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Z99/100次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沪九直通车)
前往: 導覽搜尋

Z99/100次列車,即滬九直通車,是中國直轄市上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直通客運列車路線,來往上海站及廣州東站/香港紅磡站,隔日進入香港。自1997年5月19日起開行,目前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客運段滬九車隊負責客運任務。全程距離1,991公里,全程約需19小時,其中上海至九龍運行19小時09分,使用車次為Z99次;九龍至上海運行19小時22分,使用車次為Z100次。滬九直通車在中國大陸經由滬昆鐵路、京廣鐵路及廣深鐵路運行,至香港境內行走東鐵線,沿途途經浙江、江西、湖南和廣東四省,中途停靠金華、株洲及廣州東站,供內地段(上海↔廣州東)旅客乘降。滬九列車曾多次獲得上海鐵路局「示範列車」、全國鐵路「紅旗列車」、上海團市委「共青團號」、上海市總工會「紅旗文明崗」等稱號。列車開行20年來,共安全運行逾7200趟、1380萬公里,輸送旅客超過172萬人次,在2008年年載客量更首次突破12萬人次[1]

歷史

計劃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上海鐵路局曾先後3次向鐵道部請示,要求開行上海至香港九龍的直通旅客列車,終因當時鐵路運能緊張而被擱置。1995年7月27日,上海鐵路局就開行滬港直通旅客列車專門向鐵道部寫了調研報告,從分析當時該局上海到廣州、南京到廣州、杭州到廣州3趟旅客列車的客流情況着手,提出儘快開行滬港直通旅客列車的必要性。數據顯示,當時由上海至香港的年客流量已達120萬人次,其中67萬人次通過航空運送,尚有53萬人次需要鐵路運送。

1996年7月,因應香港主權即將移交至中國,市場需求及中國內地到訪香港人數增加,兩地交流頻繁,開行滬港直通車的計劃被上海鐵路局上報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同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向鐵道部發出了關於請求開行上海至九龍特快旅客列車的公函 。1996年8月鐵道部專門成立了工作組,與香港九廣鐵路公司多次商談。同年12月,時任香港九廣鐵路公司主席楊啟彥和上海鐵路局局長鄧金華在上海簽署了《上海—九龍直通旅客列車辦法》文件,隨後雙方又就列車編組、運行時間、行包託運和售票方法、票價等有關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

1997年3月26日,時任鐵道部部長韓杼濱簽發了《關於開行北京、上海—九龍直通旅客列車有關問題的請示》,並正式呈報國務院。國務院迅速批准方案,並要求上海鐵路局全力以赴,確保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之前開滬港直通旅客列車。1997年5月11日滬九直通車在上海至九龍間進行首次全程試運行。

開行

籌辦歷時一年的京九直通車及滬九直通車由1997年5月19日起投入服務。當日上午,鐵道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孫永福,上海市副市長夏克強和香港九廣鐵路公司代表及社會各界代表400餘人參加了在上海站舉行的開行慶典儀式。時任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和上海市副市長夏克強將列車牌授給列車長,並為滬九直通車首發剪彩。上午8時04分,首班滬九直通車由上海火車站發車[2]。滬九直通車由上海鐵路局上海列車段(今上海客運段)擔當,車次為99/100次,採用當時最新型的高質量25K型客車,列車編組16節(其中3節至廣州東站迴轉),載客448人。當時列車會停靠東莞站(現常平站)約一個小時,乘客須攜帶所有行李,在該站辦理內地出入境手續。除了常平站,當時列車還停靠廣州東、廣州、韶關、郴州、衡陽、株洲、向塘、鷹潭、金華西、杭州東等12個車站。運行時間上行為28.42小時(15:00至翌日20:18),下行為29.06小時(08:04至翌日13:10)。滬九直通車目標客源是有空閒時間並有興趣沿途旅遊人士,當時全程硬臥、軟臥及高包的正價票價分別為港幣627、825及1039元,收益按比例分賬,列車只需百分之六十的上座率九廣鐵路公司就可達到收支平衡。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京九直通車由原47/48次列車演變而來,但滬九直通車完全是當時新增的列車,與傳統意義上的滬廣特快49/50次列車並無關係。

視頻

Z99/100次列車 相關視頻

中國鐵路 Z100次 上海-香港九龍 滬九直通車通過塘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