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漿麵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漿麵條,也叫酸麵條,因其發酵後的漿酸味十足,是河南洛陽的傳統名吃。是以綠豆漿發酵製作麵漿,經特殊工藝而成的麵條。洛陽、汝州、新鄭等地漿麵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酸味獨特,咸香適口,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頗具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2007年被河南省商務廳命名為河南十大傳統名小吃之一[1]



傳說典故

漿麵條起源於河南洛陽市,當時漿麵條 是以豌豆漿麵條著稱。據傳在明朝正德年間,該縣一個姓史的人開了個飯店,生意很興隆。有一年小麥欠收,豌豆豐收,飯店天天賣豌豆面飯,一時生意蕭條。一天,京城一位欽差大臣帶隨從路過此店吃飯,店主因無上等米菜下鍋急得團團轉。當他看到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麵條時,就用椒葉、藿香等作作料,用豌豆漿作湯下入麵條,做了一鍋豌豆漿麵條。欽差大臣吃後十分滿意。此後店主便新增了漿麵條這一食譜,小店生意又興旺起來,從此,這漿麵條便成了河南的一道名吃。[2]
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改良,漿麵條的製作方法是非常考究的,漿麵條用的不是上等的麵粉,正宗的多為一些雜糧面,麵條一定要細。最重要的一點是這輔料-粉漿,這粉漿的好壞,直接決定整個小吃的味道。
如今方城縣的粉漿麵條已被洛陽粉漿麵條所代替,洛陽人的吃法也是非常講究的,以前的麵條里的配菜基本都是黃豆芹菜、鹹菜絲老三樣,但眼下基本上都是十幾種時令小菜,像酸白菜丁、黃瓜丁、芹菜丁、胡蘿蔔丁、白蘿蔔丁,小尖椒、榨菜絲、雪菜丁、黃豆等等 ,不過這些都是事先醃製好的,已經入了味,可見下的功夫非同一般,所以,這吃起來,味道不用再說了。
漿麵條傳承千年,流傳至今。當前,洛陽水席(一道名吃)與洛陽牡丹和洛陽龍門齊名,被稱為洛陽的三絕,在洛陽水席中就有漿麵條這道麵食。


做法

做漿麵條最重要的就是打漿,漿常用的是綠豆漿和麵漿(其他有紅薯漿等,屬時令性),而最好的是用綠豆漿,家庭最常用的是麵漿。做漿時,先把綠豆或豌豆用水浸泡,膨脹後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漿,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放在盆中或罐里。一兩天後,漿水發酵變酸,粉漿就做好了。做時把酸漿倒在鍋里煮至80℃的時候,漿水的表層泛起一層白沫.這時,要用勺子輕輕打漿,漿沫消失後,漿體就變得細膩光滑。
1、麵粉加清水和成麵團,分成兩份擀成皮,先取1份抹上油,再用另一份蓋在上面,擀成0.3厘米厚,切成菱形塊,下入八成熱的油鍋中作成淺黃色。當地稱之為棋炒。 2、綠豆先粗磨1遍,簸去豆皮,用清水浸泡4小時,然後用水磨磨成粉漿,用稀布濾成豆漿,再向漿內放人500克酵面,使漿發酵起酸味(通常放置24-48個小時)。
3、芹菜去葉、根洗淨,用開水焯透,頂刀切成菜花;醬胡蘿蔔切成小粒;花椒炒焦後擀成粉末;小磨芝麻油在鍋內燒熱,投入花椒粉,製成花椒油;黃豆煮熟成豆。以上配料分別盛在器皿中備用。
4、把3500克精麵粉,1500克黃豆粉放在案板上,中間扒一個小窩,加清水和成麵團,蓋上濕布餳15分鐘,然後擀成薄皮,切成細麵條。
5、把豆漿上面澄清的漿水加入鍋內,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燒開,放入麵條,待麵條煮熟後,撈入涼開水盆內過涼。把留下的豆漿加人1000克精麵粉調成糊,倒入鍋內燒開,把過水的回條撈入,攪拌均勻,滾開後盛入桶內即成。食用時,把花椒油、芹菜花、咸豆、醬蘿蔔、棋炒、辣椒油等小配料,根據個人愛好,任意選取,放在麵條上佐食[3]


視頻

河南小吃—漿麵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