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植物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沙地植物園 |
中文名稱;沙地植物園 建立時間;1957年 所在地;中國 榆林市 淡季門票;10元/人 交通信息;位於榆林市北紅石峽沙地,距市區5公里 |
榆林沙地植物園,建於1957年,當時這裡全是流動沙地,植被蓋度不到3%,植物種單一,只有沙蒿、沙柳零星分布。經過幾十年的工作,流動沙地全部改造國固定沙地,植被蓋度達80%以上。
序言介紹
目前,有世界上160多種沙生植物在這裡生長,草木繁盛,野兔和野雞等野生動物成群結隊,出沒其中。遊人至此,既可領略大沙漠的自然風光,而且亦可增加不少有關沙生植物的科學知識。
簡介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沙地植物園位於榆林市城北6公里的紅石峽沙地。總面積300公頃。紅石峽沙地植物園,占地1萬多畝,緊連紅石峽西崖。過去這裡是綿延起伏的沙丘、沙梁。
沙地植物園建於1957年,當時這裡全是流動沙地,植被蓋度不到3%,植物種單一,只有沙蒿、沙柳零星分布。1980年將這裡變成沙生植物試驗基地。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植物園內引進試驗種植世界各地喬木、灌木、花草等沙生植物160多種,草木層層密密,非常茂盛,野兔、野雞等眾多動物也在此棲息生長。形成極為豐富的動植物群落。[1]
主要景觀
本園共分五個區:搜集引種試驗區;沙生旱生植物區;沙地植物示範區;人工生態區;封護區。均保持原沙丘地貌特徵、為無灌溉條件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
從紅石峽西崖曲徑小道攀登而上,達崖端就到了寬廣坦蕩、林木蔥籠的沙地植物園。遊人魚貫向西北漫步走去,就會欣賞到名目繁多的沙生植物,有喜高溫的,有耐寒的,有耐鹽鹼的,有耐旱的,有引進的,有本地的,諸如胡楊、新疆楊、河北楊、油松、樟子松、花棒等,凡適應這裡生長的各種喬、灌、草植物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盛夏,綠蔭濃濃,花草奼紫嫣紅,滿目燦爛,不風而爽。當人們欣賞各種千姿百態的植物時,往往有野兔、野雞、出沒於面前。一種回歸到大自然中的情趣油然而生。
如果人們登上高處舉目遠眺,但見那已綠化的沙丘之間,有一條斷殘的長城蜿蜒起伏伸向遠方,殘留的烽火墩台,遠近參次,似斷似連,隱沒於蒼茫的煙雲之中。那一座座尚存的烽火墩,雖歷經四百餘年風雨蝕浸,已苔痕斑駁,但氣勢猶存。若登上高大烽火台極目天涯,雲山浩渺,大漠蒼茫,薄霧輕風,僚繞飄飄;瞻望曠野,逶迤沙灣環保塊塊綠洲,農田片片,楊柳成行,村落濟濟,牧放牛羊點點,這就是在沙地植物所觀賞到的塞上風光了。
資源條件
全園共搜集45科167個植物種,其中人工栽培種93種(喬木44個,灌木43個,草本6個);天然種74種(均為草本)。經過多年搜集引種栽植試驗,樟子松、油松、雲杉、杜松、園柏、刺槐、紫穗槐、花棒、白檸條、沙打旺、踏郎、側柏、沙地柏、長柄扁桃、桃葉衛茅等10多個林草植物種,已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本園是治沙所重要的試驗研究和示範基地,飛播治沙、樟子松引種造林、沙地植被建設等一大批研究成果都以這裡為試驗基地。
目前本園已成為展示毛烏素沙地荒漠化治理成果和技術的示範區。同時也有國內外有關科研、教學和生產部門提供實驗場所。每年都有許多大專院校學生和有關科研單位科技人員到園進行實習和科研活動。許多黨和國家領導及幾十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來本園進行過考察和訪問。
傳承意義
目前,有世界上160多種沙生植物在這裡生長,草木繁盛,野兔和野雞等野生動物成群結隊,出沒其中。遊人至此,既可領略大沙漠的自然風光,而且亦可增加不少有關沙生植物的科學知識。
小貼士
門票價格
門票:10 元
交通提示
位於榆林市北紅石峽沙地,距市區5公里 ,乘坐西安至榆林市長途汽車
最佳時間
榆林市地處陝西北端,與西接寧夏,東臨山西,北部連內蒙,是暖溫帶和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溫差變化大,氣候災害多。榆林位於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帶,沙化風蝕和水土流失嚴重,東南部丘陵溝壑區,是黃河中游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導致榆林地區的風沙很大,常有揚沙天氣。相比夏冬季節,春秋兩季的溫度適中,旅遊出行時不會有酷暑嚴寒帶來的煩惱。但是春秋季早晚溫差,注意預防感冒。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