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北省蒙古族高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北省蒙古族高級中學於1956年始建,前身為平泉市蒙古族中學,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蒙古族高級中學,也是河北省內唯一一個擁有蒙古族學生交換名額的學校。

辦學歷史

1995年被吸收為全國民族教育理事校,2002年被確定為承德市民族特色教育試點校。2003年被確定為「承德蒙古族高級實驗中學[1]」,面向全市招收蒙古族學生。2004年9月被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更名為「河北蒙古族高級中學」。2006年通過承德市市級示範性高中驗收。

辦學規模

學校位於平泉市南城區南五十家子鎮,比鄰錦承鐵路和平青樂公路,交通便利。校園總占地53畝,分東西兩個校區。東校區為教學區,52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高高聳立,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子備課室(已接入了寬帶網和遠程教育[2]網)等教學設施一應俱全。教室內裝有彩電、電風扇,配備了飲水機,學習環境一流。西校區為生活區,有供2000人住宿的宿舍樓一座,食堂4個(其中有1個為回民食堂),浴池一個,商店一個。學校和南五十家子鎮衛生院聯辦校醫室一所,有3名醫生全天候地為學生服務。校園內設施完備,環境幽雅,文化氣息濃郁。

學校現有34個教學班,在校生2199人。教師161人,其中高級教師18人,一級教師95人,師資力量雄厚。

辦學理念

學校一直堅持「以學生為本,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實行全員全程封閉式管理。

多年來,學校黨支部、工會、團委組織健全,積極履行職責,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學校以治學嚴謹,管理規範,成績優異而享譽四方,倍受學生和家長的信賴。2005年至2009年連續五年高考成績評比位居承德市同類學校榜首,受到市政府的表彰。

辦學特色

學校以「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民族教育」為宗旨,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辦學之路。

學校在發展普通教育(文史、理工類)的同時,注重發展特色教育。

蒙漢雙語班

該校對蒙古族學生實行雙語教學(加修蒙語),是唯一一所代表河北省向內蒙古自治區各大學輸送對等交換生的學校。2008年本科生交換指標已由原來的24人上升到25人,輸送交換生的總數已達30人。為弘揚民族文化和培養蒙古族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

美術班

1997年開始單設美術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現已形成特色。辦學條件、師資水平、升學率一直在全市處於領先地位。2005年,64名考生中二本雙上線42人,上線率達66℅。2006年,56名考生雙上線48人,上線率達85℅。2007年高考,84人參考全部獲得省內專業成績合格證,有80人收到了外省各大學的本科專業合格證。2008年,99名考生全部獲得省內專業成績合格證,79名考生獲得一本院校合格證。

體育特長生

該校專設體育訓練隊,招收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學生。2007年我校又成為河北體育學院毽球、蹴球專業人才培訓基地,承擔着為河北體育學院輸送這方面人才的任務。2005年高考,8名體育考生有6名二本雙上線。2006年高考,11名考生二本雙上線10人。2007年,26名考生專業成績全部過關,有三名同學考入天津體育學院。2008年,18名參加四項測試的同學全部過關,付從力同學以372分的成績獲承德市第一名,另外參加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15名考生和參加天津體育學院單招的11名考生都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未來展望

今後學校將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更多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平泉市把河北蒙中列入優先發展和建設的學校之一,利用兩年時間,注入資金3000萬元,新建的實驗樓、教學樓、宿舍樓和能供3000名學生就餐的餐飲中心各一座,總面積15000平方米的設施已經竣工交付使用。該校已經成為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一流,教育教學成績優秀的省級示範性高中。

視頻

河北省蒙古族高級中學 相關視頻

河北承德第一中學
蒙古族中學課間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