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瀘州天立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瀘州天立學校(瀘州天立國際學校)2002年9月29日正式成立。為瀘州市教育局直屬自收自支民辦完全中學,神州天立教育集團控股的天立集團旗艦學校,設有初中部、高中部、國際部,附設瀘州天立國際學校附屬幼兒園、瀘州天立國際小學。

瀘州天立國際學校投資金額1.6億元,按照「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規格建設,占地面積106667㎡,建築面積100000㎡。

辦學規模

數年磨礪,天立已超常規發展成為有72個教學班級,在校生3255人,在職教師323人的新型學校。 學校開辦一年半,先後被評為四川省民辦教育先進單位、瀘州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瀘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瀘州市創衛迎復檢先進單位,並在學校所在地瀘州市龍馬潭區被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和精神文明單位。2016年9月2日,四川省教育廳正式簽發《四川省教育廳關於批准成都市華陽中學等17所學校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等16所學校為四川省二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通知》,批准瀘州天立學校成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

辦學理念

學校高舉鄧小平「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偉大旗幟,高揚「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瀘州天立國際學校正在實施國際化戰略,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現代中學生。天立人發揚「創造、求真、奉獻」的天立精神,牢固樹立「創業意識,創新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必將實現「川南第一。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崇高理念,為中國優質教育樹立高標。「四個學會」彰顯天立立人為本的育人之魂,引領學生全面發展;「三位一體」凝聚人心,構築「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學生成才」的理想天地;「精細管理」凸顯現代意識,「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深入人心:天立文化強占教育制高點。

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1人,分別來自成都重慶內江綿陽攀枝花及市內國家級示範高中、省示範高中等知名學校,特級教師和高級教師占30%。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全國優秀教師、省優秀教師、德育標兵、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市優秀教師、德育標兵、優秀班主任。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師曾在公辦學校擔任校長(或副校長)、教務主任(副主任)、年級主任或教研組長,以他們為骨幹,以教壇新秀為生力軍,組成了天立學校高素質、高學歷、高水平、有高度事業心和責任心的教師隊伍。為全面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學術水平,學校邀請趙家驥戴高齡紀大海等知名教育家來校,就民辦教育的發展與展望;新課程教育改革等問題進行講學;本期,本校學監趙永康又向全校教師作了《史記的學術價值與研讀方法探討》、《孔學與儒學》等三次學術報告[2]

辦學成果

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參加全市聯考,連續兩年名列前茅,與本市兩所國家級示範性高中並駕齊驅。有5人被評為瀘州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有15人被評為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有25人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有300餘人被評為學校綜合素質標兵、文明標兵、進步標兵、學科標兵、才藝標兵,學生德育合格率達99%以上。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個性和特長得到充分發展,參加各種競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學生簡維參加2002年四川省第九屆運動會奪得射擊冠軍,今年,在清華大學面向全國的藝體特長生入學考試中,以文化考試和射擊項目測試雙第一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張霄參加2002年「四川中學生乒乓賽」獲男子單打第二名;王珺參加2002年「首屆四川省計算機技能大賽」獲一等獎。2002年30名高一學生參加「全國英語競賽」,23名學生獲得國家等級獎,其中一等獎2人;2003年,131名學生參賽,68人獲得國家等級獎,其中一等獎5人。

學校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在瀘州市第24屆科技創新能力大賽中獲得了8個一等獎,12個二等獎,這是瀘州市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初2008級的何悅曾於2007年奪得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勞技創新作品大賽金獎,並被評為「全國十大優秀青少年創新人物」。

瀘州天立國際學校已經成為瀘州市改革開放的窗口,文明進步的榜樣。攀枝花市政府代表團30餘人、成都市政府教育考察團70餘人,先後在市政府領導陪同下來校考察,四川省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40餘人來校參觀,聽取了田畝校長介紹學校創業發展情況,高度評價學校所取得的成績。市內兄弟學校、友好單位更是常來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視頻

瀘州天立學校 相關視頻

瀘州天立學校初2020級新生軍訓剪影
瀘州市天立學校2019年春期開學專題

參考文獻

  1. 瀘州天立學校舉行通過創四川省一級示範高中現場評審總結會 ,瀘州市教育和體育局,2016-03-31
  2. 瀘州天立學校學校怎麼樣、好嗎 ,四川招生考試信息網,2016-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