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位於廣東省河源市南部,於2002年7月經廣東省政府批准成立。2015年2月,升格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是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粵贛高速廣河高速等貫穿全境。

截至2020年末,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9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106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117.6億元。

基本內容

中文名: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簡稱:河源高新區

所屬地區:廣東省河源市

政府駐地:廣東省河源市高新區埔前鎮興業社區高新二路163號

外文名:Heyuan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北部、河源市西南部

歷史沿革

2003年4月,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籌備工作指揮部成立。

2006年9月,中山(河源)產業轉移工業園被廣東省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

2008年8月,園區被廣東省政府認定為第一批省級示範性產業轉移工業園。

2011年8月,園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園重點園區」。

2013年3月,園區獲評為廣東省五星級優秀園區。

2013年11月,中山(河源)產業轉移工業園調整為深圳(河源)產業轉移園。

2015年2月,獲國務院批准,成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區。

2019年9月,園區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綠色園區」稱號。

2020年11月,園區管委會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地理環境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位於源城區,分為園區中心區、深河A區、明珠工業園區等工業片區。截至2018年6月,園區中心區代管源城區埔前鎮部分社區和行政村(興業社區、高埔村、泥金村、大塘村、羅塘村、楊子坑村),管委會駐興業社區高新二路高新區163號創業服務中心。核准範圍東至東江,南至欖壩,西至205國道、粵贛高速公路,北至石硤、風光村。

經濟

2021年,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84億元,動工、新投產企業和科學院所累計18家,全年新引進項目44個,投資總額201.2億元,其中超億元項目37個,超10億元項目4個;投產項目23個,預計可新增產值90億元。全年新開工項目34個,投資總額161.5億元,34個新簽約項目轉開工;園區各項經濟指標保持高速可持續發展態勢,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占全市36.5%、38.1%、35.4%,規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為46.6%。

2020年,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9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106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117.6億元。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外貿進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占全市總量超三分之一。

交通運輸

公路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境內有粵贛高速公路、廣河高速公路、205國道等公路幹線。

鐵路

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途經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並設埔前站(不辦理客運業務)。

公共交通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境內設有1個公交首末站(城南首末站)。截至2020年7月,該首末站開行5條市內公交線路,申請新增1條公交線路,交叉覆蓋配客站,日均發送340餘個班次。[1]

參考文獻

  1.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豆丁網,201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