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沂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沂河(「沂」,拼音:yí)古稱沂水。沂河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河水系中的較大河流。位於山東省南部,江蘇省北部,發源於山東沂源縣,流經沂源縣後折向南,山東臨沂市沂水沂南河東蘭山羅莊蘭陵郯城等縣區,由郯城縣吳家道口村入江蘇省境內,經駱馬湖新沂河,抵燕尾港入黃海。全長574公里,流域面積1732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35.1億立方米,河床最寬處1540米,流域面積7325平方公里[1]

在臨沂以上主要為山丘區,水土流失嚴重。支流多由西側匯入,呈不對稱樹枝狀,屬山水性河道,水流急,洪峰高,暴漲暴落。臨沂以下,進入平原,河道寬淺。

沂河簡介

沂河又名沂水。在山東省南部,江蘇省北部,東與沭河分流。發源於魯中南山地的沂源縣西部,源頭有南、北二支:北支源於魯山南麓;南支源於南岱崮西麓。二支匯於南麻鎮南,沿深山峽谷曲折東南流,至沂水縣城西折向南,蜿蜒流經沂南、臨沂2縣,於郯城縣西南部入江蘇省,繼續南流注入駱馬湖。長386公里,山東境內長287公里。流域面積11600平方公里,山東境內面積10 772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35.1億立方米。主要支流多在右岸,有東汶河蒙河白馬河等。屬淮河水系,山洪河道。

流域地勢北高南低,落差較大。上游流經500米以上的山區,下游流經山東的沂沭平原和蘇北平原。流域是山東省降雨最豐富的地區[2],降雨集中,洪水迅猛,一瀉而下,易造成下游洪澇災害。河水漲落迅速,含沙量大,下游多淺灘沙洲。建國後,為根治沂(河)沭(河),在下游疏通河道,分沂入沭;在上游及其支流建有跋山岸堤田莊許家崖唐村等大中型水庫20餘座和眾多的小型水庫,使魯南蘇北平原地區基本免除了洪澇之害 。

2017年12月17日,山東沂河入選首屆「尋找最美家鄉河」大型主題活動年度10條「最美家鄉河」榜單。

河道變遷

沂河古稱沂水,古代為泗水支流,黃河奪淮、泗入海後,沂水成為黃河支流。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開河運河航道成,沂水又為新開運河所截,不得入黃河 ,因而改道南流,匯入駱馬湖。明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為保運河河道和宿遷城 ,開攔馬河(後名六塘河),引駱馬湖水東注黃海。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挑挖六塘河,使沂河水東至灌河口入海。以後雖多次治理,直至建國後1951年開挖新沂河, 仍保持由灌河口入海的形勢[3]

水系構成

水系發源

沂河由源地至沂源縣東里店為上游,河長63.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2.7/1000。沂河在沂源縣永興官莊南,里仁莊河由右岸注入。里仁莊河發源於沂源西南張家旁峪村,東北流注入沂河,河長23公里,流域面積147.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8.7/1000。

水系分布

沂河發源於沂源縣,有南、北兩源。北源源於沂源縣西北三府山;南源為大張莊河,為沂河主源,發源於沂源縣西南縣界牛角山北麓,流經沂源沂水沂南臨沂蘭陵郯城等6縣市,流入江蘇省邳州,至駱馬湖,又東出湖經新沂河由灌河口入黃海。河全長386公里,其中山東省境內河長287.5公里。流域總面積11600平方公里,其中山東境內10772平方公里。山東境內河道平均比降1.55/1000,流域內支流密布,較大支流都從右岸注入,山東境內河網密度為0.29公里/平方公里。

沂河東流經田莊水庫,又東流至南麻東南,螳螂河北來注入。

沂河又東流,至沂河頭而東南流。該河段在田莊水庫以上,谷深河窄。田莊水庫以下,河谷逐漸開闊,河道較為順直。沂河頭至東里店,局部有峽谷河段,兩岸懸崖峭壁相對,河道彎曲迂迴。

自東里店至臨沂為中游,河長14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92/1000。沂河由東里店東南流,經跋山水庫,至沂水折而南流,在沂南縣新興南,東汶河西來注入。

沂河又南流,至沂南縣朱陽西南,蒙河西來注入。

沂河又南流,至臨沂城東北,祊河西來注入。

臨沂以下為下游,山東省境內河長79公里,該河段流經於沖積平原,河槽寬淺,沙洲密布,枯水時水流散亂,河道平均比降0.51/1000。沂河南流至劉道口,有分沂入沭(沭河)水道。

沂河又南流到江風口,有邳蒼分洪道。

沂河又南流至郯城縣吳家道口江蘇省境。

沂河源頭——沂源

確切地說,沂河原頭就在泰山東腳下,沂源田莊周圍連綿山脈的萬溝兆壑里以及分流螳螂河的源頭魯山南麓發祥地千山萬溝里。

形象地說,沂河原頭髮源地河水的主分流,好比神仙伸出的手掌,從北向南依次擺開:

一、螳螂河,發祥於土門鎮魯山南麓流經沂源縣駐地南麻縣城。如今,沂源人民利用科技建設的螳螂河水景公園與省濟青高速公路第一條綠色長廊,遙相互映。

二、主源徐家莊河,發源於徐家莊鄉龍子峪村西南小黑山北麓,雨過天晴,站在望泰峰頂,隱約可見泰山的風貌。

三、仁里莊河(又一名南岩河),發源於大張莊鄉張家旁峪南山的南岩流經會合大雕崖及仁里莊,南岩的大雕崖與悅莊下龍巷大雕崖相去近百餘里。四、張莊河,發源於大張莊鄉老松山北麓。五、田莊河(又名高村河),發祥於大張莊鄉狼窩山北麓的高村,流集於南麻鎮田莊。我們的記載是現實當時的記述,我們穿行于山谷河邊,驚奇的發現沂河的原系水泉,就像人們手掌的毛細血管,網絡錯綜。真實真切地看到大自然隨時間的無窮變化更加神秘莫測。況且,以人所見只是像月亮星星光照下隱隱約約的一丁點知覺真釋,更何況,藏在地下的水脈。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注釋桑欽著作《水經》,所指誤之處,正是隨滄海桑田,天翻地覆,歲月的侵襲風化變幻產生的渺茫。

主要支流

螳螂河,發源於萊蕪博山沂源交界處的三府山東北麓,東南流由左岸注入沂河。河長25公里,流域面 積133.2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9.1/1000[4]

東汶河,發源於蒙陰縣西北聚糧山東麓,東流經岸堤水庫,又東南流由右岸注入沂河,河長124.6公里,流域面積2449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57/1000。

蒙河發源於蒙陰縣東南部華皮嶺北麓,東流至垛莊折向東南流,在右岸注入沂河,河長62.8公里,流域面積604.9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 1.8/1000。

梓河發源於蒙陰縣北賈莊鄉後雪山和蕎麥凌子山,經沂水,至蒙陰縣重山村東入東汶河,河長64.5公里,流域面積927平方公里。

祊河上源稱浚河,發源於蒙陰縣西南榛子崖,曲折東南流經平邑,至費縣南東洲,右與溫涼河會後,稱祊河,東南流入臨沂境,在右岸注入沂河,河長134.3公里,流域面積320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 7/1000。

溫涼河發源於平陰縣南太皇崮,在費縣城南的南東州入祊河,河長65.8公里,流域面積750平方公里。

白馬河發源於郯城縣北部嶺紅埠、前宅一帶,於小管莊南經江蘇省邳縣沂河,河長38.8公里,流域面積442平方公里。

水文特徵

沂河流域是山東省降水較多的地區之一,據1956年~1979年同步觀測系列統計,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849.1毫米,流域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為326.3毫米,折合年徑流量為35.1億立方米。根據臨沂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10315平方公里)實測資料,最大年徑流量出現在1964年,為65.8億立方米,最小值在1968年,為8.49億立方米,最大量為最小量的7.8倍。徑流量的年內分配有84%集中在汛期6~9月份,其中7、8月份占全年徑流量的67.6%。

沂河位於泰魯沂山地的南側,流域坡度大,集流迅速,洪水迅猛,往往超過下遊河道的排洪能力,易漫溢成災。根據臨沂水文站實測資料,建國以來以1957年洪水最大,洪峰流量為15400立方米/秒。

沂河上游地區,山高坡陡,水土流失嚴重,據臨沂水文站1954年~1967年,1971年~1979年實測資料,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為3.10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懸移質年輸沙量為439萬噸。

幹流治理

沂河幹流較大規模治理可分三個時期:1951年到1953年為導沭整沂時期,以沂河幹流築堤、疏浚、裁彎、切灘、護岸和開闢分沂入沭水道為主;1954年到1958年重點是江風口建閘,擴大開挖分沂入沭水道及邳蒼分洪道和部分建築物工程;1971年沂沭河洪水東調工程開工,到1981年工程停建。

疏浚、培堤及護險工程

右岸自唐沙溝至吳道口、唐沙溝至臨青公路共長100公里進行築堤,沂河幹流培築堤防長達235.3公里,其中左岸118.5公里,右岸116.8公里,石護岸70處長36.2公里。

分沂入沭水道開挖

1953年當臨沂洪峰6000立方米每秒時,僅能分洪405立方米每秒,不到設計標準的一半。

1955年完成部分水道擴大開挖及黃莊朱村後河口3處護岸,改建大墩韓埠兩座涵洞,增做小墩塊石鋪路等6處工程。

1956年完成全部水道擴大開挖及大墩、黃莊兩座漫水橋、益新公路石鋪路、進口處護岸、黃莊和大哨兩座涵洞跌水,禹王城石鋪路等7處工程。

江風口分洪閘及邳蒼分洪道

1954年11月1日開工,次年6月建成。設計分洪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弧形閘門7孔,閘高6.5米,閘總長96米,交通橋載重8噸,橋面寬4.3米,工程投資343萬元,完成土方128萬立方米,石方2.3萬立方米,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1.1萬立方米。建閘後曾9次分洪,1957年超標準分洪3380立方米每秒,運用正常。也曾出現些問題,均已加固處理。

分沂入沭水道擴大工程

1971年11月動工,經12期施工,於1977年春結工。完成彭道口至大墩擴大河槽長8.5公里,由原寬170米,加寬到200-210米,加深1~2米,挖河結合築堤,堤頂寬6米。建成韓埠大墩黃莊3座交通橋和加固益新公路橋。

流域景點

沂蒙山區的許多著名城鎮大都座落在沂河岸邊。沂河所經山區峰巒疊翠,平原一望無際,自然風光秀麗,名勝古蹟薈萃。沿岸有魯山溶洞群、「沂源猿人」頭骨化石、大賢山織女洞、東安故城、並寨漢畫像墓、陽都故城禹國故城金雀山銀雀山漢墓群、郯國故城等古蹟。岸堤、跋山、許家崖等大型水庫已建設成為重點的旅遊景點。

橡膠壩水利樞紐工程

1997年建成的沂河小埠東橡膠壩全長1135米,在臨沂市區攔蓄出1.6萬畝景觀水面,被評為全國18家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之一,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最長的橡膠壩。

橡膠壩水利樞紐工程在發揮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時,攔蓄1.6萬畝景觀水面——形成沂蒙湖,與橡膠壩這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臨沂市民休閒、娛樂、觀光的好去處。2001年9月,被水利部評為首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8家之一,是當時山東省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單位。

「沂源猿人」頭骨化石遺址

沂河的源頭在沂源。沂源因地處沂河源頭而得名。

這裡歷史悠久、地傑人靈,早在四五十萬年之前,中華民族的祖先「沂源猿人」,就在這塊物華天寶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人文古蹟,開創着沂蒙山區人類社會活動和遠古文明。有著名的「沂源猿人」化石遺址[5],上崖洞舊石器遺址,中儒林墓葬群和姑子坪,西顧莊曹家莊等一批龍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遺存,東安古郡治所和齊長城遺址,唐代摩崖石刻等。

田莊水庫

離沂源縣城四公里的田莊水庫可以稱作沂河的源頭,也是沂河上的第一個水庫。沂源是個純山區,境內有大小山頭2075個,儘管山上泉眼茂盛,有大小河流1600餘條,但由於是山東省海拔最高的縣,有「山東屋脊」之稱,所以「十年久旱」就成了這裡的自然環境。

水乃生命之源,缺水萬物不生;缺水人民就無法生活。為改變這一惡劣現象,1958年政府毅然決定修建田莊水庫。為修建田莊水庫,有9個村莊搬遷或被淹沒了土地。水庫於1960年6月大壩合攏,建成了沂源縣境內唯一的一座大型水庫。此後,又經歷歷次維修續建,共建有主壩、副壩、溢洪閘、放水洞、水電站等,總庫容量1.3億立方米。壩高31米、大壩全長1100米,像一條橫臥南北的巨龍,靜臥魯山之陽。

跋山水庫

跋山水庫像一顆碩大的明珠鑲嵌在沂水縣城西北15公里、沂河與其支流暖陽河匯流處,建成於1959年,是沂河幹流上唯一的一座水庫,總庫容5.08億立方米,為山東省第三大水庫,被譽為「沂蒙母親湖」。該水庫是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魚的大型水庫。大壩呈弓形,西起無兒崮下的白蠟頂,東接小跋山,橫截沂河,全長1780米,最大壩高33.65米,壩頂寬6米。它的建成提高了抗禦水旱災害的能力,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促進了當地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視頻

沂河相關視頻

沂河宣傳片沂河之戀
《瞰沂源》——航拍沂河

參考文獻

  1. 沂河,OSGeo中國中心,2016-10-24 作者: zhangxiang
  2. 山東平均降雨量達67.9毫米 最大降雨點為沂水,2018-06-26 08:43:00 來源: 齊魯網
  3. 新沂河,揭開「蘇北歷史上新的一頁」,連雲港第一新聞門戶網站
  4. 沂源螳螂河名字的由來,沂源縣人民政府,2018-11-22 15:54:26
  5. 沂源猿人化石遺址單位介紹,沂源猿人遺址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