網羅生縶維。今宵淚零落,半為生別滋。 感君下泉魄,動我臨川思。一水不可越,黃泉況無涯。 此懷何由極,此夢何由追。坐見天欲曙,江風吟樹枝。 古原三丈穴,深葬一枝瓊。崩剝山門壞,煙綿墳草生。 久依荒隴坐,卻望遠村行。驚覺滿床月,風波江上聲。 君骨久為土,我心長似灰。百年何處盡,三夜夢中來。 逝水良已矣,行雲安在哉。坐看朝日出,眾鳥雙裴回。 > |
” |
— <《江陵三夢》>,<詩詞名句網> |
作者簡介
元稹[2](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元稹家族久居東都洛陽世代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代祖元義端,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為歧州參軍,祖父元悱官至南頓縣丞,父親元寬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長史。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三十七歲的元稹一度奉詔回朝,以為起用有望。途經藍橋驛曾題詩留贈命運相似的友人劉禹錫、柳宗元。抵京後,與白居易詩酒唱和,[3]意氣風發。元稹收集詩友作品,擬編為《元白還往詩集》,但書稿未成,卻突然與劉禹錫、柳宗元一同被放逐遠州。元和十年(815年)三月,元稹"一身騎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馬。流落"哭鳥晝飛人少見,悵魂夜嘯虎行多"(《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的通州,他"垂死老病",患上瘧疾,幾乎死去。曾赴山南西道興元府求醫。潦倒困苦中,詩人只能以詩述懷,以友情相互慰藉。在通州完成了他最具影響力的樂府詩歌《連昌宮詞》和與白居易酬唱之作180餘首。[4]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為尚書左丞。身居要職,有了興利除弊的條件,他又恢復了為諫官時之銳氣,決心整頓政府官員,肅清吏治,將郎官中頗遭公眾輿論指責的七人貶謫出京。然而因元稹素無操行,人心不服。時值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閔正再度當權,元稹又受到排擠。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為檢校戶部尚書,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軍節度使。大和五年(831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後便在鎮署去世,時年五十三,死後追贈尚書右僕射,白居易為其撰寫了墓誌。
視頻
參考資料
- ↑ 《江陵三夢》 詩詞名句網
- ↑ 元稹簡介 古詩文網
- ↑ 稹與白居易感情深厚,友情甚至勝過愛情,留下千年佳話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10-12 12:52
- ↑ 「元稹」詩詞全集(576)首)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