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具足戒

圖片來自cttbchinese

法顯(337年-422年),俗姓,平陽武陽(今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人,東晉劉宋的高僧、旅行家、翻譯家。

生平

因法顯的三位兄長都幼年早亡,其父親怕殃及法顯,在其三歲時便讓他剃度出家為沙彌[1]。二十歲受具足戒

秦高祖(姚興)弘始元年(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六十多歲高齡的法顯,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四人結伴,從長安(時為後秦都城)出發西行。至張掖,又遇見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共進至敦煌

西行遊歷

當時的敦煌太守李浩,供給法顯等五人渡沙河(塔克拉瑪干沙漠),經鄯善,至烏耆于闐國。此時,與法顯同行的僧人,或至高昌,或至罽賓,法顯與其他三人渡過蔥嶺,到達北天竺。

法顯與慧景、道整,欲前往中天竺,求取戒律。南渡小雪山時,因暴雪,慧景死於小雪山。法顯與道整到達中天竺,在摩竭提國巴連弗邑(華氏城)摩訶衍僧伽藍等處得到《大般泥洹經》、《摩訶僧祇律》、《薩婆多衆律》、《雜阿毗曇心》、《綖經》二千五百偈、《摩訶僧祇阿毗曇》。

法顯在中天竺三年,學習梵語。道整後來決定留在中天竺,法顯則繼續南行,到達東天竺的多摩梨帝國(Tamralipta,約在今日的加爾各答),繼續學習、抄經和畫像。

途中歷盡艱險,於義熙六年(410年)到達獅子國斯里蘭卡)。在此停留兩年,得到《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及《雜藏經》等。今日在斯里蘭卡還留有以法顯為名的地名,如法顯洞

法顯在獅子國古都阿努羅陀城(巴Anurādha)到處參學後,於義熙八年(412年)帶了多部原文典籍,從海路回國,途中遇風暴耶婆提國等地,最後在青州長廣郡牢山南岸(今青島嶗山區)上岸。

回國譯經

回國後定居建康(今南京),與佛馱跋陀羅合譯《摩訶僧祇律》、《大般泥洹經》、《雜藏經》、《雜阿毗曇心》等經、律、論共六部24卷。其長、雜二阿含經、彌沙塞律(後來由佛陀什劉宋景平元年七月譯出)、薩婆多律抄,未得譯出。

著作

著有《法顯傳》(又名《佛國記》),是今日研究古代中亞南亞歷史、地理、風俗和佛教等重要資料。

軼事

學術界認為耶婆提國是今日的印尼爪哇島,1908年,章太炎發表《法顯發見西半球說》,把耶婆提擬定為耶科陀爾,宣稱法顯早於哥倫布到達美洲。章太炎曾對劉半農說第一位「發現新大陸」的是法顯:「請你查一查,《章氏叢書》別錄之三,有篇《法顯發見西半球說》,就知道一切了。」

參考文獻

  1. 慧皎高僧傳》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