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因里希 | |
---|---|
原文名 | Heinrich |
出生 |
1886年12月25日 東普魯士古姆賓年 |
逝世 | 1971年12月13日 |
國籍 | 法國 |
職業 | 軍長 |
海因里希 1886年12月25日,海因里希出生於東普魯士古姆賓年(Gumbinnen)。1906年參軍,一戰時在東西兩線都打過仗。戰後留在軍中,1936年晉升為少將。法國戰役期間任12軍軍長[1] ,於1940年6月14日攻破了馬奇諾防1941年
在古德里安的第一裝甲集群服役,參加巴巴羅薩行動,並獲鐵十字勳章一枚[2] 。1942年一月晉升上將,指揮第四集團軍。在之後兩年中數次擊退蘇軍,為撤退爭取了時間[3] 。1944年8月任第一裝甲集群司令,並且兼
任"海因里希"集群總司令1945年3月,接替黨衛軍頭子希姆萊出任"維斯杜拉"集團軍群司令。但由於他抵制希特勒死守柏林的命令,於1945年4月28日被解除職務。1971年12月13日去世。
人物經歷
"他有對付蘇聯人的豐富經驗,而且他們還沒有戰勝過他"----德國陸軍大將 海因茨.古德里安對海因里希的評價。
每當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將領,很多軍事愛好者們肯定會首先聯想到隆美爾,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名字,在納粹德國早期的閃擊戰中他們都曾經立下過赫赫戰功,創造過很多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隆美爾
在北非,曼斯坦因在法國,古德里安在蘇聯的輝煌勝利都奠定了他們世界級名將的聲譽。但他們在戰爭中後期的防禦作戰中的表現卻乏善可陳,少有精妙之筆。給人的印象是似乎德軍中只"出產"善於進攻的將領。但
如果提起戈特哈德.海因里希這個名字,可能會令人感到有一些陌生。因為在他長達40年的戎馬生涯中確實沒有多少令人記憶深刻的顯赫戰歷,他的名字更多的是出現在德軍的作戰序列表當中。但他作為德國國防軍軍
中少數幾位傑出的防禦專家,曾經在莫斯科城下力挽狂瀾,使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免於崩潰,此後他率第4集團軍長期駐守在東線中部地段,令許多與他對陣的蘇軍將領頗為頭痛。他作戰頑強,要求嚴格,因此他手下的
很多官兵對他既愛又恨,稱這位小個子將軍是"我們兇悍的小矮子"。
早年生平
戈特哈德.海因里希1886年的聖誕節出生在東普魯士的古姆賓年,他的父親是一位普通的新教牧師,但他母親的家族卻聲名顯赫,從12世紀開始,這個家族就世代以軍人為職業。到20世紀,這個家族還誕生了一位
陸軍元帥,他就是海因里希的堂兄--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由於從小受到家庭的影響,海因里希一生都是一位虔誠的教徒,他堅持每天都要看一段聖經,甚至到了戰爭年代,他仍然堅持每周上教堂做禮拜。
1905年3月8日,18歲的海因里希加入了德皇的陸軍部隊,被分配到歷史悠久,成立於1807年的第95步兵團服役。入伍後不久,海因里希就被選派到漢諾威軍事學校進修,畢業後他被提升為少尉。由於在一線部隊
的優異表現,1910年他被調到營部任參謀。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此時他正在駐哥塔的第95步兵團團部任副官。1914年8月,第95步兵團隨奧托.馮.普魯伊斯科夫將軍的第11軍(隸屬於第3集團軍)赴西線參
戰。在戰爭的前兩年,他先後擔任連長和第95步兵團第2營營長,還曾參加過著名的坦能堡會戰。事實證明海因里希是一位出色的軍官,他在前線作戰中的英勇表現,為他先後贏得了二級鐵十字勳章(1914年9月27日)
和一級鐵十字勳章(1915年7月24日)並在1915年被擢升為上尉。1916年,他被先後調到第3步兵旅和第24後備軍任參謀。在凡爾登戰役之前,海因里希上尉在前線因毒氣中毒被迫修養了一段時間。但這並未影響到他的
前途,1916年底,傷愈後的海因里希調往阿爾弗雷德.馮.克萊斯特將軍的第115步兵師任參謀。這一時期的經歷對海因里希非常重要,他由此開始廣泛接觸一線部隊的參謀業務,不久後由於他良好的表現,他還被上調
到總參謀部任職了一段時間。1917年底,他參加了在色當舉辦的一個短期的總參謀部軍官的培訓課程。這對於那時的基層軍官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耀。1918年2月,他調往正在東線作戰的第203步兵師作戰處任職。在
此期間,由於他優異的表現,還獲得了普魯士馮·霍亨佐倫佩劍騎士十字勳章(1918年8月9日)
但是德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失利使年輕的海因里希上尉的前途變得暗淡起來,1918年11月11日,走投無路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次年6月28日,新成立的德國魏瑪政府和協約國簽定了"凡
爾塞和約",按和約規定,戰敗的德國只能擁有10萬人的軍隊。1921年1月1日,魏瑪國防軍成立,陸軍編制僅為2個集團軍,下轄7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在這樣一支小規模的職業陸軍中,軍官的名額只有4000人,只
有極少數優秀的人才加幸運兒才能被陸軍繼續留用,但海因里希還是憑藉他在一戰中的出色表現而被幸運的被留在德國的十萬陸軍中繼續服役。1919年2月,他調往第1集團軍參謀部,任艾里希.馮.奇施維茨將軍(此人
在魏瑪時代還擔任過第1集團軍司令)指揮的志願兵師的作戰處處長,負責保衛東普魯士的安全。1919年底,他調往駐東普魯士的第1軍區(總部在柯尼斯堡)任參謀。在此期間,他協助約翰內斯.馮.達澤爾將軍在第1旅
和第20旅的基礎上重新組建了第一步兵師並擔任了新成立的第一步兵師的副參謀長。1924年9月,他調任駐紮在施瓦本格明德的第5步兵師第13步兵團第14連任連長。1年半之後,他晉升少校。1927年10月,他調入國防
部部隊局任職。這是海因里希軍旅生涯的一個契機,此後,他在魏瑪國防軍中一路平步青雲,僅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便從少校晉升到了將軍:1930年10月,他調回第1步兵師任第3步兵團的代理團長,1個月後,他被正
式任命為第3步兵團第3營營長。1932年10月,已經晉升為中校的海因里希調任駐柏林的第一集團軍參謀部作戰處處長(此時任第1集團軍司令的正是他的表哥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1933年,納粹上台後不久,海因里希
升任國防部防衛辦公室總務處主任並晉升為上校。從1933年到1937年他一直在國防部(1935年納粹宣布重整軍備後改稱"戰爭部")補充局任局長,為1933-1939年德國陸軍的迅速擴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936年元旦49歲
的海因里希被擢升為少將。
1937年10月12日,海因里希少將被任命為駐紮在明斯特的第16步兵師師長。這對海因里希來說,這是他施展指揮才能的一個好機會,雖然在此之前,他只在一線指揮過營級部隊,缺少經驗,但事實證明他幹得相當不
錯--1938年3月,剛晉升少將2年的海因里希便被提升為中將。
1939年9月1日,德軍悍然入侵波蘭,第2次世界大戰爆發,但第16步兵師並沒有參加進攻波蘭的戰役,而是被部署在了西線,作為西線少數幾支比較精銳的部隊被編入工兵出身的奧托-威廉.弗斯特將軍的第6軍,隸屬
於C集團軍群(總司令里布大將)第5集團軍(司令庫特.利布曼步兵上將),駐守在下萊因地區,以防備法國可能對德國西部工業區發動的襲擊。
第16步兵師組建於1935年10月,是德國重整軍備後第1批組建的步兵師之一。全師轄有3個步兵團(第60,64,79步兵團),1個炮兵團(第16炮兵團),1個反坦克營(第16反坦克營),1個偵察營(第16偵察營),1個工兵營(第16工兵營),1個通信營(第16通信營)和1個戰地後備營。共編有17734人。在這個師的歷任師長中有兩位後來被擢升為陸軍大將,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海因里希,另一位就是希特勒寵愛有加的獨臂將軍漢斯.胡貝。
1940年初,海因里希中將接替短暫離職的馮.朔貝特將軍代理了一段時間的第7軍軍長,此時第7軍剛參加完進攻波蘭的戰役,由波蘭前線移防到西線,部署在德法邊境上的特里爾地區,隸屬於A集團軍群第12集團軍。1940年4月,海因里希被正式任命為第12軍軍長(隸屬於C集團軍群第1集團軍),下轄3個步兵師(第258,75,252步兵師)這個軍被部署在薩爾布呂肯附近,準備參加一個月後即將爆發的對法國的戰爭。
5月10日,德軍開始實施"黃色方案",突然發動了對西歐四國的戰爭。戰役開始後的一周時間後德軍便奠定了勝局,德軍在中路擔任主攻的A集團軍群和負責進攻荷蘭,比利時的B集團軍群均取得了重大勝利,但部署在
戰線南翼的C集團軍群由於擔任佯攻和牽制馬其諾防線駐軍的任務,一直沒有發起大規模的攻勢。
而第12軍當面的法軍陣地形勢則較為複雜,這裡正好處於馬其諾防線兩大要塞區梅斯要塞區和勞特爾要塞區之間的"薩爾缺口",表面上法軍在這裡只部署了胡伯特中將的第20軍(隸屬於第2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屬下的2
個步兵師,但由於地理上的原因,法軍在這裡難以構築大型的地堡,因此被改建為類似"荷蘭要塞"那樣的水道防線,這使德軍的進攻要面對很多麻煩。因此直到德軍已經在北方奠定勝局的情況下,6月14日,第1集團
軍才接到命令,要求其屬下的三個軍(從北到南為第30軍,第12軍和第24軍)向"薩爾缺口"發動進攻。參加進攻的包括10個師:第30軍的第93,258,79師,第12軍的第268,75師,第24軍的第60,252師以及第1集團軍預
備隊的第95,198,168師。雖然法軍在德軍第1集團軍當面部署的兵力並不弱--一共有包括3個要塞師在內的7個步兵師(包括第69,82,174要塞步兵師,第41,51殖民地步兵師,第52步兵師和第1波蘭師),但此時從北
方急速南下的古德里安裝甲集群已經深入迂迴到馬其諾防線守軍的後方,因此腹背受敵的法軍在面對德軍的正面進攻時一觸即潰,迅速敗退,海因里希的部隊沒費多大勁就突破了法軍的正面防禦。
人物評價
一個月後,海因里希在德國北部的弗倫斯堡向英軍投降。此後,他一直被關押在英國,直到1948年5月19日被釋放。1971年12月13日,海因里希在符騰堡的懷布林根去世,享年85歲。
海因里希是德軍中少有的以防禦見長的高級將領。他在東線指揮的一系列防禦戰役讓他在敵我陣營中都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他作風頑強,對部下要求嚴格,素有"防禦專家"之稱。不過他的作風頑強和要求嚴格並不意
味着他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在戰爭期間他曾多次拒絕執行那些無視士兵生命的荒唐命令,最後也因此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雖然他戰功彪炳,然而他和他的堂兄龍德施泰特一樣,從骨子裡就是一位老派普魯士軍
官,性格倔強,是少數幾位敢於公然違抗元首命令的前線指揮官之一,加上他的宗教信仰和有一半猶太血統的夫人,這些問題都讓希特勒對他始終抱有偏見和厭惡之情,以至於在44年藉口健康問題直接將他解職。盡
管希特勒的偏見讓海因里希名聲和他的顯赫戰功很不相稱。可是,不能否認的是,在海因里希統率第4集團軍和第1裝甲集團軍期間,他的戰線往往是東線最為穩固的戰線。僅此一點,也能讓海因里希躋身德軍最優秀
的集團軍司令之列。
所獲榮譽
騎士鐵十字勳章:1941年9月18日獲頒
橡葉騎士十字勳章:1943年11月24日獲頒
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1945年3月3日獲頒
普魯士馮·霍亨佐倫佩劍騎士十字勳章:1918年8月9日獲頒
一級鐵十字勳章1939勛飾:1940年6月16日獲頒
二級鐵十字勳章1939勛飾:1940年5月13日獲頒
1914年一級鐵十字勳章:1915年7月24日獲頒
1914年二級鐵十字勳章:1914年9月27日獲頒
漢堡漢薩同盟十字章
薩克森-魏瑪二級皇家白鷹佩劍騎士勳章
薩克森-歐內斯廷公爵皇家佩劍騎士勳章
薩克森-科堡-哥塔卡爾.艾杜阿德戰爭十字勳章
1914年-1918年前線戰鬥榮譽十字勳章
國防軍一級長期服役獎章
國防軍三級長期服役獎章
奧地利三級軍功勳章佩戰爭勛飾
1918年黑色戰傷章
西線防禦獎章
東線冬季作戰獎章
摺疊職務 1932年10月1日-1933年2月1日 第1集團軍作戰處長
1933年2月1日-1933年3月1日 國防部防衛辦公室總務處處長
1933年3月1日-1937年10月12日 國防部補充局局長
1940年1月31日-1940年2月12日 第7軍軍長
戈特哈德.海因里希
1940年4月8日-1940年6月18日 第12軍軍長
1940年6月18日-1942年1月20日 第43軍軍長
1942年1月20日-1944年6月4日 第4集團軍司令
1944年6月4日-1944年8月16日 被列入預備役
1944年8月16日-1945年3月20日 "海因里希"集群總司令兼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
1945年3月20日-1945年4月29日 "維斯杜拉"集團軍群總司令
軍銜
少尉:1906年8月18日
中尉:1914年2月17日
上尉:1915年6月18日
少校:1926年2月1日
中校:1930年8月1日
上校:1933年3月1日
少將:1936年1月1日
中將:1938年3月1日
步兵上將:1940年6月1日
大將:1943年1月30日
視頻
納粹 海因里希 希姆萊 檢閱 視察 黨衛軍 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