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出版於1961年,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第二部作品,故事的靈感來自於作家對其外祖父等待千日戰爭撫恤的回憶。該作與馬爾克斯其他作品相比顯得過於「簡單」,但是簡單之下卻蘊含着深刻的文學味道。作品寫一位70多歲的老上校盼望養老金而不得的複雜心情及因此而生的窘迫生活。這位上校年輕時(19歲)即參加「保衛共和國的戰爭」。戰爭結束後,新政府許諾要給他們養老金安度晚年,他妻子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兒子也在一次鬥雞中死去,老兩口孤苦伶仃,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能信守承諾,寄來養老金。但是,上校的這種等待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成了絕望的等待。

馬爾克斯自認為最滿意的一部作品之一,最精煉,結構最簡單的一部作品。小說從深層次上來講,是對當時時局政治、軍事獨裁、封建愚昧的抨擊。它是一部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的着重心理分析的意識流小說,把現實和幻想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兩者相交錯,是現實主義的精品。

雖然《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在出版的時候並不被出版商看好,出版商甚至連稿費都不願意給,認為為他出版已經足夠慷慨了,然而其出版之後卻收到了不少好評。= 有文學評論家認為,以敘事為主的《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在藝術成就上並不亞於《百年孤獨》,上校這個人物是馬爾克斯刻畫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智利詩人和小說家羅貝托·波拉尼奧將其評價為「完美的作品」。

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過的事情就是等待。《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我寫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無懈可擊的,可以面對任何敵人。 ——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在問世之前就已經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實上,我認為我最好的作品是《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加西亞•馬爾克斯 《沒有人給 他寫信的上校》是一部完美傑作。——《2666》作者羅貝托•波拉尼奧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最負盛名的中篇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與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齊名。馬爾克斯自認《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的藝術成就要超越《百年孤獨》。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講述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上校,五十六年來一直等待退伍金的絕望生活。這位著名的「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被譽為「20世紀小說中最難忘的人物」,小說結尾也被譽為「所有文學作品中最完美的一段」。

作者簡介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Jos de la Concordia Garca M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為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讚譽的小說家,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杆,加西亞馬爾克斯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 孤獨思想一直貫穿於馬爾克斯的整個創作過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畫了人類心靈中最深刻、最本質的孤獨。馬爾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們指出孤獨的癥結:用他人的模式來解釋我們的生活現實,只能使我們顯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們越發感以孤獨。馬爾克斯正是描寫以死亡為背景的種種生活現象下的孤獨。如:夢境中的孤獨、困境中的孤獨、面臨他人死亡時的孤獨、不通人道造成的孤獨等。 馬爾克斯的創作文本,都有一個關鍵性的追憶往事的細節,涉及一個成年人對自己孩童生活的回憶,而追憶又涉及到自我身份的認同和對自身使命的認識 …

內容預覽

上校打開咖啡罐,發現罐里只剩下一小勺咖啡了。他從爐子上端下鍋來,把裡面的水往地上潑去一半,然後用小刀把罐里最後一點兒混着鐵鏽的咖啡末刮進鍋里。上校一副自信而又充滿天真期待的神態,坐在陶爐跟前等待咖啡開鍋,他覺得肚子裡好像長出了許多有毒的蘑菇和百合。已是十月。他已經度過了太多這樣的清晨,可對他來說,這天的清晨還是一樣難挨。自上次內戰結束以來過了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過的事情就是等待,而等到的東西屈指可數,十月算是其中之一。妻子見上校端着咖啡走進臥室,便撩起了蚊帳。昨天夜裡,她的哮喘病又發作了,人到現在還昏昏沉沉的。她勉強坐起身,接過了咖啡。你的呢?她問道。我喝過了,上校撒了個謊,剛還剩一大勺呢!這時,鎮子上響起了一陣陣喪鐘聲,上校早已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