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泡泡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泡泡刺(學名:Nitraria sphaerocarpaMaxim.)是蒺藜科白刺屬灌木。泡泡刺是一種矮小的灌木,雖然紮根不深,覆蓋面積卻很廣,可以在極度缺水的土壤中儘可能多地獲取水分,並且還能根據環境和氣候變化調整吸水策略。所謂的泡泡其實是它的果實,在發育早期是紡錘形的,成熟後外果皮會膨大並且變成干膜質,看上去就像一個半透明的淺黃色泡泡。

分布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西部、甘肅河西、新疆蒙古也有分布。生於戈壁、山前平原和礫質平坦沙地,極耐乾旱。[1]

植物形態

灌木,枝平臥,長25-50厘米,彎,不孕枝先端刺針狀,嫩枝白色。葉近無柄,2-3片簇生,條形或倒披針狀條形,全緣,長5-25毫米,寬2-4毫米,先端稍銳尖或鈍。

花序長2-4厘米,被短柔毛,黃灰色;花梗長1-5毫米;萼片5,綠色,被柔毛;花瓣白色,長約2毫米。果未熟時披針形,先端漸尖,密被黃褐色柔毛,成熟時外果皮干膜質,膨脹成球形,果徑約1厘米;果核狹紡錘形,長6-8毫米,先端漸尖,表面具蜂窩狀小孔。花期5-6月,果期6-7月。

每年五六月是泡泡刺的花期,它的花序外面長滿絨毛。過後一兩個月,它的花朵就開始吹泡泡了。

到了果期最後,泡泡刺的枝條上會擠滿成熟的泡泡,一串串地特別可愛。長成泡泡的形狀是為了讓它們能夠被風吹跑,落到環境適宜的地方發芽生長。

生長習性

泡泡刺4月初芽開始萌動,4月末開始長葉,5月上、中旬開花,5月末開始結實,6月中、下旬果實成熟,9月末10月初霜凍後枯萎,11月初全株枯黃。

若遇乾旱年份,或在乾旱季節,泡泡刺便呈半假死狀態,則全年不開花結實或者推遲花果期。泡泡刺喜生於石質殘丘、剝蝕石質準平原、山麓礫石洪積扇、乾旱的山間低地、干河谷以及戈壁高平原上。

在土壤水分極度缺乏時,仍能頑強地生長,對鹼化土壤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最喜生於土壤表層覆薄沙的地段,在覆沙10厘米的典型荒漠上,常形成大面積的純群落。

泡泡刺分布區境內的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乾燥度大於5.0,土壤為富含石膏、強度石質化的灰棕荒漠土或石質荒漠土,有時表層覆以薄沙,地表水和土壤水極度缺乏。需要年溫≥10℃的活動積溫在3000℃以上,是一種典型的暖溫型荒漠植物。

主要價值

泡泡刺是駱駝和山羊的灌木飼料。駱駝和山羊都喜食其幼嫩枝葉,適口性良好;乾枯後駱駝仍喜食,山羊的適口性有所降低,秋季泡泡刺有抓膘作用。此外,泡泡刺的固沙能力也很好。

景色略單調的戈壁灘,有了這些模樣略有趣的植物,為沙漠增點幾分色彩!泡泡刺灌叢沙堆對於防止流沙入侵綠洲、保持綠洲穩定性有着很大的生態作用,願它們一直「漫山遍野」。[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