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泊松分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泊松分布是中國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名詞解釋

是一種統計與概率學裡常見到的離散概率分布,由法國數學家西莫恩·德尼·泊松(Siméon-Denis Poisson)在1838年時發表。

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台譯卜瓦松分布(法語:loi de Poisson,英語:Poisson distribution,譯名有泊松分布、普阿松分布、卜瓦松分布、布瓦松分布、布阿松分布、波以松分布、卜氏分配等),是一種統計與概率學裡常見到的離散機率分布(discre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泊松分布是以18~19 世紀的法國數學家西莫恩·德尼·泊松(Siméon-Denis Poisson)命名的,他在1838年時發表。這個分布在更早些時候由貝努里家族的一個人描述過。

在實際事例中,當一個隨機事件,例如某電話交換台收到的呼叫、來到某公共汽車站的乘客、某放射性物質發射出的粒子、顯微鏡下某區域中的白血球等等,以固定的平均瞬時速率λ(或稱密度)隨機且獨立地出現時,那麼這個事件在單位時間(面積或體積)內出現的次數或個數就近似地服從泊松分布P(λ)。因此,泊松分布在管理科學、運籌學以及自然科學的某些問題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早期學界認為人類行為是服從泊松分布,2005年在nature上發表的文章揭示了人類行為具有高度非均勻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