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浙江大學的一個學院,現屬於工學部。

歷史

浙大機械工程學院發源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是中國最早培養機械類專業人才的少數學校之一。1928年設立國立浙江大學機械科,1932年正式改稱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2014年7月正式升格為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培養的著名科學家包括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該學院是中國首批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單位、首批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單位、首批機械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單位。

現狀

機械工程學院有118名教師,其中有95名博士學位[1]獲得者、40名博導。包括2名兩院院士,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

機械工程學科研究的領域主要有電液比例控制技術、電子氣動控制技術、廣義優化技術、大批量定製技術,航空件特殊加工技術,做了許多開拓性、創新性、前沿性研究,總體上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近三年獲得多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省部級一等獎,取得多項發明專利,獲得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學科也與柏林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加州大學等一流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完成了多個國際合作科研項目。

國家重點實驗室

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

其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

國務院組成部門(行業)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門是國家重點實驗室[2]的行政主管部門,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重點大學為主體。

2003年前後科技部設立了「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計劃,作為培育基礎研究「國家隊」的「預備隊」,以進一步加強地方與國家在基礎研究方面的銜接。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發布《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實驗室數量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

視頻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名校面對面——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首屆專業節【機械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