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城喇叭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城喇叭戲

中文名稱;海城喇叭戲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Ⅳ-100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遼寧省鞍山市

海城喇叭戲廣泛流傳於遼寧海城一帶的傳統地方小戲劇種。早期的民間藝人,因受條件的限制,僅頭戴一頂圓氈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帶以扮演戲中各種人物,因此又稱"大布衫子"戲。由於它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嗩吶,嗩吶在當地俗名"喇叭",故稱"喇叭戲"。[1]

2008年6月7日,遼寧鞍山市申報的"海城喇叭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遺產序號:701 Ⅳ-100。

歷史淵源

海城喇叭戲起源於遼寧海域地區,至今約有300年歷史。清初海城牛莊鎮,號稱牛埠, 是東北最大的商貿港口。到了雍、乾年間,外省商號大量湧入,店伙大多由原地招來,他們帶來的家鄉小戲先後傳入本地秧歌會中,在秧歌會中因為用海城方音演出,又統一用秧歌隊的瑣吶(俗稱喇叭)伴奏,這一小劇種日漸壯大,形成了遼寧最早的地方民間劇種海城喇叭戲。

海城喇叭戲源於當地秧歌。明代,海城地區秧歌已盛行,它的表演形式與內容相當豐富,廣泛包羅了當地傳統民歌、小調、樂曲和舞蹈,為海城喇叭戲的形成準備了條件。據《海城縣誌》記載:海城牛莊在明代中葉已是"西連津沽、南接齊魯,吳、楚、粵各省揚帆可至"的水旱通商大埠。清初,街道兩旁"幌杆林立,招牌迭掛",成為遼南經濟重鎮。隨着商業的繁榮,當地戲曲活動亦極為興盛,海城、牛莊幾處戲台經常演戲,以至達到"士婦奔走而觀之,自春徂秋無虛日"之盛況,使海城喇叭戲受到各方戲曲的薰陶與影響。至清嘉慶道光年間,海城喇叭戲在劇目、聲腔、表演諸方面具備了一定程式,成為頗受當地群眾喜愛的民間小戲劇種。清光緒年間,高蹺在海城地區盛行,海城喇叭戲與高蹺同台演出,相互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海城喇叭戲以它情節的故事性,人物表演的形象性以及優美動聽的音樂唱段,充實、豐富了高蹺的演出內容,增加了高蹺對人們的吸引力,而高蹺的娛樂性、群眾性、流動性,又增強了海城喇叭戲的影響,使海城喇叭戲在民間廣為流傳,延續至今,經久不衰。

由於其劇目的通俗性、唱腔音樂的群眾性和可聽性及表演上的潑辣性、活潑性,與海城秧歌隊相結合,而流傳日趨廣泛。除流行于海城境內,並遍及遼南。東至丹東、新賓、通化、都河;北至鐵嶺、昌圖及吉林、黑龍江;西達遼中、黑山、錦州等地。

1985年,遼寧省文化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關於地方劇種以流行地區定名的通知》精神,定名為"海城喇叭戲"。

建國後,海城喇叭戲的某些新編劇目,在舞台演出時,有專業人員進行舞美、化妝、燈光設計,運用影片、紗幕、穿幕、彩色燈光等諸種手段,虛實結合,突出劇情主題,使演出的表演情景交融,真實可信。但在蹺上流動演出時,則與早年傳統劇目演出的情形略同。

藝術特色

唱腔風格

海城喇叭戲,以當地傳統民歌為基礎,吸取江西弋陽腔、山東柳腔等外來聲腔,兼收並蓄,形成了諸腔雜陳的民間喇叭戲聲腔體系。音樂曲調歡快優美,清新流暢,跌宕起伏,火爆高亢,節奏性強,適於載歌載舞。海城喇叭戲的角色分生、旦、丑三行,在此三行中又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海城喇叭戲的表演由於早期同秧歌,後與高蹺結合,從而溶兩種藝術為一體,其中"蹺功"、"手絹功"、"扇子功"等被巧妙地融合在海城喇叭戲的表演之中,形成了蹺戲結合的獨特藝術表演形式,富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及質樸的鄉土氣息。

角色行當

海城喇叭戲的角色,大致為生、旦、丑三行。因其劇目大多反映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故在上述三行中,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藝人除必備唱、做、念、打四種表演功夫和口、手、眼、身、步五種基本技術方法外,尚須練就蹺功和亮相兩種基本功。民間喇叭戲藝人均善踩高蹺,雖不要象高蹺藝人那樣在蹺上扭、浪、逗、耍翻、騰、跌、匍等特技,但也需要練出走、跑、站、擺、扭等過硬本領,由于海城喇叭戲表演特徵是動作的節奏性、舞蹈性極強,一舉一動鑼鼓節制,舉手投足以打擊樂相配合練就表現各種人物,各種姿態的亮相,實為海城喇叭戲表演的特殊功力。

主要劇目

海城喇叭戲的傳統劇目,多為反映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生活的"三小戲"(即以小旦、小生、小丑為主的小戲),其中,部分的系根據當地民間傳說、故事編成的。如(茨兒山)或《大茨兒山》、神州會(亦名《張山趕會》)、《摔鏡架》(又名《王二姐思夫》)、《合缽》、《梁祝下山》、《雙拐》等。另一部分由取材於元明傳奇及其劇種,但又擷取其間與勞動人民生活有關的一折,如從"弋陽腔(也叫義腔)目蓮戲中的取其第十六折(王媽罵雞)改編的(王婆罵雞);從明代傳來"缽中蓮"里采其"補缸"一折,發展為(鋸大缸)(亦名"白草山");從山西梆子《牧羊記》中取其《杏花春》一折,整理為《小放牛》,劇情具有情節簡單、詞語樸實、通俗易懂的特點,雅俗共賞,為當地人所喜聞樂見。[3]

傳承保護

經專家在海城地區挖掘,整理、改編《王婆罵雞》、《打棗》、《梁賽金擀麵》等海城喇叭戲傳統劇目22部,創作新編劇目《夸莊稼》、《會親家》、《偷驢》等24部。《王婆罵雞》、《夸媳婦》等戲在省、市文藝刊物發表,並在省、市、縣廣播電台錄音播放,《梁祝下山》被選入《中國民歌選》。著名藝人有海城耿莊鎮藝人高德震等。

瀕危狀態

海城喇叭戲在歷史上有過輝煌,但進入60年代後,受多方面因素的衝擊與干擾,一些海城喇叭戲傳統劇目不再上演,致使部分經典劇目嚴重流失;隨着老一輩喇叭戲藝人的相繼辭世,海城喇叭戲的發展出現了後繼乏人,難以繼續傳承的局面;再加上近年來西方文藝思潮的衝擊,其他娛樂形式的興起,人們的生活方式及審美情趣也發生了變化,而海城喇叭戲因自身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能適應當代人的欣賞口味,因而受到嚴重的衝擊,發展舉步維艱。這些外界及自身條件的影響,使得海城喇叭戲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劇種面臨嚴重瀕危的狀態,我們文化工作者必須及時有效地加以搶救。

相關視頻

海城喇叭戲《孝順媳婦》在沈首演

基層戲曲會演——海城喇叭戲

參考資料