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泉源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泉源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泉源鄉

所屬地區:山東省郯城縣

泉源鄉位於郯城縣東北部,鄉政府駐地泉源頭村距縣城20公里。該鄉東臨江蘇省東海縣,西靠廟山鎮、李莊鎮,南連郯城街道,北依臨沭縣。地理位置優越,郯城至臨沭的市級公路貫穿南北,西到205國道8公里。全鄉總面積115.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萬畝。人口63231人(2017)。 [1]

簡介

全鄉總面積115.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萬畝。人口共63231人(2017)。主產小麥玉米花生、地瓜。經濟作物以桑蠶、黃煙、棉花、林果、西瓜、大蒜為主。礦產資源主要有重晶石、瑩石等,其中重晶石、瑩石儲量達500萬噸。2004年全鄉農業總產值1.95億元,工業總產值2.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3056元。馬陵山橫穿泉源。全鄉總面積11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萬畝。總面積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萬畝。地勢東高西低,東部是馬陵山區,西部為平原地帶。

歷史沿革

泉源鄉 是山東省歷史文化村鎮,泉源鄉後城村、前城村,是本鄉建村歷史最早的村莊。據考證該處系春秋時古邑遺址。(此古邑為春秋時古國,系魯附庸。)該遺址前、後分立二村,稱前城、後城;次之卸甲營村和社子村,卸甲營村傳說戰國時,孫臏於此擒住龐涓,卸下盔甲,安營休息而得此名。

社子孫臏率兵於此萬箭射死龐涓,建村時得名射子,後訛化為社子;再次泉源頭村,據載為唐代在此建村;稍後姜橋村,相傳此處原有一座石橋,北宋初期姜姓人來此建村,故名姜橋;再後集東 相傳南宋時,秦姓來此建村,稱秦莊後改現名;桑寨村,相傳,南宋末桑姓來此立村。北毛村據傳元朝末期,毛姓遷此立村,得名毛家。後毛姓一支南遷,另立新村,以北毛 南毛區分。餘下村莊為明朝至清中期建村。

區劃地理

泉源鄉共轄34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北夾埠 村、東夾埠村、翁屯村、大馬莊村、紀莊村、南毛村、小王莊村、宋五湖村、李五湖村、長埠嶺村、郭寨村、大王莊村、集子村、裂莊村、黃圈村、社子村、南夾埠新村、石泉村、柳溝村、房莊村、班莊村、段宅村、邵湖村、毛家寨村、西五湖村、泉南村、泉源頭新村、尚寺村、泉東村、富康新村、長埠村、清泉村、王家新村、城子村。

沭河伴馬陵山穿境南下,是境內主要河流。白馬河位於西部平原,屬季節河。跑馬嶺水庫位於境內馬陵山區,屬中型水庫。泉源鄉名勝古蹟甚多,其中以歷史悠久的馬陵山龐涓溝(獨龍澗)古道最為有名,是山東省歷史文化村鎮之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