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法餐

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本名 法餐

國家 法國

法餐:是西餐中最有地位的菜。 [1]

簡介

毫不誇張的說,法餐是西餐中最有地位的菜,它的歷史源遠流長,是西方美食里的一顆明珠。

法餐特色

法餐的特色在於注重選用新鮮季節性食材,主要偏好牛肉、禽類、海鮮、季節蔬菜等,特別是蝸牛、龍蝦、松露、鵝肝和魚子醬這類高檔食材。

除了講究食物的鮮色香味俱全以外,食物的多重營養搭配、裝盤的精美、餐具的講究都是法餐非常重要的呈現。法國菜還十分講究調料,香料以胡椒最為常見,幾乎每道菜都能看到胡椒的影子;調料汁則多達百種以上。所謂的百汁百味百色,除了增加口感,更是以美的擺盤呈現出來。

法餐不僅是佳肴,更與藝術高度融合,互相滲透。在法國想要當一名出色的廚師,需要廚藝,也需要具備藝術家的天賦。之所以強調與藝術的結合,是因為法國飲食追求浪漫情調,無論是用餐環境的典雅,餐廳的燈光、對待客人的服務等等,都有着超高的要求。有些餐廳還將藝術收藏品作為店裡的主打。

法餐傳統菜單共有13道菜:冷開胃菜、湯、熱開胃菜、魚、主菜、熱盤、冷盤、雪葩、燒烤類及沙拉、蔬菜、甜點、咸點、甜品。除了菜單上的主食,一般還會搭配餐酒,餐後喝一杯咖啡的習慣。隨着現代人生活節奏的發展,有些餐廳也將13道菜減少為5道,以此方便顧客選擇。

地區飲食差異

法國菜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含有許多地域性菜餚。

法國北部畜牧業盛行,各式奶油和乳酪讓人食指大動。北方人喜歡肉食和乳製品,大菜基本是牛排或者香腸,相對口味較淡些。由於氣候較為寒冷,物資相對南方更單一,一般以黃油烹飪為主。

南部則盛產橄欖、海鮮、大蒜、蔬果和各種香料,因此在口味上更為「咸口」。由於西南部是法國食鹽產地,加上畜牧業也發達,又是沿海地區,因此小吃盛行,海鮮與肉齊飛。南部也習慣用橄欖油烹飪,更能增加食物風味。

代表菜與小吃

韃靼牛肉:所謂的韃靼牛肉,是將切碎的新鮮生牛肉,搭配各種調味料和醬汁、洋蔥、歐芹、生蛋黃等製作而成。乍一聽覺得好像是道黑暗料理,但是處理得當的生牛肉,並沒有血腥味。反而入口即化,口感鮮甜細膩,並且豐富而清爽。是法餐中的名菜。

法式焗蝸牛:被稱作「金銀滿屋」的法式焗蝸牛,是一道譽滿全球的法國菜。味香、質嫩,富含蛋白質。以蒜頭和香草調味為主,令人回味無窮。

馬賽魚湯:顧名思義是普羅旺斯地區的名菜,如果造訪馬賽一定要嘗試。以橄欖油炒香各種蔬菜及香料,加入新鮮魚類及貝殼類食材烹製而成。食用時會搭配麵包沾湯醬,湯和魚肉是分開裝的,營養及美味兼得。

普羅旺斯蔬菜雜燴:這道食材鮮艷的蔬菜雜燴在迪士尼動畫片《料理鼠王》中大放異彩。這是一道充滿陽光的佳肴,新鮮時蔬搭配清爽的醬汁,加上米飯、麵條或者法棍一起享用,十分美味。

勃艮第紅酒燴牛肉:在法國,無論是餐廳還是當地人家中都能品嘗到這道傳統菜餚。香醇的勃艮第紅酒搭配焦香軟爛的牛肉,是來法國一定不能錯過的地道美食。

可麗餅:來源於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的名產,現在已經成了法國「國民小吃」,深受遊客及當地人喜愛。一般是用糖漿、花生醬或者巧克力醬做成甜口,或者加香腸火腿,甚至是奶酪海鮮做成咸口的味道。

馬卡龍:馬卡龍是法國糕點中的頭牌。高級的馬卡龍色澤明亮,層次分明,甜而不膩,酥脆的外殼包裹綿密的內層,口感非常豐富。

葡萄酒香來一杯

法國擁有得天獨厚的溫帶氣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地之一,幾乎所有聞名於世的高級葡萄酒都來自法國。

法國當地法律將葡萄酒分為4級別,分別是法定產區葡萄酒、優良地區餐酒、地區餐酒和日常餐酒,其中由波爾多產區、勃艮第產區以及香檳產區最為聞名遐邇。

波爾多以混釀葡萄酒影響了世界,勃艮第則為「地球上最複雜難懂的葡萄酒產區」,如果說波爾多是葡萄酒國王,那麼勃艮第便是皇后。香檳產區則位於巴黎東北部,只有在此生產的起泡葡萄酒才能被稱為香檳,其他地區生產的只能叫起泡酒。如果是喜歡喝葡萄酒的遊客,法國便是你的天堂。

就餐禮儀及須知

「法國是不散的宴席」。法國人對待美食是一種享受的態度,而非僅僅是「吃飽」。因此就餐時有着各種約束,如果想要體驗正宗法餐,建議準備一套正式場合的服裝。

提前預定座位,留下姓名,說明人數、用餐時間以及特殊要求等。

抵達餐廳入座需要由服務員帶領,不可自己找座位坐下。如果有女士在場,女士要走在男士前面,服務員會為女士拉椅子。

在呼叫服務員時,點頭示意,輕輕揮手,而非大聲呼叫「服務員」。

法國餐很講究嚴謹的上餐順序,而不能隨意要求服務員先哪道菜。

就坐時身體要端正,切不可東倒西歪,或癱在椅子上。腹部和桌子保持一個拳頭的距離。

使用刀叉進餐時,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進餐時如果放下刀叉,刀刃需朝向自己,表示用餐還在繼續。

吃飯或者喝湯時不能發出聲音,否則會被視為粗魯。另外如果湯太熱,不能用嘴吹,等自然涼了再和。 每次送入嘴裡的食物不能太多,應小口食用。

吃完抹嘴應用餐巾一角輕輕印走油漬,不要大力抹擦。

如果需要拿東西,可以要求他人幫忙,不要站起來俯身去取。

不能大聲喧譁,手機開外放。

以上的就餐禮儀僅適用於某些高級或者傳統的法國餐廳,雖然法國用餐禮儀和細節頗多,事實上並沒有硬性規定在法國餐廳一定要怎麼做,即使做錯了也不會有人指責你,你也不需要為此來道歉。只要保持基本的尊重禮貌和得體大方,不要表現得太粗魯,如果男士們能夠展現出女士優先的紳士風度,會贏得法國人對你的讚賞和肯定。

美食寶典《米其林》&《高特米優》

說到美食,就不得不提在世界享有一定地位的美食寶典「米其林指南」(Michelin)和「高特米優」(Gaultmillau)。

米其林指南發展較早,其公司總部位於法國中南部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目前已有米其林摘星餐廳、米其林餐盤和必比登三套評價體系。米其林摘星餐廳由一星到三星分類,從美食本身、餐廳舒適度、服務、餐具精細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評選,其中三星為最高,這一類別的推薦餐廳價格最高,使用的食材也是頂級的,烹調技術也是一流的。

必比登(Bibendum)的推出,成為許多尋找超值餐飲體驗的食客的一盞明燈。必比登評選的主要是價格大眾化但提供高品質美食的餐廳,廉價物美的餐廳及街頭小吃都可入選,一般當地特色菜或者百姓口中的老味道可以從這裡找到。

米其林餐盤是這兩大體系外的一個補充,這類餐廳料理多元,口味也佳,價格親民,雖為入選必比登或摘星,卻是衝擊摘星餐廳的潛力股。

一個冷知識:目前目前米其林摘星餐廳最多的城市是日本東京,其次是法國巴黎。

相對於米其林的享譽世界,高特米優起步較晚,但在法國人心中,高特米優只注重食物本身的評價標準更加純粹。目前在荷蘭、比利時、瑞士等歐洲國家和日本都有它的身影。

到法國不知道去哪家餐廳的時候,不妨打開這兩個網站,去探索一番上榜的餐廳。

飲食消費

隨着食品物價上漲,法國的用餐消費普遍都相對較高。快餐類的餐廳比如麥當勞、土耳其烤肉等,價格在10-25歐元。一般的小餐館,一份套餐價格在20-35歐元左右。中等餐廳,包括海鮮餐廳,法國餐廳或者中餐廳,人均大約30-60歐元左右。如果想要預定米其林餐廳或者著名高級餐廳,人均一般80歐元起。

法國的兩大權威美食評論寶典《米其林》以及《高特米優》自年前開始倡導物美價廉的新飲食文化,很多過去高不可攀的餐廳都試着大幅降價以吸引更多的食客前往,因此米其林餐廳並不一定與昂貴劃等號。

參考來源

  1. 法餐, 途牛,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