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泰安古鎮(胡佑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泰安古鎮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泰安古鎮》中國當代作家胡佑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泰安古鎮

細讀石牌坊上鐫刻的聯句,才知道泰安古鎮是地震後重建的,它與汶川只隔着一座青城山。 據說泰安古鎮自古以來就守扼着成都西入金川的驛道,古稱「華坪老驛路」。 這是一座物資交流的重鎮,商賈雲集,百姓富庶,又依傍秀美的青城山,得天獨厚。清代,人們建造了泰安寺,古鎮因廟而易名泰安。

街巷臨澗而築,澗水一路喧譁,不知疲倦地流淌。 有黑翅 赤尾的鳥兒盤旋於上,令我眼前一亮。 傳統的雕閣樓,覆蓋 着川西小青瓦,鱗次櫛比。 從澗底的石墩和獨木橋過去,就進 入石板街,大塊青石板鋪砌的街面濕漉漉的,兩側明溝清泉流 淌,從家家戶戶門前流過,沒有一絲塵埃。 經霜的銀杏樹搖曳 金黃色的扇葉,山蘭散發淡淡幽香,風中含着絲絲涼意,旅途 的勞累頓時被驅散了。

沿山道前行,空中飄着霏霏細雨,霧氣將山巒籠罩得朦朧 一片。 一路野花爛漫,飛瀑不絕。 忽而峭壁懸崖,棧道逶迤;忽 而天光雲影, 綠草如茵。 無意中看到了一塊標誌牌。 原來, 「5.12」地震時,巍巍虎嘯岩應聲崩潰垮塌,掉下最大的石塊, 約上千噸。如今,綠樹環抱岩石,山體的傷痕早已彌合,但此情 此景仍令人諸多感慨。

街巷的盡頭是泰安寺,山門金碧,幾株枝柯遒勁的銀杏, 恍若身披金黃袈裟的古僧。 兩側的店鋪,大多是旅館飯店。 那 些招牌旗幡告訴我,去青城後山的遊客,往往會在這裡逗留、 過夜。 叫花雞、石磨豆花、青城野菜、山藥等土特產,還有一串 串掛在門口的臘肉,是何其的誘人。

石牌坊外側至味江河橋頭,有一溜低矮的老式平房,平房 門前的路邊擺滿了一個個菜攤,看來是個自由菜市場。這裡做 生意的人雖多,但不喧譁,沒有人高聲吆喝叫賣。 一位老太太 正不慌不忙地用打火機燒旱煙抽,頗具姜太公釣魚的風範。只 有在青綠水之間安享平和的人, 才會擁有這樣淡泊而平靜 的生活態度。

我在一家店鋪里,挑選了一件木製工藝品。那是一片用金 絲楠木的枯樹枝做成的荷葉,依照枯樹皮原有的形態,只是略 加修飾,仍然有殘缺,有破損,也有蛀洞,卻骨節堅硬,布滿了 歷經風霜滄桑的質感,真實得讓人毋庸置疑。 這,或許就是古 鎮涅槃重生的映照,也更具幽靜淡雅。[1]

作者簡介

胡佑志,四川彭州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