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波爾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波爾羊
來自360的圖片
波爾羊

中文名稱 :波爾羊

:動物界

:哺乳綱

:山羊品種

波爾羊,台灣有個兆豐農場,裡面共養了近十種的羊,其中身價最高、人氣最旺的就屬有長長垂耳的波爾羊。該羊身有咖啡色色塊,貌似米格魯犬,非常討遊客歡心;也常有小朋友好奇的問:"它是狗?還是羊啊?"

簡介

園方表示,波爾羊是由美國改良成功的食用肉羊,體重可達140公斤。園方在多年前購進1隻公羊和2隻母羊,加上兩個多月前誕生的3隻小羊,目前一家6口共同生活在羊圈裡,非常熱鬧。負責照顧波爾羊的高正塘說,波爾羊的個性可動可靜,一看到遊客靠近,它們總是衝上前去;並且爬上柵欄,想和遊客親近一番;當遊客伸手撫摸時,卻是十分乖順,惹人愛憐。高正塘說,波爾羊喜歡"四處趴趴走",不時會闖到隔壁黑肚綿羊的地盤,或跳出柵欄逛大街,常讓園方工作人員十分困擾。波爾羊以吃牧羊草和飼料為主,食量頗大,在園方悉心呵護下,健康和適應情況良好;園方希望外型討喜的波爾羊能多子多孫,成為聚攏人氣的羊群家族。除了波爾羊外,兆豐農場裡還有黑肚綿羊、台灣山羊、奴比亞山羊、賴滿嬌羊和撒能山羊等品種,特色各不相同,也各有擁護者.

波爾山羊

波爾山羊原產於南非,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產高品質瘦肉的山羊,是一個優秀的肉用山羊品種。具有體型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產羔多;屠宰率高,產肉多;肉質細嫩,適口性好;耐粗飼,適應性強;抗病力強和遺傳性穩定等特點。2003年國家頒布了《GB 19376-2003 波爾山羊種羊》標準。波爾山羊是優良公羊的重要品種來源,作為終端父本能顯著提高雜交後代的生長速度和產肉性能。

起源和育種

起源

波爾山羊原產南非的好望角地。其祖先有三種來源:一是來源於Namague Hottontots和移居"南非班圖人"部落的山羊;二是來自印度山羊;三是來自歐洲山羊。波爾山羊的培育過程據資料記載,波爾山羊的培育經歷了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1800~1820)在南非好望角地區,隨着牧場主的居住趨於穩定,他們開始對當地山羊的某些特殊性狀進行選擇育種,並形成了體型緊湊結實、勻稱、被毛短的早期波爾山羊,其中以土種型和無角型居多。
  • 第二階段(開始於20世紀初)此時品種已基本定型。顯著標誌是許多羊場向肉用方向選擇,並育成了體型良好、生長快、繁殖率高、體軀被毛短,且頭部和肩部都有紅色毛斑的改良型波爾山羊,但仍有大量的普通型和長毛型.
  • 第三階段(1959年開始)1959年7月南非波爾山羊品種協會成立,開始了波爾山羊正規化育種。育種協會首先制定了改良波爾山羊的品種標準,對其外形特徵做出規定即被毛白色,頭部紅色並有一條白色毛帶,允許有一定數量的紅斑;皮膚最好有色,特別是無被毛援蓋處;體質強壯,體型良好,有鷹爪棄;四肢較短,後軀發育良好,肌肉豐滿;其次是隨着波爾山羊的類型、毛色和體型等外形趨於一致,於1970年正式實施波爾山羊生產性能測定計劃,開始進人波爾山羊生產特徵的選擇階段。在鑑定博茨瓦納綿羊和山羊肉品質特性後,認為波爾山羊有極好的肉質結構,具有優秀的肉用體型。

育種

  • 南非波爾山羊的數量保持在500萬隻左右,其中改良型波爾山羊為100萬~200萬隻。但作為一個經過定向培育的地方優良品種,南非波爾山羊品種內差異仍較大,除改良型以外,還有普通型、長毛型、無角型和土種型四種。
  • (1)普通型毛短,體型結構好。但毛色較多,常見的有灰白色、深棕色和棕色的頭頸等。多飼養在歐洲農戶中。
  • (2)無角型毛短,無角,體型不夠理想。多為奶山羊的雜交後代。
  • (3)長毛型毛長,體格較大,但肉質較粗.肉質較差。此類型多在成年時宰殺肉用.
  • (4)土種型腿長,體質較差,毛色變化大。

特徵

波爾山羊毛色為白色,頭頸為紅褐色,額端到唇端有一條白色毛帶。波爾山羊耳寬下垂,被毛短而稀 。公母羊均有角,角堅實,長 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後、向外彎曲,母羊角細而直立;有鬃;耳長而大,寬闊下垂。頭部:頭部粗壯,眼大、棕色;口顎結構良好;額部突出,曲線與鼻和角的彎曲相應,鼻呈鷹鈎狀;角堅實,長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後、向外彎曲,母羊角細而直立;有鬃;耳長而大,寬闊下垂。頸部:頸粗壯,長度適中,且與體長相稱;肩寬肉厚,體軀甲相稱,甲寬闊不尖突,胸深而寬,頸胸結合良好。體軀與腹部:前軀發達,肌肉豐滿;體軀深而寬闊,呈圓筒形;肋骨開張與腰部相稱,背部寬闊而平直;腹部緊湊;尻部寬而長,臀部和腿部肌肉豐滿;尾平直,尾根粗、上翹。四肢:四肢端正,短而粗壯,系部關節堅韌,蹄殼堅實,呈黑色;前肢長度適中、勻稱。皮膚與被毛:全身皮膚鬆軟,頸部和胸部有明顯的皺褶,尤以公羊為甚。眼瞼和無毛部分有色斑。全身毛細而短,有光澤,有少量絨毛。頭頸部和耳為棕紅色。頭、頸和前軀為棕紅色,允許有棕色,額端到唇端有一條白帶。體軀、胸部、腹部與前膚為白色,允許有棕紅色斑。尾部為棕紅色,允許延伸到臀部。性器官:母羊有一對結構良好的乳房。公羊有一個下垂的陰囊,有兩個大小均勻、結構良好而較大的睾丸。

品種標準

頭部:頭部堅實,有大而溫順的棕色雙眼,有一堅挺稍帶彎曲的鼻子和寬的鼻孔,有結構良好的口與顎,至4牙時應完全相稱,6牙以後有6毫米突出,恆齒應在適宜的解剖學位置。額部突出的曲線與鼻和角的彎曲相應。角堅實,中等長度,漸向後適度彎曲,暗色,圓而堅硬。耳寬闊平滑,由頭部下垂,長度中等。耳太短者不理想。應排除的特徵性缺陷:前額凹陷。角太直或太扁平。顎尖,長且位低,短基顎。耳褶疊,突出且短。藍眼。頸部和前軀:適當長度的頸部且與體長相稱。肌肉豐滿的前軀。寬闊的胸骨且有深而寬的胸緝肌肉肥厚的肩部與體部和髻甲相稱,髻甲寬闊不尖突。前肢長度適中與體部的深度相稱。四肢強健,系部關節堅韌,蹄黑。應排除的特徵性缺陷:太長或太短且瘦弱的頸部和鬆弛的肩大部了。體軀:理想型應有一長、深且寬闊的體軀。多肉的開張肋骨與腰部相稱,背部寬闊平直,肩後不顯狹窄。應排除的特徵性缺陷:背部凹陷,肋骨開張不良,肩後呈圓柱狀或狹窄。後軀:波爾山羊應有一寬而長的尻部,不宜過於傾斜。多肉的臀部不宜太平直。有豐滿多肉的腿部。尾平直,由尾根長出,可向兩邊擺動。應排除的特徵性缺陷:尻部太懸垂或太短,脛部太長,可向兩邊擺動。四肢:四肢強健結構好,肌肉太多者屬非理想型。所謂強壯的四肢是指結實,適應性強,這是波爾山羊重要的基本特徵。應排除的特徵缺陷:X狀肢和外彎肢,太纖細或肉太多的四肢。系部弱,蹄尖向外或向內。皮膚和被毛:鬆軟的皮膚,有充足的頸部和胸部褶皺,尤以公羊為甚,這是一個基本特徵。眼瞼和無毛部分有色系,尾下無毛的皮膚應有80%的色素區盅蛟蛞100%的色素為理想。毛短有光澤。少量絨毛有利於耐受冬季的寒冷。應排除的特徵性缺陷:被毛太長且粗,絨毛太多。

性器官

母羊:有結構良好的乳房,每邊有不多於兩個的乳頭。公羊:在一個陰囊中有兩個較大、正常、結構良好和同等大小的睾丸。陰囊的圓周不少於25厘米。應排除的特徵性缺陷:乳頭為串狀、葫蘆狀或雙乳頭。小睾丸,陰囊有大於5厘米的裂口。體色:理想型應為頭、耳紅色的白山羊。有豐富的色素沉着,具明顯光澤,允許淡紅至深紅。種羊頭部兩邊除耳部外至少有10厘米直徑的紅色斑塊兩耳至少有75%紅色區和同樣比例的色素沉着區。

生長性能

成年波爾山羊公羊、母羊的體高分別達75~90厘米和65~75厘米,體重分別為95~150公斤和65~95公斤。屠宰率較高,平均為48.3%。波爾山羊可維持生產價值至7歲,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產高品質 瘦肉的山羊。此外,波爾山羊的板皮品質極佳,屬上乘皮革原料。

生活習性

波爾山羊是最耐粗和適應性最強的家畜品種之一。能適應南非各種氣候地帶,內陸氣候、熱帶和亞熱帶 灌木叢、半荒漠和沙漠地區都表現生長良好。在乾旱情況下,不供水和飼料,與其它動物相比存活時間最長。 有放牧習性,可採食小樹和灌木以及其它動物不吃的植物。採食範圍大,可高至160厘米的樹葉和樹皮,低至10厘米的牧草。因而適於與牛混牧提高每公頃牧地的產肉量。波爾山羊有罕見的抗病能力,便如抗藍舌病、氫氰酸中毒症和腸毒素血症等。但極容易患腹瀉及感冒、肺炎,羊痘等疾病。

形態特徵

波爾山羊(Boer Goat)是一個優秀的肉用山羊品種。該品種原產於南非,作為種用,已被非洲許多國家以及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引進。是世界上公認的肉用山羊品種,有"肉羊之父"美稱,自1995年我國首批從南非引進波爾山羊以來,通過純繁擴群逐步向全國各地擴展,顯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徵、廣泛的適應性、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顯著的雜交優勢。波爾山羊原產於南非,短毛,頭部一般為紅(褐)色並有廣流星(白色條帶),身體為白色,一般有圓角、耳大下垂。波爾山羊體軀結構良好四肢短而結實,背寬而平直,肌肉豐滿,整個體軀圓厚而緊湊。波爾山羊繁殖性能優良,一年二胎或二年三胎,每胎平均2~3隻左右。使用壽命長,生育年限為10年。波爾山羊屠宰率52%以上,肉厚而不肥,肉質細、肌肉內脂肪少、色澤純正、多汁鮮嫩。板皮質地緻密、堅牢,可與牛皮相媲美。

品種介紹

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產高品質瘦肉的山羊,是一個優秀的肉用山羊品種。具有體型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產羔多的優點。我國於1995年首批從德國引進波爾山羊,通過純繁擴群逐步向全國各地擴展,顯示出廣泛的適應性、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顯著的雜交優勢。

羊病及防治

羊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發病羊表現短時期奔跑、跳躍幾下,搖晃倒地,頭向後仰,四肢作不隨意的游泳動作,經幾分鐘後即死亡。該病5~9月發病率最高。可在春秋季進行一次炭疽預防注射,對發生過炭疽病的地區,每年打預防針一次,每隻羊頸部皮下注射炭疽芽胞苗 0.5毫升,可免疫一年。

羊腸毒血症

羊腸毒血症表現突然發作,倒斃前,四肢出現強烈的划動,肌肉顫抖,眼球轉動,磨牙,口水過多,隨後頭頸顯著抽縮,常死於2~4小時之內。治療:(1)用磺胺胍18~20克,第一天一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直至痊癒。(2)可灌服10%石灰水,大羊每隻200毫升,小羊每隻50~80毫升。

羔羊痢疾病

羔羊痢疾病表現為羔羊發生腹瀉。糞便惡臭,有的稠如麵糊,有的稀薄如水,後期含有血液,常1~2天死亡。治療:(l)土黴素0.2~0.3克,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加水灌服,每天2次;(2)可用抗羔羊痢疾高免疫血清進行治療,肌肉注射0.5~1.0毫升。

羊肝片吸蟲病

病羊急性表現為精神沉悶,體溫升高,食慾消失,偶有腹瀉。嚴重貧血,腹圍增大,充滿大量腹水,常在3~5天內死亡。病羊慢性表現為病程較長,貧血、消瘦、便秘與下痢交替發生,被毛粗亂無光澤衰竭而死。治療:(1)用硫酸二氯酚,按每公斤體重0.08~0.1克,配成懸浮液一次口服;(2)用硝氯酚,按每公斤體重3~5毫升,一次口服。預防:定期驅蟲,春秋各驅蟲一次。

羊蟎蟲病

寄生在羊體表的有疥蟎和癢蟎兩種。疥蟎多寄生在羊的嘴皮、鼻、眼睛周圍、耳部、頭部、腿內側及尾根等處。癢蟎多發生在毛密的臂部和背部,然後向全身蔓延。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羊病,而且對養羊生產違害很大。治療與預防:可用蟎淨0.25%溶液進行藥浴,每年春秋各一次。

羊痘病

俗稱"羊天花",發病初期發燒( 410~420℃),眼、鼻黏膜充血,鼻孔流漿液、膿性分泌物。經1~2天發痘。在皮膚少毛或無毛處,如眼周圍、唇、口角、鼻翼、四肢、尾內側、陰唇、乳房、陰囊、包皮等處出現紅色斑點,並迅速形成直徑3~5毫米 的硬圓丘疹。過6天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泡,體溫稍有下降。水泡經2~5天變成膿泡,體溫再次上升,一般持續2天左右。最後膿泡乾涸,變成黑褐色的痂皮。有的病羊還會出現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羊病防治

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比較強,病初症狀表現不明顯,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發病,往往病情已經比較嚴重。因此養羊及時發現羊病,及時預防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1]

相關視頻

肉羊-山羊-波爾山羊-圈養技術軟件-波爾羊介紹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