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涇縣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涇縣中學全稱安徽省涇縣中學,坐落在秀美的青弋江畔,創辦於1942年,是皖南地區一所頗具影響的省級示範性高中。2000年6月涇縣中學創建成為宣城市示範高中。2005年4月,創建成為省級示範高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1]

簡介

安徽省涇縣中學是一所省級示範高中,涇縣中學創辦於1942年8月,附設於寧屬聯中分校,由該校主任周藏貞兼任校長,校舍設茂林潘氏宗祠,校務工作均由寧屬聯中分校主任負責。當時設一年制簡師及初一各一班。1943年2月,經本縣行政大會決議,本校脫離寧屬聯中,單獨建校,校址遷至縣城北紀村。8月間正式遷至紀村衛氏宗祠,葛銘慎任校長。1944年4月,因鄰縣南陵縣淪陷,被日寇占領,本校與南陵縣只一江之隔,處於前線,受到威脅。為防日寇侵擾和空襲,遂將學校倉促遷至南鄉大康王氏宗祠。至8月時局稍定,學校又遷至黃村黃氏宗祠。因修建房屋,添置設備,有一定基礎後,學校增至八班,其中初中六班,四年制簡師兩班,學生人數260餘名。

所授榮譽

2000年6月涇縣中學創建成為宣城市示範性普通高中。2003年、2004年連續被市教育局命名為宣城市「衛生學校」、「綠色學校」,獲市教育局頒發的「升學預備教育優秀率管理目標獎」,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標兵」、「五好機關黨組織」,2005年已被縣文明委報送市級文明單位。2008年被評為省級綠色學校[2]

學校歷史

涇縣中學創辦於1942年8月,附設於寧屬聯中分校,由該校主任周藏貞兼任校長,校舍設茂林潘氏宗祠,校務工作均由寧屬聯中分校主任負責。當時設一年制簡師及初一各一班。

1943年2月,經本縣行政大會決議,本校脫離寧屬聯中,單獨建校,校址遷至縣城北紀村。8月間正式遷至紀村衛氏宗祠,葛銘慎任校長。

1949年8月,皖南區涇縣縣立中學與皖南區涇縣縣立簡易師範學校合併,設簡師部和初中部。校務委員會主任(校長)朱尊一、副主任(副校長)胡息求。學校內設教導主任(朱似愚)、副教導主任(沈介夫)、總務主任(吳雯)各一人。

1956年11月5日,蕪湖專員公署轉知安徽省人民委員會通知,任命倪肇鵬為涇縣初級中學校長。

1968年8月22日,涇縣革委會批覆同意成立涇縣中學革命委員會,由於世友(軍代表)、張業新、李揚春、梅榮杏、邱義蘭、趙仕智、芮寧生、朱平等九同志組成,並由於世友、張業新、李揚春三同志任副主任委員(主任暫缺)。

1971年4月5日,涇縣革委會批覆同意增補陳勝海、翟本榮、趙建中、鄭建設、楊文志五同志為涇縣中學革委會委員。

1981年8月22日,縣委組織部任命曹墨翰同志任涇縣中學第一副校長。

1981年1月9日,涇縣教育局核定涇縣中學人員編制98名。

1990年4月2日,涇縣教委研究決定,同意涇縣中學設政教處,宋業建同志任政教主任,查嗣澄同志任副主任。

1999年9月8日,縣委組織部、政法委、縣教委任命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張時春同志兼任涇縣中學法制教育副校長。

2003年8月11日,涇縣縣委組織部任命袁開標、孔德明任涇縣中學副校長。

2004年7月13日,涇縣教委黨委轉發縣委組織部通知,曹國庭同志任涇縣中學校長助理。

2007年6月21日,涇縣人民政府免去王紅林同志涇縣中學副校長職務。

2009年4月18日,涇縣人民政府任命施朝陽同志任涇縣中學校長。

視頻

涇縣中學 相關視頻

2019涇縣中學開幕式
涇縣中學2019級高一軍訓匯報演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